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平
- 作品数:30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房室交接性早搏逆传致窦性节律重整
- 2004年
- 吕延兴李志平
- 关键词:心电图并发症
- 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价值的探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通过统计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各心电图指标的发生情况,探讨fQRS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QRS形态,分为病理性Q波、fQRS、病理性Q波和(或)fQRS,又根据心肌梗死的不同部位进行心电图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 3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者117例,有fQRS者184例,有病理性Q波和(或)fQRS者226例。对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中,病理性Q波31.8%,fQRS46.6%,病理性Q波和(或)fQRS58.2%。对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特异性中,病理性Q波96.4%,fQRS85.4%,病理性Q波和(或)fQRS84.7%。结论 fQRS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但诊断特异性低于病理性Q波,较病理性Q波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两者结合有更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fQRS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马淑英吕金兰张媛刘振波卜培莉王乐信马龙乐李志平
- 关键词:陈旧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
- 支原体肺炎患儿P波离散度改变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波离散度(Pd)变化。方法测定40例MP患儿(A组)Pd,并与同期入院40例细菌性肺炎(B组)及4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C组)。结果MPPd异常发生率为45%。明显高于B组。结论MP易发生心肌损害。其Pd异常比常规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改变更敏感,有助于了解病情,特别对房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
- 马淑英李旭东魏留臣李志平刘玉峰
-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P波离散度
- 插入性室早似二联律显示房室传导文氏现象
- 2002年
- 许银平李志平
- 关键词:房室传导文氏现象冠心病心电图Q-T间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吕金兰马淑英王春兰刘振波李志平魏留臣
-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心率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干预治疗HRT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震荡的临床研究
- 吕金兰马淑英王春兰刘振波李志平魏留臣徐稻
- 老年AMI是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病死率较高。寻找有效的高危预测指标对老年A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可指导临床及时对症治疗及判断后。该研究选择30例老年AMI伴心衰(Killip分级II、III级)患者、30例老年AMI不...
- 关键词:
-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率震荡
- 支原体肺炎患儿P波离散度改变临床研究
- 马淑英李旭东魏留臣李志平刘玉峰王春兰吕金兰崔勇栾桂芹宿志庆
-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脏损害临床常见,为了寻求早期诊断方法,该课题对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测定P波离散度,与细菌性肺炎及健康小儿为两个对照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P波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支原体肺炎P波离散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细菌...
- 关键词: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患儿
- 老年患者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息心电图ST-T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3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与冠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相比较。结果经冠脉造影证实160例冠心病患者中心电图ST-T改变的阳性率仅59.37%,单支冠脉狭窄心电图阳性率56.66%,双支冠脉狭窄阳性率为60.41%,而多支冠脉狭窄阳性率为61.53%,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的狭窄支数的相关性不呈正相关。心电图呈慢性ST-T改变的病人中近70%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肥大、左房扩大或瓣膜钙化,去除心脏结构改变这一主要影响因素后,冠心病患者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阳性率仅有不到19%,提示心电图慢性ST-T改变并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所致,而与左心室、左心房肥厚或扩张及瓣膜的病变具有重要的关系。结论常规静息心电图慢性ST-T改变不能做为冠心病的诊断依据。
- 崔勇徐韬赵东华孙熙璇宿志庆李志平
- 关键词: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
- 洋地黄诱发混乱性房-室律伴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 2002年
- 李志平许银萍
- 关键词:洋地黄室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
- 小儿支原体肺炎P波离散度改变及临床意义
- 2005年
- 马淑英李旭东魏留臣李志平刘玉峰
-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P波离散度心血管系统损害肺炎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