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军

作品数:26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嗅鞘细胞
  • 5篇抑郁
  • 5篇卒中
  • 4篇缺血
  • 3篇动脉
  • 3篇神经保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代谢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血性
  • 2篇针刺
  • 2篇中风
  • 2篇神经生长
  • 2篇神经生长因子

机构

  • 17篇南京大学医学...
  • 1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中医医...

作者

  • 26篇张华军
  • 12篇刘新峰
  • 10篇徐格林
  • 9篇徐天舒
  • 8篇毛晓薇
  • 5篇朱武生
  • 3篇万茜
  • 3篇杨海明
  • 2篇毛广平
  • 2篇马玉苹
  • 2篇刘莹露
  • 2篇岳丽军
  • 1篇徐灿
  • 1篇张仁良
  • 1篇王东进
  • 1篇马倩
  • 1篇郭芮兵
  • 1篇周广怡
  • 1篇汪洋
  • 1篇罗冰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背景:近年研究证实嗅鞘细胞具有支持和促进多种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的作用,与其分泌的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相关,如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营养活性物质在维持神经元存活、生长以及损伤后修复与再生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在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的神经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6-01/2007-03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SD大鼠30只用于嗅鞘细胞培养,出生24h内的SD乳鼠60只用于脑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大鼠嗅鞘细胞,添加Forskoli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培养至10d,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按1×109L-1密度接种,待细胞贴壁后加入含B27的Neurobasal培养基,48h后收集上清液。待所有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收集完毕后,将其混合,低温离心后收集浓缩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80℃保存备用。取体外分离培养的乳鼠脑海马神经元,设立正常组、谷氨酸损伤模型组、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主要观察指标:海马神经元活性,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浓度,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神经元活性均明显增高(P<0.01或0.05),且前者升高幅度大于后者(F=5.85,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增高(P<0.05或0.01);与谷氨酸损伤模型组比较,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组乳酸脱氢酶浓度及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且前者下降幅度大于后者(F=5.04,F=5.16,P<0.05)。结论:
张华军刘新峰毛晓薇徐格林
关键词:嗅鞘细胞培养液神经生长因子神经保护
电针百会和足三里对卒中后抑郁小鼠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足三里对卒中后抑郁(PSD)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7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法(CMS)组、PSD组、针刺组和非穴组,各组小鼠进行旷野实验、糖水消耗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激第7天时PSD组水平和垂直运动次数显著降低(P<0.05),到应激第14天时,PSD组得分进一步下降,并持续到应激第28、42天(P<0.01)。与PSD组比较,在应激第14、28和42天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较针刺组显著增加(P<0.05)。应激第7、14、28、42天,PSD组的大鼠糖水消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应激第14、28和42天针刺组糖水消耗比例较PSD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PSD组出现行为学异常早于CMS组,且PSD组的行为学改变更严重而持久。电针百会和足三里可以改善PSD小鼠的行为学异常,在应激第14天开始发挥持续的抗抑郁作用。
张华军王玉娟徐天舒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行为学
中风证素分布及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中风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探讨中医证素与中风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选取120例缺血性中风病人,临床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和非PSD组,收集中医临床资料,分析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结果肝郁出现频次最高,其次是阴虚、气虚。PSD组病人均存在肝郁证素;与非PSD组比较,PSD组肝郁证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和非PSD组其他各证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积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898,P<0.01)。结论肝郁是中风的常见证素,肝郁积分与PSD病人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张华军杨海明万茜徐天舒
关键词:中风抑郁证素分布
嗅鞘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位于嗅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过渡区,兼有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许旺细胞的特点,在嗅神经轴突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因其能够促进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张华军徐天舒刘新峰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细胞分泌周围神经系统轴突生长
三黄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及对患者血红蛋白、尿素氮、Rockall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三黄泻心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Rockal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止血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给予三黄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Hb、BUN、Rockall评分及门静脉、肝静脉血流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UN、Rockall评分低于对照组,Hb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三黄泻心汤可有效稳定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Hb水平,降低BUN水平及复发风险,为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岳丽军刘畅张华军徐灿王东进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三黄泻心汤血红蛋白尿素氮
认知障碍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5年
近年来,认知障碍备受人们关注,其中血管性病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尽管多项研究报道部分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但两者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其研究的相关临床进展进行总结。
张华军徐格林刘新峰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银杏叶提取物对Aβ诱导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银杏叶(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对Aβ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取高、中、低剂量的EGb761质量浓度分别为100,10,1 mg·L-1预处理Aβ1-42干预的神经元,检测神经元活力、凋亡率及NeuN染色的变化。结果:与Aβ组相比,高和低剂量EGb761组的神经元活力和NeuN+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中剂量EGb761组神经元活力和NeuN+细胞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EGb761组的对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优于高、低剂量EGb761组。结论:高、中、低剂量组银杏叶制剂均可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活力、提高NeuN+细胞数,降低神经元凋亡率;尤以中剂量组显著。提示采用预处理的给药方式可保护Aβ诱导的神经元损伤。
张华军万茜徐天舒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神经保护
老年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将来源于南京脑卒中注册项目的478例患者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组(TACI组,79例)、部分前循环梗死组(PACI组,125例)、后循环梗死组(POCI组,111例)和腔隙性脑梗死组(LACI组,163例),分析各危险因素在OCSP亚型中的分布。结果在4组患者中,高血压、高TC血症、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CI组发生心房颤动的比例高于LACI组和POCI组(P<0.01),并高于PACI组(P<0.05);LACI组的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0.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在OCSP亚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与前循环梗死密切相关,糖尿病更多见于LACI。
张华军毛晓薇马玉苹朱武生徐格林刘新峰毛广平
关键词:脑梗塞脑血管意外心房颤动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脉内溶栓治疗被引量:16
2006年
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证实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文章对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治疗前评价、病例和药物选择等研究现状做了综述。
张华军张仁良徐格林刘新峰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溶栓治疗
针刺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针刺对脑缺血保护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针刺预处理能够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产生,故从动物实验的角度总结针刺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期对针刺预处理诱导的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张华军徐天舒王岚
关键词:针刺预处理缺血再灌注脑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