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健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海面
  • 2篇奇异谱分析
  • 2篇海面变化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海平面变化
  • 2篇SSA
  • 1篇地球系统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解
  • 1篇数据服务
  • 1篇数据共享
  • 1篇数据集
  • 1篇数据检索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自回归模型
  • 1篇科学数据
  • 1篇科学数据共享
  • 1篇可视化

机构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俞肇元
  • 4篇孙健
  • 4篇谢志仁
  • 4篇袁林旺
  • 3篇董华军
  • 2篇闾国年

传媒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SSA和AR模型的海面变化预测试验被引量:5
2007年
以吴淞站1955-2001年月平均潮位序列为基础,采用奇异谱分析(SSA)与自回归模型(AR)相结合的方案(SSA+AR),进行了月平均潮位预测试验。基本思路是对SSA分析的结果选择若干有意义的分量进行序列重建,借助于自回归模型进行分量预测,再对它们进行叠加,从而建立预测模型。本文以1955-1996年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1997-2001年数据作为验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俞肇元袁林旺谢志仁董华军孙健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气候-海面变化数据集建设被引量:3
2008年
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的长江中下游分节点建设中,全球气候-海面变化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区域响应,是该节点系列数据库群建设的三大科学主题之一。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对数据集建设的整体规划与技术实现,可望由通常的科学数据下载中心向科学数据服务中心转变。针对区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需要,本文以气候-海面变化数据集为例,探讨了该数据集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数据集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该数据集由6个不同主题的科学数据库和文献库构成,文献库不仅是数据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历史文献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进而讨论了数据库设计的区域编码规则、表结构和元数据描述;将数据检索划分基本数据、专题、空间和文献检索四类,并对用户检索的流程和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以科学数据收集分析为目标进行数据集建设所需注意的相关问题。
袁林旺闾国年谢志仁董华军俞肇元孙健
关键词:气候变化海面变化数据集数据服务
气候-海面变化数据检索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2011年
对地学数据进行GIS统一管理与检索分析,实现数据的空间化显示和数据挖掘,是数据共享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的气候-海面变化数据集为例,在气候-海面变化数据模型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数据库的统一规划、设计与管理;同时基于.NET、ArcIMS开发平台,利用ASP.NET、ADO.NET等工具开发了气候-海面变化数据检索系统,用户可在统一平台下实现基本数据、专题、空间和文献的单一检索或多角度集成检索。此外,通过GIS初步实现了一些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以及文献空间化及相关地学数据的可视化。本系统初步实现了面向用户服务的统一存储管理、发布、检索与共享,是将科学数据中心由单纯的数据下载中心向数据服务中心转变的一次有益尝试。
孙健袁林旺闾国年俞肇元谢志仁
关键词:WEBGIS数据检索空间可视化
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海面变化预测被引量:3
2007年
对吴淞站1955-2001年月平均潮位序列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提取长期趋势,采用比率平均法和剩余法分别提取季节因素和循环变化,应用乘法模型拟合试验的效果良好.以1955-1996年数据为基础,建立长期趋势的自回归(AR)模型,对1997-2001年间进行了预测试验,并以该时段实测数据作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月均序列预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0%,年均序列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4%.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适用于较长期的海面变化预测.
俞肇元袁林旺谢志仁孙健董华军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时间序列分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