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光昕

作品数:3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诗歌
  • 7篇昌耀
  • 6篇写作
  • 4篇诗人
  • 4篇昌耀诗歌
  • 2篇诗歌写作
  • 2篇汉诗
  • 1篇淡季
  • 1篇当代汉诗
  • 1篇当代诗
  • 1篇道夫
  • 1篇翟永明诗歌
  • 1篇地理
  • 1篇地狱
  • 1篇顿悟
  • 1篇新诗
  • 1篇阉割焦虑
  • 1篇遗嘱
  • 1篇意志
  • 1篇游移

机构

  • 19篇首都师范大学
  • 10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北方工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9篇张光昕
  • 1篇龙扬志
  • 1篇孟庆澍
  • 1篇冯雷
  • 1篇孙晓娅

传媒

  • 2篇南方文坛
  • 2篇东岳论丛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江汉大学学报...
  • 2篇扬子江(诗刊...
  • 1篇作家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研究
  • 1篇诗刊
  • 1篇广州文艺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雪莲
  • 1篇武陵学刊
  • 1篇汉语言文学研...
  • 1篇江南(诗)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创作与评论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浩然傲诗骨 累劫韵诗魂——对牛汉诗集《温泉》的讨论被引量:1
2014年
孙晓娅:2013年10月9日上午,在八宝山参加牛汉老师的追悼会,史佳告诉我和张晓山,一生不会唱歌的父亲,去世前的那个早晨,竟然高声唱起歌来。我情不自禁握紧她有些冰凉的双手,仿若感觉到牛汉老师那双长满硬茧、那双将苦难历练成有血肉有灵魂的诗行的大手又握住了我,我仿若看见听到:在温暖的生命温泉中,一把西中国的长剑沐水而出,从氤氳浸血的热气里传来鄂尔多斯草原的歌吟,硬朗旷远,遒劲浩荡。
孙晓娅孟庆澍冯雷龙扬志张光昕
关键词:温泉诗集浩然诗魂追悼会
负重者必上升,或心之辩证——王东东近作杂感
2016年
1六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受诗人王家新的邀请,到人民大学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多多诗歌分享会。活动设在一间普通的教室里,我来早了,在走廊里站着。透过半敞开的门,只见一个瘦高的青年坐在里面,安静地翻着一本书。后来,他被喊了出来,我们也被互相介绍了姓名。就这样,我认识了王东东,那时我们分别在北京两所学校的中文系读博士。我在人群里一向羞涩寡言,他的谈吐中布满锐气和停顿,这次见面,我们几乎没聊什么。
张光昕
关键词:诗人
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
汉语新诗的创生和发展是词与物在潜能层面相互激发和搏斗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词(书写)的法则与物的法则之间的不同配置,决定了汉语诗歌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诗艺特征:由词(书写)向物的投射,形成了凝定于汉语诗歌中的写物性,它曾在...
张光昕
关键词:汉语新诗句法转换
文献传递
《野草》:写作的草图被引量:1
2017年
汉语的现代性写作仰仗一种朝向未来、充满潜能的新语言。这种新语言召唤着具有现代心智的诗性写作者。在这种意义上,放眼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为一部边缘之书,《野草》或可被确认为一部绝对的文本和一个彷徨的开端,鲁迅或可称为现代汉诗写作的第一人,他启迪着现代读者对书写维度的注意。本文倾向于将《野草》视为一种现代汉语写作的草图,而鲁迅对《题辞》的写作,尤其是他对四种实验性要素的运用,已经为这份草图的展开做出充足的准备。
张光昕
刀可道——《时间里面的刀》阅读札记
2010年
一段史前史明嘉靖二十四年,王阳明的朝中弟子路迎出任兵部尚书。据《路氏族谱》记载,此公被誉为"汶上四尚书"之一,更被推为"善政中第一人",80岁驾鹤归西时,天子曾亲自过问祭事。贵州毕节的路氏子嗣也因贡献过翰林这样的不凡角色而闻达乡里,享受着亭台楼榭、雕梁画栋般的外省生活。
张光昕
关键词:生命经验史前史善政阉割焦虑
消逝性小引——读李少君近作
2015年
诗人张枣在接受黄灿然的采访时,谈到过一个令人醍醐灌顶的看法,他说写诗有点像悟禅:一开始,词是词,物是物,两者区隔无缘,互不相认;后来发展成词就是物,物就是词,写诗演变为一套纯粹的语言操作;到了第三阶段,词和物再次分开,从表面上看,这仿佛又回到了初始状态,但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洗礼,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张光昕
关键词:写诗诗人
停顿研究——以臧棣为例,探测一种当代汉诗写作的意识结构被引量:1
2016年
在诗集《燕园纪事》中,臧棣的诗歌语言存在着显著的停顿现象,它被作品中两类显著的语言学征候所标识。这种停顿在作者、主人公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审美交往"中开辟了一个多元决定的对话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诗人的创作无意识,也为探测当代汉诗写作的某种意识结构提供了一次良机。以臧棣诗歌中的停顿现象为单子和启示,本文尝试分析该现象中的节奏和语调对汉诗写作所发挥的指引功能,探讨其中隐含的诗歌伦理问题,力图辨识出当代诗人从"与语言的搏斗"转向对"神秘的友谊"致敬的写作学踪迹。
张光昕
关键词:停顿当代汉诗
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逻辑被引量:4
2014年
昌耀的诗歌创作中存在着一个从分行写作到不分行写作的文体变迁过程。从内在逻辑的角度看,这两种写作形态分别体现了他诗歌语言中的纵轴范式和横轴范式,昌耀对其作品的修改行为暗示了他的写作意志从前者向后者的倾斜。随着纵轴范式逐渐被横轴范式所代替,昌耀晚期的不分行写作突出地反映出诗人对呼吸的强化和对肺的滥用,造就了他诗歌中的噩的结构和狰狞之美。本文即借用"孔雀肺"这个意象,来指代导致昌耀诗歌文体变迁的内在原理和器质根源,并由此折射他诗歌写作的晚期风格。
张光昕
关键词:昌耀诗歌文体变迁内在逻辑
山地诗学的诞生——论吉狄马加的秩序观被引量:2
2011年
作为中国当代杰出的彝族诗人,吉狄马加背靠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生存境遇,从民族性和世界性两个维度上发明了具有山地抒情特质的秩序观。这一内在观念构成了吉狄马加诗歌的整体视界和精神表征。在这种思维格局之下,灵魂和肉体既被特有的民族心态分别赋予了不同方向的诗意含量,又在人类普适的价值体系内共同构筑起一条上行下达的世界之轴。吉狄马加以深广而精密的眼光,重新打量了进入他诗行中的"物"的形象,力图在对它们纯正而真诚的赞美和想象中诠释出他的诗学理念,并籍此抒发他对各民族及其文化的敬仰和热爱。
张光昕
虞山姿势论——兼谈张维近作被引量:1
2021年
一刘易斯•卡罗尔在《爱丽丝漫游仙境》中描绘过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形象——柴郡猫——它能让自己的身躯忽明忽灭,而招牌式的笑容仍悬留半空。“哈!我常常看见没有笑脸的猫,”爱丽丝念叨,“可还从未见过没有猫的笑脸。这可是我到现在为止见到的最奇怪的事情了!”
张光昕
关键词:卡罗尔笑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