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萌

作品数:34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脓毒
  • 15篇脓毒症
  • 11篇乌司他丁
  • 6篇三叶
  • 6篇三叶因子
  • 6篇肠三叶因子
  • 5篇细胞
  • 5篇盲肠结扎穿孔
  • 5篇结扎
  • 5篇急性肺损伤
  • 5篇肺损伤
  • 5篇MRNA表达
  • 5篇肠道
  • 5篇穿孔
  • 5篇大鼠肠道
  • 4篇乳酸
  • 4篇乳酸清除率
  • 4篇乳酸脱氢酶
  • 4篇鼠脑
  • 4篇脓毒症大鼠

机构

  • 3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市博爱医...

作者

  • 34篇张萌
  • 26篇蒋龙元
  • 15篇杨正飞
  • 13篇周天恩
  • 8篇温立强
  • 7篇罗正超
  • 7篇吴满辉
  • 5篇常建星
  • 4篇常瑞明
  • 3篇吴畏
  • 2篇陈玉成
  • 2篇劳国娟
  • 2篇李旷怡
  • 1篇冯素玲
  • 1篇周莉莉
  • 1篇许志金
  • 1篇严励
  • 1篇林小鸿
  • 1篇谢文卓
  • 1篇曾朝涛

传媒

  • 9篇岭南急诊医学...
  • 4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院内猝死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诱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防治猝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男性多见,无明显职业分布;基础疾病38%为心血管系统,其次为呼吸系统;仅28%有明确诱因,发作以夏冬季常见,24h中以凌晨和夜间多见。全部经心肺复苏,仅1人存活。结论:应针对猝死的特征进行一系列的干预,以积极防治猝死。
张萌杨锐锋陈玉成
关键词:猝死
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系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检测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研究组)30例和同期健康者(对照组)30例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3.06±1.04)s、(26.96±4.12)s和(12.86±1.13)s、(25.26±3.87)s,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分别为(3.34±1.02)g/L、(476±82.1)u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3±0.85)g/L、(149±37.6)ug/L,差异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并心房颤动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增高,易并发血栓性栓塞,须积极防治。
蒋龙元张萌吴满辉杨正飞
关键词:冠心病心房颤动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乳酸清除率和乳酸脱氢酶对急性肺损伤预后的评估
<正>目的评估早期乳酸清除率和乳酸脱氢酶(LDH)与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63例ALI病例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和是否2...
蒋龙元周天恩张萌杨正飞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脓毒症组(n=15)、预处理组(n=15)及治疗组(n=15)。后三组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预处理组在CLP前2h经尾静脉注射UTI2.5万U/kg,治疗组在CLP后2h经尾静脉注射UTI5万U/kg。分别在CLP后3h、6h及12h行脑灌流后活杀大鼠,取大鼠右脑行病理光镜观察.左脑匀浆后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脑组织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脓毒症组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在6h和12h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及治疗组TNF-α水平较脓毒症组在6h、12h有明显下降,IL-6水平在12h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组和治疗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脓毒症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UTI可降低脓毒症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减轻脑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预防给药(半治疗剂量)与治疗给药疗效相当。
蒋龙元张萌罗正超
关键词:脓毒症乌司他丁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真菌败血症18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真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1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感染常发生在危重症监护室(10/18例)。17例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多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39~41℃)和休克;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属。10例好转,8例死亡(44%)。结论:真菌败血症常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激素、静脉营养及实施侵入性治疗是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的,尽可能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张萌罗克勤蒋龙元杨锐锋
关键词:真菌败血症
难治性哮喘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难治性哮喘的病因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难治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难治性哮喘的病因以未接受正规抗哮喘治疗和依从性差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31.67%),其次是鼻窦炎(28.33%)和胃食管返流(20%),以上三种原因占难治性哮喘原因的80%。经针对病因治疗60例患者随访3~6个月,症状控制良好。结论:明确难治性哮喘的病因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陈立朋陈玉成张萌
关键词:难治性哮喘病因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凋亡和细菌移位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凋亡和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脓毒症组(n=15)、预处理组(n=15)及治疗组(n=15)。脓毒症组、预处理组及治疗组利用盲肠结扎打孔法(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预处理组在CLP前2h经尾静脉注射UTI25000U/kg,治疗组在CLP后2h经尾静脉注射UTI25000U/kg。分别在CLP后3、6及12h活杀大鼠,取回肠黏膜及全血标本行小肠粘膜病理光镜观察、Tunel法检测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及PCR扩增全血大肠杆菌DNA。结果脓毒症组小肠绒毛顶端上皮脱落,固有层崩解,毛细血管出血和溃疡形成,治疗组和预处理组能显著减轻上述改变;脓毒症组较其他三组比较小肠黏膜细胞凋亡指数有显著增高(P<0.05),CLP后12h预处理组较治疗组比较在上述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脓毒症组及治疗组全血大肠杆菌DNA检测阳性,对照组和预处理组阴性。结论脓毒症时肠黏膜凋亡明显增加,肠细菌移位;乌司他丁可显著减轻脓毒症大鼠肠道黏膜凋亡,抑制肠细菌的移位。
李旷怡蒋龙元张萌钟冕谢文卓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症肠黏膜细菌移位
穿心莲有效成分对内皮细胞CD40表达的干预作用
2008年
目的: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在动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探讨穿心莲有效成分(API0134)对内皮细胞中CD40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培养豚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并将培养出来的内皮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氧自由基(OFR)损伤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损伤组、OFR+API0134组、ox-LDL+API0134组。采用免疫荧光方法以及RT-PCR方法观察并检测ox-LDL及OFR对内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以及API0134对此表达所产生的效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及OFR组内皮细胞CD40表达mRNA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穿心莲组内皮细胞CD40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穿心莲组与对应的损伤组比较,内皮细胞上CD4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穿心莲有效成分API0134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损伤内皮细胞中CD40的表达有关。
张洁张萌李树生
关键词:内皮细胞CD40动脉粥样硬化
SARS患者康复后血清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动态变化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SARS患者康复后4年内血清抗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IgM(SARS-CoV-IgM)和IgG(SARS-CoV-IgG)的动态变化。方法:前瞻性跟踪50例SARS患者血清抗SARS-CoV-IgM和IgG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该组患者患SARS后第0~10 d、11~20 d、21~30 d、31~40 d、41~50 d、51~60 d、61~70 d、71~80 d、81~90 d、91~120 d、121~150 d和第4年血清抗SARS-CoV-IgM和IgG的变化。结果:抗-SARS-CoV-IgM和IgG阳性率均在SARS发病10d后逐渐升高,并在发病后31~40d达100%,但抗-SARS-CoV-IgM阳性率在发病51~60d后逐渐下降,发病后第4年为0:抗SARS-CoV-IgG阳性率在发病81~90d后逐渐下降,发病后第4年为47%。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而IgG下降缓慢,在体内维持时间较长。结论:根据SARS患者血清中抗-SARS-CoV-IgM在体内维持时间短和IgG在体内维持时间长的特点,抗-SARS-CoV抗体可用于SARS流行病学追踪调查。
吴满辉周莉莉林小鸿张萌王吉文余涛黄子通
关键词:抗体
脓毒症大鼠肠道肠三叶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正>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肠道肠三叶因子(trefoi lfactor fami ly,TFF3)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脓毒症组(n=24)。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liga...
张萌温立强杨正飞吴满辉周天恩罗正超蒋龙元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