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青壮年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异常
  • 1篇低钾
  • 1篇低钾型
  • 1篇低钾型周期性...
  • 1篇动脉
  • 1篇心包
  • 1篇心包填塞
  • 1篇形态计量学
  • 1篇血症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血症
  • 1篇增强CT扫描
  • 1篇阵发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石油中心...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廊坊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从艳
  • 3篇刘维
  • 2篇邱明才
  • 1篇李培秀
  • 1篇卫红艳
  • 1篇都日娜
  • 1篇修明文
  • 1篇郑方遒
  • 1篇谢擎
  • 1篇郑志远
  • 1篇耿园园
  • 1篇闫磊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壮年期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骨形态变化及机制探讨
2015年
目的观察青壮年期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骨形态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将52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观察组33只和对照组19只。观察组制备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5、6月龄时处死大鼠。分离各组左侧胫骨近端1/3行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测量各组左侧股骨骨密度,留取血尿标本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24 h尿钙、磷。结果镜下可见对照组骨小梁排列密集,厚度较宽,间距小。观察组5月龄骨小梁排列稀疏,骨小梁厚度变窄,间距加宽;6月龄骨小梁排列更稀疏,厚度更窄,间距更宽。观察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宽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均低于对照组,骨小梁数(Tb.N)多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5月龄Tb.Ar、Tb.Th、Tb.Sp均高于6月龄,Tb.N少于6月龄,P均<0.05。观察组5月龄、6月龄及对照组的骨密度分别为172.50±4.96、172.74±4.63、187.79±3.90,P均<0.05。观察组血碱性磷酸酶、尿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壮年期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骨小梁减少、骨密度下降,可能与血液中碱性磷酸酶、尿钙升高有关。
张从艳郑志远修明文刘维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小梁骨形态计量学
CT扫描中动脉夹层致心包填塞猝死1例报道
2017年
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发病凶险,除临床症状的判断外,常常需要影像学的诊断来确诊和分型,超声和增强CT扫描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因增强CT往往可以明确诊断动脉夹层的分型、破口的位置、夹层累及的范围及分支动脉而使用更广。
都日娜耿园园李培秀闫磊张从艳
关键词:增强CT扫描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猝死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前周期性麻痹临床多见,根据发作时血钾水平可分为低钾型、高钾型及正常血钾型,以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hypoPP)最常见。
张从艳刘维郑方遒谢擎邱明才
关键词:低钾型周期性麻痹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葡糖耐量试验
青壮年期2型糖尿病肾损害大鼠骨代谢变化实验研究
目的:糖尿病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及其所致的代谢紊乱可通过多个环节影响骨代谢过程,从而造成骨量丢失。糖尿病患者骨量丢失问题受到人们关注,多项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骨量降低与糖尿病肾损害关系密切,但无论动物实验或临床...
张从艳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损害骨代谢异常
第229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行走不稳-意识模糊-智能障碍-阵发短暂可逆性意识丧失-巨幼细胞性贫血
2011年
患者男,54岁,主因乏力、心慌、手抖伴消瘦10个月,行走不稳20d,意识模糊、智能障碍4d,阵发短暂可逆意识丧失2d于2010年3月16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内分泌科第2次住院治疗。患者诉17年前有贫血史,口服药物治愈;近2个月因乏力自行口服维生素B小叶酸治疗。
张从艳刘维卫红艳邱明才
关键词:巨幼细胞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阵发可逆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