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儿童
  • 6篇支气管
  • 6篇肺炎
  • 5篇结核
  • 4篇哮喘
  • 3篇胸膜
  • 3篇胸膜炎
  • 3篇曲霉
  • 3篇曲霉菌
  • 3篇曲霉菌病
  • 3篇纤维化
  • 3篇霉菌病
  • 3篇囊性纤维
  • 3篇囊性纤维化
  • 3篇结核性
  • 3篇结核性胸膜炎
  • 3篇菌病
  • 3篇肺曲霉菌
  • 3篇肺曲霉菌病
  • 3篇肺炎支原体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市仁和医...
  • 1篇大理大学第一...

作者

  • 22篇徐慧
  • 18篇赵顺英
  • 13篇刘金荣
  • 11篇李惠民
  • 9篇唐晓蕾
  • 8篇刘辉
  • 7篇杨海明
  • 6篇申月琳
  • 4篇赵宇红
  • 2篇申昆玲
  • 1篇张建中
  • 1篇彭晓霞
  • 1篇殷菊
  • 1篇韩志英
  • 1篇付红敏
  • 1篇王蓓
  • 1篇凌晨
  • 1篇段晓岷
  • 1篇陆爱珍
  • 1篇张晓艳

传媒

  • 9篇中华儿科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咽拭子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荧光定量PCR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了解咽拭子标本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在肺炎支原体(MP)临床核酸检测、细菌定量以及实验室分离培养中的效果,初步评估咽拭子作为核酸检测及分离培养标本的意义,并评估MP肺炎患儿的同期咽拭子的MP核酸载量能否准确预测出BALF的MP核酸载量。方法采集29例MP肺炎住院患儿的同期咽拭子及BALF,利用人源性β-globin内参基因质控所有标本采集及核酸提取质量,合格标本使用MP荧光定量PCR对同一患儿同期咽拭子及BALF标本中MP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两种标本的MP核酸载量。并对所有标本进行MP培养,比较两类标本的MP阳性培养率、细菌污染率。结果标本的β-globin内参基因检测阳性率为100%,咽拭子和BALF标本荧光PCR检测阳性率均为86.2%(25/29),其中咽拭子MP核酸定量范围是3.2×10^2拷贝/ml^1.8×10^7拷贝/ml,BALF为6.8×10^2拷贝/ml^5.4×10^8拷贝/ml。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3.1%(27/29)。按照BALF标本MP载量递增排序后,阳性标本的咽拭子载量没有显示出类似的伴随升高趋势。BALF标本培养阳性率为65.5%(19/29),标本污染率为6.9%(2/29);咽拭子标本的MP培养阳性率为51.7%(15/29),标本污染率为51.7%(15/29)。结论咽拭子可以作为MP荧光PCR定性检测标本使用,但其不适合用于MP的定量研究,这说明咽拭子的MP核酸载量与BALF中载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BALF相比咽拭子标本培养率高、污染率低,更适合MP分离培养研究。
刘金荣刘立雍赵顺英徐慧唐晓蕾张建中赵飞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咽拭子荧光定量PCR
儿童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四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分析儿童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病房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4例ABP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近10年国内外数据库中报道的儿童ABPA检索资料.结果(1)4例ABPA患儿,2例确诊为囊性纤维化,1例同时诊断为哮喘.临床表现:咳嗽3例,胸闷(黏液栓堵塞)1例,反复喘息史2例;4例肺部影像学均表现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其中1例表现为游走性片状阴影;4例患儿血清总IgE升高,烟曲霉抗原速发皮试、血烟曲霉特异性IgE和IgG均为阳性.4例均使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口服治疗,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2)在近10年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儿童ABPA,国外病例报告15篇,共报道22例,其中16例发生于囊性纤维化,3例发生于哮喘,16例囊性纤维化合并ABPA患儿中,仅1例以ABPA为首发症状.国内ABPA病例报告仅1例.结论 对于哮喘、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如伴有IgE的异常增高、影像学出现支气管扩张、反复肺不张时需考虑ABPA的可能;对于临床确诊为ABPA的患儿,应注意除外囊性纤维化.
徐慧赵宇红王维刘金荣赵顺英
关键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囊性纤维化哮喘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23年
目的:探讨预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可能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RMPP的2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影像学结果及随访资料等,依据支气管镜下表现以及出院1年以上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分为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组(简称闭塞组)和非闭塞性支气管炎组(简称非闭塞组),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闭塞性支气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预测价值。 结果:230例RMPP患儿中男115例、女115例,闭塞组95例,就诊年龄(7.1±2.8)岁;非闭塞组135例,就诊年龄(6.8±2.7)岁。闭塞组的发热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峰值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峰值水平、≥2/3肺叶实变、胸腔积液、发生气道黏液栓以及黏膜坏死占比均高于非闭塞组[(17±9)比(12±3)d、(193±59)比(98±42)mg/L、730(660,814)比486(452,522)U/L、89例(93.7%)比73例(54.1%)、73例(76.8%)比59例(43.7%)、81例(85.3%)比20例(14.8%)、67例(70.5%)比9例(6.7%), t=5.76、13.35、 Z=-6.41、 χ^(2)=14.64、25.04、22.85、102.78,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发热持续时间≥10 d( OR=1.200,95% CI 1.014~1.419)、CRP升高( OR=1.033,95% CI 1.022~1.044)和LDH升高( OR=1.001,95% CI 1.000~1.003)是RMPP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CRP临界值为137 mg/L,对于预测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灵敏度为82.1%,特异度为80.1%;LDH临界值为471 U/L,灵敏度为62.7%,特异度为60.3%。 结论:发热持续时间较长(≥10 d)、CRP升高(≥137 mg/L)是RMPP遗留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重要预测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
刘建华刘金荣唐晓蕾杨海明刘辉徐慧李惠民赵顺英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乳酸脱氢酶类肺实变
以弥漫性肺疾病为突出或首发表现的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因弥漫性肺疾病就诊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确诊的以弥漫性肺疾病为突出或首发表现的6例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男2例、女4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基因变异类型、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4月龄,平均确诊年龄为2岁10月龄,平均诊断周期为6个月,4例患儿经基因检测明确MMACHC变异,提示为钴胺素C型。6例患儿均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要或首发表现就诊,常见症状及体征为气促5例、活动耐力下降5例,咳嗽4例、发绀4例、杵状指4例、呼吸困难3例、三凹征3例。除呼吸系统外,6例均伴肺动脉高压。此外,伴心包积液4例,伴肾脏受累3例,伴神经系统受累3例,伴消化系统受累3例,伴贫血2例。高分辨率肺CT表现为肺动脉增宽6例、磨玻璃影4例、多发边缘模糊的小叶中心磨玻璃样结节影3例、胸腔积液3例、网格影2例等。所有患儿均伴尿甲基丙二酸及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4例患儿行基因检测,均为MMACHC基因变异。经治疗后5例患儿呼吸道症状、肺部影像学及肺动脉高压均好转,血同型半胱氨酸明显下降,1例未规律随访患儿死亡。结论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以肺部病变为主要表现,出现弥漫性肺疾病及肺动脉高压。可以呼吸系统表现起病,伴有多系统受累,部分患儿具有特征性的肺部影像学表现。血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作为弥漫性肺疾病和(或)肺动脉高压儿童的快速筛查手段。经治疗弥漫性肺疾病及肺动脉高压均可能好转。
唐晓蕾杨海明刘辉徐慧周春菊李惠民赵顺英刘金荣
关键词:甲基丙二酸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儿童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要点的探索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要点,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2006年8月至2014年9月确诊的11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同期住院的5岁以上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随机抽取11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与诊断密切相关的临床特点:发热、咳嗽、肺内病灶、胸腔积液(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水平、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并分析各单项指标、联合指标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结核性胸膜炎组和支原体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组持续发热患儿分别为104例(92.0%)、111例(98.2%),伴有咳嗽症状的患儿分别为54例(47.8%)、112例(99.1%)(χ2=76.3,P〈0.01),除压缩性肺不张外肺内有明确病灶的患儿分别为25例(22.1%)、113例(100.0%)(χ2=144.1,P〈0.01),单侧胸腔积液的患儿分别为107例(94.7%)、81例(71.7%)(χ2=21.4,P〈0.01),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分别为46.4(22.0~70.9)U/L、39.5(26.3~78.5)U/L,PPD试验阳性患儿分别为106例(93.8%)、4例(3.5%)(χ2=184.3,P〈0.01)。(2)应用无咳嗽症状、肺内无病灶、单侧胸腔积液、PPD试验阳性等4项指标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分别为52.2%、77.9%、94.7%、93.8%,特异度分别为99.1%、100.0%、28.3%、96.5%,4项指标中单侧胸腔积液的特异度低,故需加入其他指标以提高特异度,单侧胸腔积液联合PPD阳性,单侧胸腔积液联合无咳嗽症状,单侧胸腔积液联合肺内无病灶的敏感度分别为88.5%、50.4%、73.5%,特异度分别为96.5%、99.1%、100.0%。结论对于5岁以上,以发热、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缺乏咳嗽症状,肺内无病灶(压缩性肺不张除外),PPD阳性3项均可单独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特征性的指标,单侧胸�
徐慧刘金荣赵顺英
关键词:儿童结核胸膜
慢性肉芽肿病临床及早期诊断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肉芽肿病(CGD)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诊断的139例CGD患儿的起病年龄、首发表现、主要就诊原因、病原学诊断、影像学特点、诊断线索及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评估。根据诊断年度分为2015年之前诊断组和2015年及2015年之后诊断组(简称2015年之后诊断组),分析两组患儿的诊断耗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39例CGD中男119例、女20例。起病年龄4月龄(8日龄至14岁),103例(74.1%)患儿于1岁前起病。诊断年龄为1.8岁(21.0日龄至14.7岁),诊断延迟时间1.0年(7.0 d至13.7年)。135例(97.1%)以肺部感染为主要就诊原因,其中76例(56.3%)肺部病原学阳性。136例(97.8%)为转诊病例,其中5例转诊前被疑诊CGD,CGD漏诊率高达96.3%(131/136)。139例患儿共有的较为特异、可早期提示CGD诊断的8个线索为卡疤增大99例(71.2%)、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或钙化73例(52.5%)、皮肤或其他部位淋巴结感染58例(41.7%)、皮肤瘢痕50例(36.0%),双肺多发结节影42例(30.2%)、肛周脓肿35例(25.2%)、肺曲霉菌感染26例(18.7%)及肺伯克霍尔德菌感染15例(10.8%)。住院期间呼吸爆发实验确诊120例,2015年之前组55例、2015年之后组65例,利用这8个早期诊断线索,2015年之后患儿的诊断耗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2015年之前诊断的患儿[(25±7)比(10±5)d、(29±7)比(18±6)d、(3.7±1.2)比(3.2±1.2)万元,t=13.763、9.262、2.381,均P<0.05]。结论:CGD患儿起病早而诊断晚,肺部感染是CGD患儿最常见的首发表现及就诊原因。卡疤增大、左腋下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皮肤或其他部位淋巴结感染、皮肤瘢痕、双肺多发结节影、肛周脓肿、肺曲霉菌感染及肺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可帮助早期诊断CGD。
刘辉李惠民刘金荣杨海明徐慧唐晓蕾申月琳赵宇红赵顺英
关键词:肉芽肿病慢性肺炎
白细胞介素-12与哮喘辅助T细胞亚群失衡的调节
2007年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辅助T细胞(Th)2优势应答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患儿体内Th1应答水平较正常人减低。白细胞介素-1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特异性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促进Th1的增殖分化,上调γ干扰素的表达,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前景。
徐慧中昆玲
关键词:哮喘白细胞介素-12T淋巴细胞
儿童囊性纤维化相关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儿童囊性纤维化(CF)相关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22例CF相关ABPA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等指标。结果确诊CF相关ABPA患儿22例(男12例、女10例),确诊年龄(10.4±2.8)岁,症状初发年龄(5.5±4.4)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22例,反复喘息15例,咯血7例,生长发育落后12例,胰腺炎10例,肝大7例,脾大及脂肪泻各4例。胸部高分辨CT示22例患儿全部存在肺实质浸润以及弥漫中心型支气管扩张,17例同时伴有管腔内黏液嵌塞,12例存在高密度黏液栓。实验室检查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8例;血清总IgE>0.5×106 U/L 22例;烟曲霉特异性Ig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真菌培养阳性15例,其中单一曲霉菌感染8例,两种曲霉菌混合感染3例;痰或BALF细菌培养阳性20例,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7例),其余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例)。肺通气功能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1例,小气道功能障碍4例。22例患儿均接受系统治疗,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激素与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19例;随诊1~7年,6例经治疗缓解后处于稳定状态,10例呈现多次复发-缓解,1例死亡,5例失访。结论儿童CF相关ABPA在中国极为罕见,且CF和ABPA具有部分重叠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免疫学特征,诊断难度大,首选全身糖皮质激素作为一线治疗措施,也可以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复发率高。
申月琳陈琼华唐晓蕾徐慧李惠民赵顺英
关键词:囊性纤维化儿童疾病特征
婴儿期歌舞伎脸谱综合征1例被引量:6
2016年
歌舞伎脸谱综合征(Kabuki syndrome,KS)为一种染色体异常疾病,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数呈上升趋势。该病由于婴儿期异常体征细微,在婴儿期确诊的病例极为罕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近期收治了1例KS婴儿,现探讨其婴儿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后,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凌晨徐慧刘金荣赵顺英
关键词:婴儿期歌舞伎染色体异常异常体征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2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患儿的临床特点,以指导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例HH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为检索词分别在万方中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搜索建库至2019年12月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例1男,11岁,因"发热、咳嗽6 d"入院。既往曾被诊断3次左侧肺炎,近1年3次轻微鼻衄。胸背部软组织超声提示血管瘤并血管畸形。肺部增强CT和血管重建提示左舌叶肺动静脉畸形;肝内多发小动静脉瘘。行肺动静脉瘘栓塞介入治疗,病情好转。例2女,12岁11月龄,因"面色苍白3年"入院。外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曾因"结肠多发息肉"行消化内镜钳除术。高分辨肺部CT示双肺多发分布磨玻璃结节影。消化系统超声提示小肠息肉继发慢性松散小肠套叠。入院后行小肠套叠复位术,并结扎息肉蒂部切除息肉。出院后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提示SMAD4杂合变异。HHT国内报道数十例,国外大量文献报道,经基因诊断的HHT患儿主要为1和2型。结论儿童HHT可表现为出血、贫血及反复肠道息肉,常伴有内脏动静脉畸形如肺动静脉畸形甚至肺动静脉瘘,增强肺CT加血管重建可协助诊断肺动静脉畸形,基因诊断可以协助诊断HHT。
刘金荣刘辉王蓓张玉和徐慧唐晓蕾李惠民赵顺英
关键词:出血毛细血管扩张贫血动静脉畸形息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