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厚军

作品数:113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专利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核科学技术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机械工程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8篇反应堆
  • 16篇传热
  • 13篇严重事故
  • 12篇堆芯
  • 12篇熔池
  • 11篇自然循环
  • 9篇热工
  • 9篇注水
  • 7篇模拟装置
  • 7篇传热特性
  • 6篇压力容器
  • 6篇蒸汽
  • 6篇熔炼
  • 6篇熔融
  • 6篇燃料组件
  • 6篇热流密度
  • 6篇裂变产物
  • 5篇压水堆
  • 5篇换热
  • 4篇电偶

机构

  • 109篇中国核动力研...
  • 15篇清华大学
  • 3篇浙江省应急管...
  • 2篇厦门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13篇宫厚军
  • 47篇李朋洲
  • 43篇杨祖毛
  • 39篇卓文彬
  • 33篇黎阳
  • 29篇李勇
  • 27篇黄彦平
  • 14篇谢峰
  • 13篇徐建军
  • 13篇杨星团
  • 11篇姜胜耀
  • 11篇昝元峰
  • 9篇胡俊
  • 9篇谭曙时
  • 9篇袁德文
  • 7篇荚川
  • 5篇桂南
  • 5篇刘文兴
  • 4篇王艳林
  • 4篇郎雪梅

传媒

  • 17篇核动力工程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30篇2023
  • 22篇2022
  • 12篇2021
  • 17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高温液体连续测温的绝缘式双护套热电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液体连续测温的绝缘式双护套热电偶,包括延伸到感测区域中的热电偶外层护套,容纳在热电偶外层护套中以感测所述感测区域中的温度的铠装热电偶,还包括:弹性组件,与铠装热电偶顶压配合并对铠装热电偶施加向下轴...
杨生兴宫厚军昝元锋李勇卓文彬李朋洲
文献传递
一种高凝固温度气态组分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凝固温度气态组分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包括取样管、套管和气体流量控制系统;套管密封套装在取样管的外部;取样管用于对实验装置中产生的高温气体进行实时取样并将其送往质谱仪进行分析;取样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不同尺寸...
胡钰文宫厚军杨祖毛李朋洲卓文彬昝元锋李勇黎阳
运动条件下反应堆自然循环模型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船舶摇摆、起伏等运动对反应堆自然循环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非惯性系一维两流体模型。应用交错网格、有限体积法、半隐一阶迎风格式对质量、动量、能量方程进行离散,开发了运动条件下反应堆自然循环分析程序。通过实验数据对程序进行验证,并采用本程序对一体化反应堆实验回路开展了摇摆运动条件下的两相自然循环模拟。程序验证及模拟结果表明:该程序具备分析运动条件下的反应堆自然循环的能力,能够准确计算出摇摆运动条件下自然循环质量流量及空泡份额的变化趋势。
宫厚军杨星团姜胜耀
关键词:反应堆自然循环非惯性系
一种用于贯穿两层压力边界安装传感器的密封结构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贯穿两层压力边界安装传感器的密封结构,贯穿钢管贯穿外层压力边界,且贯穿钢管的一端通过内层密封装置密封连接于内层压力边界的外壁上;贯穿钢管贯穿外层压力边界处通过外层密封装置密封连接于外层压力边界;传感器...
杨生兴宫厚军昝元锋李勇李朋洲
文献传递
一种专用于电网调峰的储能电站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专用于电网调峰的储能电站及系统,涉及电网调峰技术领域,基于光热子系统和谷电加热子系统作为热量输入源,基于盐储热子系统和独立封装、自动充放热的独立相变储热子系统之间的配合完成大规模、高密度、高品位的热能存储...
杨生兴宫厚军黄彦平黎阳胡钰文昝元锋杨祖毛
基于测量数据获取熔融池表面冷却热流密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测量数据获取熔融池表面冷却热流密度的方法,向熔融池表面注水冷却过程中,采集熔融池各测温点处对应温度,各测温点沿熔融池竖直方向上分布;沿竖直方向上对熔融池划分网格节点,网格节点至少包括与测温点重合的节点;依...
宫厚军昝元峰李勇卓文彬李朋洲杨生兴
文献传递
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动力系统的兴起和发展
2023年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核能动力系统以S-CO_(2)为工质,通过直接或间接循环将核释热转换为电能或机械能。本文总结了国际上S-CO_(2)核能动力系统的概念初创、研究重启、协同创新3个历史阶段近60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S-CO_(2)核能动力系统在核反应堆设计、材料工艺、热工流体力学、换热器、涡轮发电系统、系统运行、控制及安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S-CO_(2)核能动力系统在基础研究和工程攻关中面临的技术挑战和攻关方向。目前,以中美为代表的能源强国已初步完成S-CO_(2)动力转换系统的实验室级测试,预计可在5~10年内实现中等规模工程示范甚至规模化应用。S-CO_(2)核能动力系统基本具备了走向工程的前提条件,有望引领先进核能技术变革。
黄彦平刘旻昀卓文彬叶绿唐佳陈尧兴刘睿龙刘秀婷唐瑜赵学斌宫厚军昝元锋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核反应堆
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实验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燃料棒和惰化室;所述惰化室内设置有电磁冷坩埚,所述电磁冷坩埚内设置有非放原型熔融物,通过加热使电磁冷坩埚内形成熔融池;所述燃料棒为可...
黎阳宫厚军昝元锋李朋洲杨祖毛胡钰文
文献传递
石墨烯强化沸腾传热研究进展及应用综述被引量:3
2022年
石墨烯作为一种21世纪初发现的新材料,因其在多个领域拥有优异的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目前石墨烯材料在强化沸腾换热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石墨烯流体和石墨烯涂层相关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分为2类:石墨烯作为纳米颗粒强化基液的换热以及石墨烯作为附着层强化基材的换热。关于石墨烯是否有强化的能力及其强化程度的大小,研究结果总体上是正向的。该研究为后续石墨烯强化换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黄潇立陈泽亮桂南宫厚军杨星团屠基元姜胜耀
关键词:石墨烯强化换热涂层
一种模拟自然循环反应堆二回路系统的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自然循环反应堆二回路系统的实验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模拟体、冷凝器模拟体和给水箱模拟体;所述蒸汽发生器模拟体的蒸汽输出端连接有若干蒸汽分支管线,蒸汽分支管线汇合至蒸汽主管线,蒸汽主管线连接至冷凝器模拟体...
谢峰徐建军宫厚军胡钰文谭曙时胡俊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