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平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江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对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检测对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因呼吸困难入院的患者和2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行血浆NT-proBNP检测,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92例患者中有呼吸困难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为肺源性呼吸困难组(Ⅰ组),20例;呼吸困难由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与肺心病心力衰竭共同引起者为心肺源性呼吸困难组(Ⅱ组),21例;诊断为CHF引起的呼吸困难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Ⅲ组),51例。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明显高于心肺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及对照组,而LVEF值低于后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r=-0.71,P<0.05)。结论检测呼吸困难患者的NT-proBNP,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测可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对于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 夏思良周建松嵇平孙红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充血性心力衰竭
- 动态血压监测参数血压负荷、曲线下面积与左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参数 :血压负荷、曲线下面积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对象 75例高血压病人 ,男性 51例 ,女性 2 4例 ,平均年龄 63± 8(46~ 74)岁。方法 动态血压测定 2 4h血压 ,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 ,左室舒张末直径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收缩压、收缩压负荷 ,收缩压曲线下面积值以及夜间的舒张压、舒张压负荷、舒张压曲线下面积与LVMI有关 (P <0 0 1 )。结论 曲线下面积能较好地反映动脉血压的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 嵇平
-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血压负荷曲线下面积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 缺血性心脏病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对RT 变异及心率变异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脏病自主神经系统改变对RT变异(HRV)及心率变异的影响.
……
- 嵇平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与脑钠肽快速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高进炬嵇平周建松
- 关键词:脑钠肽心力衰竭
- 高血压患者心肌耗氧量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心肌耗氧量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对 75例高血压患者动态监测 2 4小时血压并自动计算心率血压乘积 ,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舒张末内径 ,并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质量、左室质量指数 (LVMI) ,分析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昼夜节律消失者夜间的心率血压乘积、左室质量指数分别为 (95 86± 2 0 38)mmHg·次·min-1、(15 5± 2 7) g/m2 ,与昼夜节律存在者 (794 1± 14 6 )mmHg·次·min-1、(136± 2 2 )g/m2 相比均增高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夜间的心率血压乘积和LVMI中度相关 (r =0 .5 3,P <0 .0 1)。结论 夜间心率血压乘积的增加可导致左室肥厚。
- 嵇平
- 关键词:高血压肥大左心室
- 缺血性心脏病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及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分析5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58例对照组的24h动态心电图中06∶01~22∶00和22∶01~06∶00的Q-T间期、Q-T间期变异、SDNN、Q-T/HR斜率的变化及昼夜规律。结果对照组和缺血组心率、Q-T间期、Q-T间期变异、SDNN、Q-T/HR斜率均呈明显的昼夜规律,缺血组与对照组昼夜心率、Q-T间期无明显差异(P>0.05);但SDNN明显减小、Q-T间期变异增大、Q-T/HR斜率也增大(P<0.05)。结论Q-T间期变异、Q-T/HR斜率能反映心室水平的自主神经调节及心室肌本身的状态,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 嵇平
-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心率变异性心电图
- 组织速度成像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评价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对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进行评估。方法 30例在江北人民医院化疗的肿瘤患者,所用化疗方案以表阿霉素(Epi)为主,表阿霉素总累计量(450±75)mg/m2,每个疗程治疗前进行组织多普勒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IVSTd、LVP-WTd),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两者比值E/A);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尖瓣环上左室侧壁及后间隔两个位点的峰值速度(收缩期峰值Vs、收缩期加速度a,舒张期峰值Ve)。结果与第一次治疗前对比,常规超声指标LVDd、LVDsI、VSTd、LVPWT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射血分数在累积量达到450 mg/m2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0.1±7.3与68.0±9.0,P<0.05)。舒张期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375 mg/m2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71±0.14与1.20±0.21,P<0.05)。利用组织多普勒QTVI技术检测对比发现,收缩期指标Vs、a在累积量达300 mg/m2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5.70±1.07)cm/s与(7.84±1.10)cm/s(、132±14)cm/s2与(219±31)cm/s2,P<0.05],舒张期指标Ve在累积量达到225 mg/m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86±1.04)cm/s与(8.74±1.32)cm/s,P<0.05]。结论在监测表阿霉素心脏毒性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较早期和较敏感发现心脏损害,且舒张功能的损害早于收缩功能。
- 张颖嵇平
- 关键词: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冠脉支架植入术疗效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评价中的价值,同时采用QTVI技术观察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变化,以评价其疗效。方法 53例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行冠脉造影检查(CAG)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在行CAG检查前作QTVI检查,根据节段室壁运动速度情况(以心底部5cm/s,中段3cm/s界定)分为无心肌缺血组(n=26)和心肌缺血组(n=27)。测定左室6个壁的基底段和中段运动的收缩期峰流速(Vs)与峰值位移(Ds),比较2组的Vs及Ds,并与CAG结果对照,以评价QTV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其中8例单纯左前降支(LAD)病变患者分别于支架植入前1天、植入后1周、4周采用QTVI技术分析室壁的运动速度指标(Vs),以评价支架植入术的疗效。结果在左室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肌缺血组左室相应节段的Vs和Ds均低于无心肌缺血组(P<0.05);QTVI发现的有心肌缺血的27例患者,CAG均能发现2支或以上主要冠脉狭窄;8例LAD病变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前LAD供血区各节段心肌Vs均明显低于无心肌缺血组(P<0.01或P<0.05),与冠脉支架植入前相比,治疗后1周及4周,LAD供血区各节段心肌Vs明显增快(P<0.01或P<0.05)。结论 QTVI技术通过定量测定节段性室壁运动失调及局域性心功能不良,可以评价冠心病严重冠脉狭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可作为一种测定冠脉支架植入前后局部心肌速度的无创技术,用以评价冠脉支架植入术的疗效。
- 夏思良张颖周建松张小兵高翔嵇平
- 关键词: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冠心病心肌缺血冠脉支架植入
- 多普勒Tei指数测定对2型糖尿病早期心肌损害的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普勒Tei指数测定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损害方面的价值,并对组织多普勒(TDI)与脉冲多普勒(PW)测得的Tei指数进行比较。方法 4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伴或不伴微血管病变分为2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0例。分别测EF值、E/A,同时用PW及TDI测Tei指数。结果传统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EF值、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不伴微血管病变组PW-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1±0.05)vs(0.42±0.07),P>0.05〕,而TDI-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2±0.06)vs(0.45±0.03),P<0.05〕。在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组,两种测得的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63±0.07)vs(0.42±0.07),P<0.05);(0.69±0.07)vs(0.45±0.03),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传统超声未发现心脏异常时,Tei指数已出现异常,且TDI-Tei指数较PW-Tei指数更敏感。
- 张颖嵇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肌损害TEI指数脉冲多普勒组织多普勒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早期高血压的评价
- 2009年
- 高进炬嵇平
- 关键词:高血压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