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真 作品数:25 被引量:12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 东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并多发性肾结石的Fahr病1例 被引量:1 2004年 患者女性,35岁,主因进行性行动迟缓、右足挛缩变形近3年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僵硬和持物时左手抖动,约半年后发展至右侧肢体,并出现右足挛缩、疼痛,泡于热水中可缓解,无晨轻幕重现象,无智能减退、抽搐、骨骼疼痛及吞咽困难,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予以“美多巴0.125每日3次”,无明显疗效。 王康 李玲 熊舸 崔玉真关键词:挛缩 FAHR病 多发性肾结石 肢体 疼痛 单纤维肌电图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采用KEY POINT 4CH型肌电图仪,测定指总伸肌的颤抖(Jitter)和纤维密度(FD),同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并测量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Jitter和FD具有相关性,且均与HbA1C、病程呈正相关。Jitter异常率66.2%,FD异常率61.5%,NCS异常率47.7%。结论Jitter所反映的神经肌肉接头异常及FD反映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与代谢状况相关联,SFEMG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 罗成宏 朱东铭 朱珍棠 崔玉真 高金环 陈庆深 罗少红关键词:单纤维肌电图 颤抖 纤维密度 多发性硬化的流行病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2005年 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世界各国已进行了大量的包括了发病率、性别差异、年龄特征、移民调查、死亡率调查、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在MS中的作用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MS是一种遗传易感个体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通过变态反应性免疫障碍而引发的多病因疾病。 周文斌 崔玉真 肖波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流行病学 安理申与脑复康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比较安理申与脑复康两种药物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疗效。方法入选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安理申组36例,口服安理申5mg,每日夜晚睡前服用,连服12个月;脑复康组43例,口服脑复康0.8g,每天3次,连服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使用MMSE及ADL评估疗效。结果安理申组治疗后MMSE得分明显高于脑复康组(P<0.05),ADL得分低于脑复康组(P<0.05)。结论安理申治疗VCI安全有效,早期应用可预防及延缓痴呆的发生。 罗成宏 朱东铬 崔玉真关键词:安理申 脑复康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GABRA3基因rs12688628位点G/T多态性与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GABRA3基因rs12688628位点G/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男性人群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THPP)遗传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来自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35例THPP患者,35例Graves’病不伴低钾瘫痪(Graves’Disease without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GD)患者、25例非甲亢性低钾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PP)患者及35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indiciduals,NC)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巢式PCR扩增GABRA3基因,通过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琼脂糖电泳显示GABRA3基因多态性。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TSH、FT4、FT3测定,THPP患者和HPP患者麻痹发作时测定血K+。结果 GABRA3基因3号内含子rs12688628位点G等位基因型THPP组高于其他3组(THPP 36%vsHPP组34%vs GD组3%vs正常对照组14%),与GD和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但与HPP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ABRA3基因rs12688628位点G/T多态性与THPP发病相关,该基因可能是THPP的易感基因。 罗成宏 崔玉真 朱东铭 朱永瑶 付伦姣 杨媚 苏斌儒 陈月富 陆伟恒 许鹏杰 肖波关键词:巢式PCR 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CD_(28)、CD_(2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ICOS)、CD28、CD24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遗传易患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来自中国汉族人群的83例确诊MS患者和110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3个基因扩增产物酶切多态性。结果ICOS-2394位点TT基因型频率M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7%和10.9%,P<0.01),携带T等位基因可增加MS患病危险性(OR=3.482,P<0.01);ICOS-2119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M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和15.5%,P<0.05)。CD28-37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MS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24E2+226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MS组较对照组增多(分别为44.6%和33.2%,P<0.05)。单倍体型关联分析显示CD24E2+226T等位基因分别与ICOS-2394T及ICOS-2119C联合可明显增加MS患病危险性,CD28基因多态与ICOS基因多态构成的单体型在MS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汉族人群ICOS-2394C/T、ICOS-2119C/T及CD24E2+226C/T多态性与MS发病相关,两基因可能均是MS的易患基因或与易患基因相连锁。CD28-372位点多态性与MS患病无直接相关。 崔玉真 肖波 周文斌 林艾羽 杨欢关键词:分化 T淋巴细胞 多发性硬化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1年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易损斑块不可预测的突然破损、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已有研究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较其他人群高,本文对Hcy水平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罗成宏 苏斌儒 崔玉真 付伦姣 杨媚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血管病 易损斑块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探讨 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 ,TOBs)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方法 对 18例TOB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意识障碍、肢体运动受限、共济失调是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 ;栓塞和血栓形成是主要病因 ,但栓子来源又各有不同 ;预后不良 ,积极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结论 TOBs临床表现及病因多样 ,早期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徐平 崔玉真 周文斌 肖波 刘小民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病因 2q33区段CD28/ICO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疾病易感性及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2q33区段CD28及ICOS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遗传易感性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来白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83名确诊MS患者(MS组)和110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PCR-RFLP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检测扩增产物CD28及ICOS基因的多态性。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学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表达水平。结果 MS组ICOS-2394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7%vs10.9%),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O%vs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问无明显联合效应。ICOS-2394多态位点TT基因型与原发进展型(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继发进展型(SP)-MS发病无关。3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MS急性期患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M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ICOS.2394位点多态性与MS发病相关.其中TT基因型与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SP-MS发病无关,提示该基因为MS的易感基因。CD28基因多态性与MS患病无关。 崔玉真 罗成宏 苏斌儒 肖波 周文斌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实施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费用的效果,为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历史对照研究,对2004年7月~2005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组成规范化治疗组,2003年6月~2004年6月同条件的已实施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分别登记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PittsburghComaScale,GCS)、日常生活行为能力Barthel指数,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差别。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规范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患者NIHSS,提高Barthel指数,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部感染,院内病死率亦有显著降低(8.2%vs15.2%),住院期间平均费用规范组较常规组节省2000元左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罗成宏 谢庆深 谢克亮 朱东铭 朱珍棠 冯泉 罗少红 高金环 崔玉真 李满棠 赵敏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卒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