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斌儒 作品数:29 被引量:9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石龙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11年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易损斑块不可预测的突然破损、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已有研究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其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较其他人群高,本文对Hcy水平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罗成宏 苏斌儒 崔玉真 付伦姣 杨媚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血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血管病 易损斑块 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近期疗效观察 1998年 本文应用东菱克栓酶(DF-521)治疗伴不完全性瘫痪的急性脑梗塞30例,并以40例使用血栓通过对照、观察其疗效及完全性。结果:东菱克栓酶组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组,东菱克栓酶治疗伴不完全性瘫痪的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未发现明显梗塞后出血及其他部位大出血。 王树源 苏斌儒关键词:东菱克栓酶 脑梗塞 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 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 (a)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诊断明确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171例为观察对象 ,以同期年龄相近的健康老年人 98例为对照 ,同时按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冠心病组分为合并 2型糖尿病组及非合并糖尿病组 ;均除外与脂质代谢有关的其他疾病。测定他们的血清脂蛋白 (a)并比较。结果 脂蛋白 (a)水平在冠心病组及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而在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脂蛋白 (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而与糖尿病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关系不大。 陈镭 苏斌儒 李剑鸣关键词:冠心病 脂蛋白 2型糖尿病 老年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背景与目的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 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占所有卒中的5‰,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易漏诊误诊,导致不良预后.近年来... 罗成宏 杨媚 崔玉真 苏斌儒代谢性碱中毒诱发精神症状26例分析 被引量:1 2006年 苏斌儒空腹血糖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石龙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8例,其中男性310例,女性118例,平均年龄(65.26±11.12)岁。根据发病后6h^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36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进行TC、TG、HDL、LDL、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查。结果进展性脑卒中组年龄[(68.77±11.99)岁vs(63.53±11.10)岁,P=0.001]、高脂血症(65.0%vs 51.1%,P=0.047)、空腹血糖[(7.78±4.42)mmol/L vs(6.61±2.60)mmol/L,P=0.048]均显著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1.070,95%CI:1.033~1.108,P=0.000)及空腹血糖(OR=1.369,95%CI:1.173~1.598,P=0.000)是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应密切监控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良好的血糖水平有可能减少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 陈月富 苏斌儒 罗成宏 陆伟恒关键词:血糖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 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9例。根据DSA显示动脉狭窄是否≥50%为依据,分为2组:狭窄组150例,患者颅内、外脑大动脉至少1支血管狭窄率≥50%;对照组119例,患者无狭窄或狭窄<50%。检测2组血浆Hcy水平及血压变化,并将所有入选的患者分为Hcy和血压均正常者(1组)、单纯Hcy升高者(2组)、单纯高血压者(3组)、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4组),观察血管狭窄≥50%的发生率。结果狭窄组Hcy和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5±4.9)μmol/L vs(14.2±4.0)μmol/L,(154.1±22.9)mm Hg vs(145.6±25.6)mm Hg(1 mm Hg=0.133 kPa)]。4组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最高(P<0.05);3组和4组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比1组和2组明显增高(P<0.05);2组与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升高及高血压均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二者共同存在时脑动脉狭窄≥50%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其协同作用以高血压为主要因素。 陈月富 潘伟彪 苏斌儒 罗成宏关键词: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颅内动脉硬化 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电图表现 被引量:6 2006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脑电图(EEG)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a活动下降和θ、δ活动增多^[1]。现将38例AD病人的EEG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梁少辉 肖湛 黄燕 苏斌儒关键词:老年人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脑电图 2q33区段CD28/ICOS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疾病易感性及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2011年 目的 探讨2q33区段CD28及ICOS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S)遗传易感性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来白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的83名确诊MS患者(MS组)和110名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利用PCR-RFLP技术、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检测扩增产物CD28及ICOS基因的多态性。免疫荧光双标记流式细胞学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表达水平。结果 MS组ICOS-2394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3.7%vs10.9%),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O%vs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问无明显联合效应。ICOS-2394多态位点TT基因型与原发进展型(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继发进展型(SP)-MS发病无关。3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MS急性期患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MS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28及ICOS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ICOS.2394位点多态性与MS发病相关.其中TT基因型与PP-MS发病相关,而CT基因型与SP-MS发病无关,提示该基因为MS的易感基因。CD28基因多态性与MS患病无关。 崔玉真 罗成宏 苏斌儒 肖波 周文斌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聚合酶链反应 糖尿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糖尿病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石龙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52例,男性386例,女性166例,年龄45~82(64.14±10.12)岁。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为检测及分级指标,将患者分为正常组87例、硬化组99例、斑块形成组283例、管腔狭窄组8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检测TC、TG、HDL、LDL、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硬化组、斑块形成组和狭窄组年龄、高血压(75.8%、86.9%和90.4%vs 43.7%)、糖尿病(24.2%、34.6%和39.5%vs 13.8%)、高脂血症(48.5%、54.8%和53.0%vs35.6%)、收缩压、舒张压、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110,95%CI:1.041~1.183,P=0.001)及糖尿病(OR=9.362,95%CI:1.112~89.303,P=0.036)是颈动脉硬化发生及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颈动脉硬化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防治中,应密切监控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糖尿病有可能延缓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进展,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许鹏杰 罗成宏 苏斌儒 陆伟恒 陈月富关键词:糖尿病 卒中 颈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血管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