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戎庭伟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福柯
  • 2篇社会
  • 2篇身份
  • 2篇主体性
  • 2篇儿童
  • 1篇抵制
  • 1篇学生角色
  • 1篇学业
  • 1篇学业质量
  • 1篇学业质量标准
  • 1篇在校
  • 1篇人口老龄化
  • 1篇社会参与
  • 1篇社会学
  • 1篇身份认同
  • 1篇生发
  • 1篇随迁子女
  • 1篇农民
  • 1篇农民工

机构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6篇戎庭伟
  • 1篇刘力
  • 1篇马伟娜
  • 1篇黄小莲
  • 1篇周丽清

传媒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 1篇成人教育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被重要”的虚体设计——论教育变革中的学生角色
2017年
教育变革声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反观现实,学生通常以"被重要"的虚拟设计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过度依赖儿童发展理论,遗忘了学生的真实面貌,使学生成为理念性存在者;学生的本体存在与其符号表征通常发生不等价互换,窄化了我们对学生发展内涵与评价的认知,使学生的培养与评价过程发生化约式异变;教育实践消弭了学生间的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份模糊不清。为此,要从学生的虚体设计走向实体理解,需要我们摆脱对于儿童理论的过度尊崇、摒弃儿童教育过程中的演绎思维、去除对于学生的趋同认识与去个性化实践,最终跳出传统认识论对于学生的虚体设计,从理论上还原学生的真实存在。
戎庭伟
关键词:儿童发展学业质量标准教育变革身份
后现代的儿童主体性:福柯之眼被引量:7
2012年
与我国教育语境或现代中心论意义上的主体性概念不同,后现代主义者如福柯认为,主体性是历史地建构起来的,是话语论述、社会实践以及自我创造的产物,具有多样性、流动性和异质性的特点。从福柯之眼透视儿童主体性,我们更容易把握儿童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处境,进而为思考儿童的教育之道以及儿童自身获得实践自由的可能性和现实路径,提供重要的思维工具与行动方向。
戎庭伟
关键词:主体性后现代福柯儿童教育空间
挑战与机会:论我国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前,我国已处于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口高龄化、老年家庭空巢化成为主要趋势,要有效解决这些难题,除了考虑老年群体的数量规模外,还要区分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差异,以采取补救性或提升性的应对策略。老年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提升性策略,作为落实老年人受教育权利的基本途径,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群体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保持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程度,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命质量,开发老年群体的优势资源,这些功能的发挥,是基于人毕生发展事实的。
戎庭伟马伟娜周丽清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教育积极老龄化社会参与毕生发展
福柯、主体性与权力批判——兼论批判教育学的批判理论被引量:3
2014年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戎庭伟
关键词:教育权力批判教育学主体性抵制福柯
集体与个性:建国以来我国班级教育价值取向的社会学观照被引量:4
2014年
班级教育价值取向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观照。建国至今,我国的班级教育价值取向经历了计划经济下的"集体至上"型,改革开放环境下的"集体与个性共生"型以及市场经济下的"个性至上"型,这三种理想类型在班级的教育观、偶像观和建设观方面存在差异。展望未来的班级教育,"独生子女"的特点、"班级规模缩小"的趋势以及"数字化班级"的出现将对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刘力戎庭伟黄小莲
关键词:班级教育
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校融入问题及其对策——基于福柯的“权力分析”视角被引量:14
2014年
目前,我国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了进入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机会,但教育机会的初步获得并不等于教育公平的完全实现。事实上,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校融入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行为、心理与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困境。从福柯"权力分析"理论的视角分析,其原因在于随迁子女的社会阶层制约其身体的投资方式;城乡文化差异导致的城市文化霸权形成了群体阻隔效应;差别明显的社会二元结构对随迁子女的自我认同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在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推动下完善城镇化进程中的配套制度;倡导城乡文化平等观念,共建城乡一体化的学校文化;借助教育逐步扩展随迁子女的发展空间,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儿童的发展权利,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公平。
戎庭伟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身份认同权力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