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歌实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恒星
  • 4篇脉泽
  • 2篇星云
  • 2篇行星
  • 2篇行星状星云
  • 2篇水脉泽
  • 2篇望远镜
  • 2篇恒星形成
  • 2篇分子云
  • 2篇成协
  • 2篇H
  • 1篇星际
  • 1篇星际物质
  • 1篇一氧化碳
  • 1篇英文
  • 1篇证认
  • 1篇射电
  • 1篇射电望远镜
  • 1篇射电源
  • 1篇天文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9篇唐歌实
  • 8篇孙锦
  • 3篇吕静
  • 3篇范英
  • 2篇雷成明
  • 2篇韩溥
  • 1篇向德琳
  • 1篇吴月芳
  • 1篇张燕平
  • 1篇姬慧荣
  • 1篇毛瑞青
  • 1篇裴春传

传媒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天文学报
  • 1篇紫金山天文台...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在强IRAS远红外源中搜寻新的H_2O脉泽源
1995年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米射电望远镜对一批强IRAS远红外源(流量F100μ>500Jy)进行了H2O脉泽谱线的搜寻,发现了10个新的H2O)脉泽源。其中9个源均与恒星形成区成协,它们是正在形成中的大质量星的标志。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富碳星IRCIO216,在富碳星包层中H2O对脉泽活动的出现是罕见的。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新发现源的演比特性和时变特性。
孙锦唐歌实范英吕静雷成明韩溥
关键词:射电源VLBI观测射电望远镜
行星状星云M1-7,M1-16和VV47的CO成图观测
1995年
观测表明行星状星云(PN)是由高度演化的AGB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标内(~IO‘年)形成的。因此现在认为即是不是全部,许多PN的周围将保留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分子的观测是示踪PN中性包层的重要探针。1991年IO月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望远镜和QUARRY接收系统对两个较年青的行星状星云MI-7和MI-16以及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VV47进行了COJ一IO的谱线成图观测,得到了这些星云CO谱线积分强度的空间分布和谱线发射的速度范围。主要结果如下:(1)M1-7的CO(1-O)发射类似CO(2-1)的接近于球形分布,整个辐射区略向东北一西南方向倾斜,且稍大于CO(2-1)的发射区,约为44”×44”。而膨胀速度则小于CO(2-l)的结果,约为20km/s。(2)MI-16是我们观测样本中光学星云最小的一个年青PN(~3”.6)。没有找到对应CO(2-1)成图资料。我们的观测表明,CO(1-0)的分子射区呈椭圆形壳层结构。凸α×凸δ~82”×45”。可见尽管源的星云半径很小,但分子发射区有很大的伸展。该源的CO(1-0)包层的膨胀速度类似MI-7也小于CO(2-1)的,大约是20km/s。这一现象味着COJ=1-0跃迁相对2-1跃迁而言分布在离电离星云较远的部分。(3)VV47是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最近Bachfler等?
孙锦张承岳谢书定唐歌实
关键词:行星状星云谱线轮廓AGB星
主序前星PP11和V1515 Cyg成协分子云的CO成图观测
1995年
年青星一旦从分子云中诞生后,它将与产生它的母分子云发生相互作用。CO转动谱线已广泛地用于揭示恒星形成区分子云的运动学和空间结构。我们考查了71个光学选择的主序前星(PMS)的COJ=2-1谱线资料,发现除已确定的20个具有分子外向流特征的谱型外,还有其它多种谱型。如起因于自吸收的自反转轮廓和明显的双峰频谱。1991年10月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天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接收系统对中心区CO(2-1)谱线呈现双峰特征的两个PMS星一PP11和V1515Cgg进行了CO(1-O)的谱线成图观测。主要结果如下:(1)对与PP11成协的分子云以半波束间距(25”)对其周围4’.2×5.1天区进行了观测,得到了12O个CO(1-O)的发射谱。发现它们与中。已处的CO(2-1)谱类似,大多为明显的双峰特征。在分子辐射开始变弱的东北边缘其双峰谱的峰谷反而比中心区下降许多,排除了CO自吸收的可能性。在PP11附近约2’.1×1’.7(也即O.21pc×0.17pC)的中心区有近乎各向同性的物质分布。它应该是PP11吹出的星风所致。中心区的四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团块,由I-RAS检索证明这些团块不对应任何红外源。它可能是新形成的PMS星与母分子云相互作用导致分子云碎裂的结果。分析PP11峰谷速度(视向速度为零)上CO(1-
孙锦张承岳谢书定唐歌实
关键词:分子云星际物质
不同年龄行星状星云的CO成图观测
1994年
在行星状星云周围可能存在其前身星──AGB星的中性包层遗迹和弱的分子谱线发射,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天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毫米波接收系统对2个较年轻的行星状星云M1-7和M1-16以及一个年老的行星状星云VV47进行了CO分子的J=1-0的谱线成图观测,得到了这些星云CO谱线积分强度的空间分布和谱线发射的速度范围,观测表明从AGB星到行星状星云分子的分布有从球对称向非球对称过渡的趋势,对于年老的行星状星云如VV47,分子仅残留在一些碎裂的团块中。通过对M1-7和M1-16观测谱的理论模型拟合导出了这2个行星状星云离开AGB星阶段的演化寿命分别为2600和2100a,前身星的质量流失率分别为2.7×10-5和7.0×10-5M⊙·a-1.中性包层的质量分别为0.07和0.4M⊙,它表明在年轻的行星状星云周围确实存在相当数量的中性物质。
孙锦张承岳谢书定唐歌实
关键词:恒星行星状星云一氧化碳
紫金山天文台13.7米望远镜水脉泽观测星表(英文)
1995年
本文简要总结了自1990年8月至1994年1日在紫金山天文台13.7米射电望远镜上进行的水脉泽源的观测,观测结果汇集为表1和图1。在所有435个观测对象中共观测到195个水脉泽源,其中108个为新探测到的 本文对观测仪器和数据处理亦作了简要介绍。
韩溥毛瑞青吕静雷成明吴月芳孙锦王京生裴春传向德琳范英唐歌实姬慧荣
关键词:水脉泽望远镜天文台紫金山
新的H_2O脉泽源的发现与证认
1994年
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m射电望远镜对一批强IRAS远红外源(流量F100μm>500Jy)进行了H2O脉泽谱线的搜寻,发现了10个新的H2O脉泽源。其中9个源均与恒星形成区成协,它们是正在形成中的大质量星的标志,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富碳星IRC10216,在富碳星包层中H2O脉泽活动的出现是罕见的。还讨论了这些新发现源的演化特性和时变特性。
孙锦唐歌实范英吕静雷成明韩付
关键词:恒星H2O脉泽
恒星形成时期强远红外源中的22GHz水脉发射与CO分子外向流关系的研究
1996年
为揭示大质量星形成及早期演化中的一些重要特征,根据IRAS的流量,选择了一批F100μ≥500Jy的强远红外源,它们大多是处于恒星形成或早期演化阶段中的大质量的年轻天体,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射电望远镜,对它们分批进行了22GHz水脉泽的搜寻,得到了11个新的水脉泽源.使用这些新的观测数据和IRAS资料,并结合外台站的水脉泽和CO分子外向流资料,对这类源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CO外向流的机械光度LmCO与远红外的积分光度LFIR相关,与12─60μ间的红外谱斜率S(=Log10(F60μ/F12μ))反相关.2.H2O脉泽发射的积分光度LH20与LFIR明显相关,与S无明显相关性.3.在LmCO一定时,相应的LH2O有一个下限,最强的外向流活动对应最强的H2O脉泽发射.4CO外向流及H2O脉泽的探测率均随远红外积分流量而增大.5.CO外向流的谱斜率趋于S偏小的区域,而H2O脉泽的谱斜率则分布在大的S范围,且较弥散.6.总样本中H2O脉泽的发生率大于CO外流的发生率;而在CO外向流中则H2O脉泽的探测率大于H2O脉泽中CO外向流的探测率.综合以上结果说明:大质量星和低质量星在形成过程中有?
唐歌实孙锦吕静
关键词:恒星形成水脉泽分子外向流
与主序前星成协分子云的CO成图观测
1995年
使用美国五大学射电天文台(FCRAO)的14m无线和新建立的QUARRY接收系统对中心区CO(2-1)谱线呈现双峰特征的2个PMS星P11和V1515Cyg进行了CO(1-0)的谱线成图观测。观测表明,无论是PP11还是V1515Cyg,其CO(1-0)谱线都在大范围内表现出双峰谱型。分析PP11和V1515Cyg红、蓝2个速度峰和峰谷速度上的等强分布可以发现,与主序前星成协且具有CO双峰谱的分子云中可能存在2种运动:一种是低速的与视线方向成某个角度的大张角的双向运动,它可能是PMS星形成前双极外向流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张角变大,速度变小);另一种是起因于PMS星风的向四外发展的膨胀的壳层运动,而在壳层内密度分布是高度团块性的,这种团块可能是新形成的PMS星与母分子云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分子云碎裂的结果。
孙锦张承岳谢书定唐歌实
关键词:恒星形成分子云
恒星形成时期强远红外源的红外发射与赫罗图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从IRAS点源星表(PSC)中选择了一批流量只F100μ≥500Jy,且属于正在形成或早期演化阶段的强远红外源,利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1.26m红外望远镜,对这批源进行了J、H、K波段的近红外观测,得到了12个源的第一次J、H、K测光资料.结合外台站的红外观测资料和IRAS点源星表数据,我们对强远红外源的红外发射进行了修正的黑体光球模型、双壳层尘埃发射模型以及详细的辐射转移等模型的拟合,得到了这些源的一系列重要的物理参量,如中心星的等效光球温度,近红外消光以及包层的尘埃温度和密度随半径变化的幂律等.本文利用红外导出的中心星光球温度和光度,得到了与这些强远红外源成协的大质量年轻天体在赫罗图上的位置和演化特征.我们发现,对质量一定的大质量年轻星,沿着向主序演化的方向,红外谱在12μ-60μ间的斜率S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对演化到同一时间线的星,随着质量的增大,S也有增大的趋势.本文分析了这一性质.并提出了利用红外资料研究赫罗图的方法,它是一种研究深埋于分子云和尘埃包层的大质量年轻星早期演化的有效方法.
孙锦唐歌实张燕平
关键词:恒星赫罗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