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秋兰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病毒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新生儿乙肝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群
  • 1篇阳性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标志
  • 1篇孕妇
  • 1篇孕妇分娩
  • 1篇双球菌
  • 1篇住院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肝炎
  • 1篇流脑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脑脊髓...
  • 1篇膜炎
  • 1篇脑脊髓膜炎

机构

  • 3篇北京地坛医院
  • 1篇黄冈市第二人...

作者

  • 3篇张秋兰
  • 2篇李杏红
  • 2篇张新鑫
  • 2篇曾跃萍
  • 2篇杨松
  • 2篇李建菊
  • 1篇李兴旺

传媒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乙肝病毒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07—2002-06北京地坛医院儿科996例新生儿生后第3天检测静脉血乙肝病毒标志,追踪观察199例成长到3个月至4岁,将乙肝病毒标志HBsAg和HBeAg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生后第3天HBsAg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27.2%(271/996)、48.1%(479/996),有495例检测抗-HBc,阳性率高达99.2%(491/495)。在生后3个月至4岁间复测乙肝病毒标志199例,有17例感染乙肝病毒,占8.5%(17/199)。分别比较生后第3天血清HB-sAg、HBeAg滴度,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的HBsAg滴度高于未感染新生儿(P<0.01),而HBeAg滴度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将感染、未感染乙肝病毒儿童复查结果与生后第3天血清HBsAg、HBeAg滴度分别进行比较,17例感染乙肝病毒儿童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明显升高(P<0.001,P<0.05),而182例未感染儿童明显减低(P<0.001)。结论HBsAg阳性孕妇分娩新生儿血清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不能作为诊断感染乙肝病毒的依据,新生儿血清HBsAg滴度较高并在生后3个月逐渐升高,可以作为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诊断依据。
杨松曾跃萍张秋兰李建菊李杏红张新鑫
关键词:孕妇乙肝病毒标志
1995~2005年住院小儿肝炎变化趋势
2007年
目的了解儿童肝炎住院及分型变化趋势。方法将近11年住院儿童肝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一病毒感染者共计1842例,其中甲型肝炎1239例,乙型肝炎437例,非甲-戊型肝炎71例,戊型肝炎35例,丙型肝炎15例,肝炎肝硬化35例。重叠感染共计41例,其中甲型乙型肝炎25例,甲型戊型肝炎15例,甲型丙型肝炎1例。小儿住院肝炎由过去18.2%降到目前0.7%,尤其近6年住院例数明显减少,每年住院例数不足50例,主要为甲肝、乙肝和非甲-戊型肝炎,2005年则以乙肝和非甲-戊型肝炎为主,甲肝仅有1例。结论小儿住院肝炎呈逐年下降趋势,过去以甲型肝炎为主,现则以乙型肝炎为主,非甲-戊型肝炎有上升趋势。
杨松曾跃萍张秋兰李建菊李杏红张新鑫
关键词:儿童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5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及世界各地都有过大规模的流行,它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尤其是暴发型流脑,起病急剧、病势凶险、病死率高.本综述介绍了近年流脑的流行地域、流行高峰期、奈瑟脑膜炎双球菌流行菌血清群、血清型及亚型的变迁、我国主体发病人群的改变、相应临床表现、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流脑的预防措施.
张秋兰黄赐雄李兴旺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化脓性脑膜炎暴发型流脑发病人群血清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