吴凡 作品数:8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西省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病例11例临床分析 张新华 刘克战 王成虎 吴凡 关函洲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83.33%(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CD4^+、CD3^+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肝肠循环功能,提升患儿的免疫功能。 吴凡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T细胞亚群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神经心理学测验检测入组患者认知功能,分为AD组和健康对照者各40例,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脂多糖(LPS)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和Tau蛋白水平。结果 AD患者MMSE、ADAS-Cog分数与对照组比较,MMSE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16.473,P<0.001),ADAS-Cog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t=18.067,P<0.001);LPS、TNF-α及Tau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317,P<0.001;t=5.014,P<0.001;t=17.393,P<0.001)。结论 AD患者存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并可能在A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吴凡 韩柏 韩德五 刘克战 赵楠 邓福栋 单希征关键词:内毒素血症 阿尔茨海默病 TAU蛋白质类 脂多糖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AD患者血中内毒素、乙酰胆碱代谢酶活性、BDN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症,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①β淀粉样蛋白(Aβ);②神经原纤维缠结(NFT);③脑萎缩。迄今为止,AD的病因尚未阐明。我们前期动物实验证实了拟AD大鼠伴有肠... 吴凡关键词:内毒素血症 胆碱乙酰转移酶 文献传递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2019年 早产宝宝更容易出现黄疸在亚洲人群中,大约有一半的足月新生儿会出现黄疽,而在早产的宝宝中,这个比例高达80%。对于早产的宝宝来说,不仅黄疽的发生率比足月儿高,而且黄疸带来的问题也比足月儿严重许多。 吴凡关键词:胆红素 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细菌感染是全世界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B族溶血性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成为美国新生儿败血症及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近年来GBS感染在国内报道逐渐增多。新生儿GBS感染导致的败血症、肺炎及或脑膜炎,发病凶险,预后差。现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1例新生儿GBS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张新华 刘克战 王成虎 吴凡 关函洲关键词:B族链球菌 早发型 溶血性链球菌 脑脊液培养 头孢哌酮舒巴坦 呼吸浅快指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机撤离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寻找新生儿呼吸机撤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自主呼吸实验(SBT)过程中预测拔管成功的呼吸参数。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超过24 h的符合撤机准入标准的100例患儿进行60 min的SBT;分析患儿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ICU时间、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及撤机前后30 min血气分析对撤机的影响;SBT下记录1、30、60 min时患儿的自主呼吸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计算呼吸浅快指数(RSBI)及各点的变化量,比较拔管成功组和拔管失败组的临床资料和SBT过程中各呼吸参数,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呼吸参数对成功拔管的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100例患儿,成功85例,失败15例,撤机成功率85%。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撤机前后30 min血气分析在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ICU时间及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在拔管成功组和失败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5,-6.163;χ~2=9.283,P<0.05)。在拔管成功组,SBT开始后随着时间延长RSBI呈现逐渐减少趋势,而在拔管失败组,RSBI则持续增加,RSBI30、RSBI60在拔管成功组和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0.6,5.4±1.0,P=0.046;3.7±1.2,5.8±0.6,P=0.000),RSBI1、RSBI30、RSBI60的AUC分别为0.626、0.645、0.733;RSBI30、RSBI6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5%、75.9%;78.4%、90.1%)。结论在SBT过程中各项呼吸参数都很重要,RSBI30、RSBI60对于拔管成功有预测价值,RSBI60趋于逐渐降低,拔管成功率越高。 马荣伟 王莉 刘克战 吴凡 李颖 张向荣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 常规疗法联合补充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价常规疗法联合补充肠道益生菌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系统评价要求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截止日期均为建库至2018年4月。由2位评价员提取益生菌补充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Cochrane工具来评估试验偏倚的风险。提取的RCTs信息应包括有效率,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试验的主要结果。使用95%可信区间(CI)的2个率优势比(OR)或均数差(MD)来测量效应。结果涉及1 368例新生儿黄疸14个RCT被列入Meta分析。益生菌补充治疗新生儿黄疸显示临床有效率[OR=5.81,95%CI(3.51,9.60),P<0.01]。它较常规治疗降低了第1天[MD=-0.63,95%CI(-1.12,-0.13),P=0.01]、第3天[MD=-0.42,95%CI(-0.77,-0.08),P=0.02]和第5天[MD=-1.58,95%CI(-1.82,-1.35),P<0.01]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减少了黄疸消退时间[MD=-2.56,95%CI(-4.95,-0.18),P=0.04]以及光疗持续时间[MD=-0.63,95%CI(-0.84,-0.41),P<0.01]和住院时间[MD=-1.94,95%CI(-3.76,-0.12),P=0.04]。此外,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MD=0.65,95%CI(0.37,1.15),P=0.14]。结论常规疗法联合补充肠道益生菌对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吴凡关键词:益生菌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