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泽民

作品数:35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生物力学
  • 11篇骨钉
  • 11篇骨水泥
  • 10篇腰骶
  • 10篇脊柱
  • 9篇腰骶融合
  • 8篇后凸
  • 7篇椎体
  • 7篇螺钉
  • 7篇后凸成形
  • 7篇骨盆
  • 7篇骨水泥强化
  • 7篇翻修
  • 6篇骨质
  • 5篇腰椎
  • 5篇骶骨
  • 5篇髂骨
  • 5篇聚甲基丙烯酸
  • 5篇聚甲基丙烯酸...
  • 5篇甲基

机构

  • 35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35篇李泽民
  • 32篇郑召民
  • 17篇刘辉
  • 16篇于滨生
  • 15篇王建儒
  • 14篇庄新明
  • 13篇王华
  • 9篇杨豪
  • 6篇王泰平
  • 4篇丁文彬
  • 4篇梁春祥
  • 4篇王华锋
  • 3篇张奎渤
  • 3篇韩国伟
  • 3篇周治宇
  • 2篇李翔
  • 2篇张加芳
  • 2篇李浩淼
  • 2篇王太平
  • 2篇叶福标

传媒

  • 6篇中国脊柱脊髓...
  • 5篇第六届中国微...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2篇2010
  • 3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骶骨切除范围对髂骨钉重建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骶骨切除范围对使用髂骨钉技术的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以明确髂骨双钉技术的使用时机。方法取自愿捐献的9具成年新鲜尸体L2至骨盆标本用于实验。首先行L3~5椎弓根钉固定,并将此结构定义为腰-髂部的完整状态(完整状态组)。完整状态测试后,在同一标本上行阶段性骶骨部分切除并联合L3~髂骨钉棒系统固定如下,A组:S1以下切除加双侧髂骨单钉的腰-髂固定(以下称Single);B组:1/2S1以下切除加Single;C组:单侧骶髂关节切除加Single;D组:骶骨完全切除加Single;E组:骶骨完全切除加双侧髂骨双钉的腰-髂固定。在MTS材料测试机上,给标本分别施加0~800N轴向压缩和-7~7N?m轴向扭转载荷,计算并比较各组的结构压缩和扭转刚度。结果完整状态组的压缩刚度值为(392±119)N/mm,A~E组L3~髂骨重建结构的压缩刚度分别是完整状态组的106.4%±9.5%、102.7%±8.0%、92.2%±10.1%、72.7%±8.0%和107.7%±10.7%。A、B、C组及完整状态组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压缩刚度显著高于D组(P<0.05);E组与A、B组和完整状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C、D组(P<0.05)。完整状态组的扭转刚度值为(3.22±1.23)N·m/deg,A~E组重建结构的扭转刚度分别是完整状态组的105.4%±10.1%、89.8%±12.3%、75.9%±10.6%、71.2%±10.2%和109.1%±16.9%。A、B、E组与完整状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的扭转刚度显著低于A、E组和完整状态组(P<0.05),E组的扭转刚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1/2S1以下切除后,使用髂骨单钉技术可有效恢复局部稳定性;进一步切除单侧骶髂关节或全部骶骨时,髂骨单钉技术难以恢复局部初始稳定性。在骶骨肿瘤手术治疗中,对于骶骨全切或单侧骶髂关节切除所致的失稳,应采用髂骨双钉固定。
庄新明于滨生李泽民郑召民梁春祥李浩淼韩国伟
关键词:骶骨肿瘤骶骨切除生物力学
新型远程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器减少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中辐射暴露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使用一种新型远程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装置取代以往手动推注骨水泥,探讨其在减少PKP术中辐射暴露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单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远程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器组(A组)与手动推注组(B组).两组...
郑召民王建儒李秉学刘辉王华李泽民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四棒技术与双棒技术在腰椎-骨盆固定中生物力学作用的比较
郑召民王太平刘辉王华李泽民杨豪希腊本大
后凸成形骨水泥强化技术在骶骨钉翻修中的生物力学作用
目的 评价后凸成形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以下PMMA)强化技术对骨质疏松情况下骶骨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影响,为骶骨钉翻修选择坚强的补救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11具新鲜骶骨标本用于实验,双能X...
于滨生庄新明郑召民李泽民王泰平
关键词:腰骶融合骨水泥强化
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在脊柱畸形矢状面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脊柱一骨盆曲线和谐角(curveharmonyangle,CHA)在量化矢状面相邻弯曲间相关性的作用,并评估其用于评价脊柱畸形矢状面平衡的可行性。方法收集93名正常志愿者及95例脊柱畸形患者(包括退变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常见脊柱-骨盆矢状面局部参数和整体参数,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测量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包括颈胸和谐角(cervical-thoracicangle,CTA)、胸腰和谐角(thoracic.1umbarangle,TLA)和腰骶和谐角(1umbar.sacralangle,LSA),比较正常人及不同畸形患者间CHA的特征性改变。根据Schwab.SRS成人脊柱畸形分型矢状面参数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矢状面平衡状态下CHA的改变,以检验CHA评价脊柱畸形矢状面平衡的可行性。结果正常志愿者与各类型脊柱畸形患者常用脊柱骨盆参数呈现典型改变。CHA在不同类型的脊柱畸形中呈特征性改变。与正常组比较,退变性脊柱侧凸组与强直性脊柱炎组均表现CTA与LSA减小、TLA增大,且强直性脊柱炎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特发性侧凸组仅TLA减小,而CTA及LSA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矢状面代偿平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LSA,失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CTA与LSA和较大的TLA,CHA能反映各代偿阶段的特征性改变。结论CHA可用于量化描述矢状面相邻弯曲间的关系。正常人、各类型脊柱畸形、以及不同平衡状态下CHA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用于临床矢状面平衡及畸形矫正效果的评估具有可行性。
刘辉郑召民李思贝张奎渤王建儒王华锋王华李泽民杨豪
关键词:脊柱弯曲放射摄影术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骨水泥注入治疗合并Ktimmell病的胸腰段单椎体骨折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骨水泥注入治疗合并Ktimmell病的胸腰段单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例合并Ktimmell病的胸腰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48~80岁,平均62.5岁。损伤节段:T11 3例,T12 4例,L1 5例,L2 3例。均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骨水泥1注入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期间有无相邻椎体骨折等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手术节段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时间0.8—2h,平均1.35h。未见伤口感染、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5例患者获随访16~36个月,平均22.4个月。患者均可见椎体前方融合或明显骨桥形成,未见邻近节段再骨折。VAS由术前(5.93±0.62)分改善为术后1周的(1.80±0.64)分及末次随访的(2.60±0.53)分;ODI由术前61.53±4.30改善为术后1周的19.93±3.26及末次随访的23.07±4.06。手术节段后凸Cobb角由术前(17.40±6.73)°改善为术后1周的(9.53±3.12)°及末次随访的(11.00±3.20)°。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末次随访的VAS、ODI及手术节段后凸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的ODI及手术节段后凸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Ktimmell病的胸腰段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骨水泥注入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防止手术节段后凸角度丢失,值得临床推广。
黄阳亮徐晶辉王晓波谢超凡李泽民龙厚清
关键词:脊柱骨折内固定器椎体成形术
植钉部位和骨水泥强化对髂骨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使用和未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和下钉在疲劳载荷后的最大拔出力,为合理使用髂骨钉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5具自愿捐献的成人防腐尸体采集10个完整髂骨标本用于实验。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每具尸体L1~4椎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将植入髂骨上柱和下柱的螺钉分别命名为髂骨上钉和髂骨下钉。使用长70mm、直径7.5mm的螺钉,根据PMMA强化与否依次建立以下4组髂骨钉固定模型:髂骨上钉(A组)、PMMA钉道强化髂骨上钉(B组)、髂骨下钉(C组)和PMMA钉道强化髂骨下钉(D组)。将髂骨模拟人体站立位固定于MTS材料实验机上,向螺钉尾部施加100~300N循环压力载荷2000次后,测试髂骨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结果 5具尸体的BMD为(0.88±0.06)g/cm2。所有髂骨钉均准确植入预计钉道,未见髂骨钉穿入髋臼和穿出内外板等情况,疲劳测试后均未出现螺钉松动迹象。A、B、C、D组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964±250)、(1462±266)、(1537±279)、(1964±422)N。D组最大拔出力大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最大拔出力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骨下钉的固定强度显著高于髂骨上钉;PMMA钉道强化技术可有效提高髂骨钉的锚定强度,可用于髂骨钉松动的翻修。
于滨生李泽民郑召民周治宇梁春祥李浩淼韩国伟
关键词:内固定翻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力学
髂骨螺钉松动四种翻修技术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松质骨填塞钉道、增加螺钉长度、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钉道和外板开窗PMMA强化钉道四种方法翻修松动髂骨螺钉后的固定强度,探讨髂骨螺钉松动的理想补救手段。方法:8具成人防腐尸体骨盆标本,经双能X光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后,将直径7.5mm髂骨短钉(长度为70mm)分别置入左右髂骨(A组),通过MTS材料实验机向螺钉尾部施加100~300N垂直循环载荷2000次后,测试髂骨螺钉的轴向拔出力。用松质骨紧密填塞两侧钉道后,在左侧钉道内置入短钉(B组),右侧钉道置入长度为100mm的髂骨长钉(C组),重复上述测试。将左侧钉道内注满PMMA后,再次置入髂骨短钉(D组);将另1枚髂骨短钉置入右侧钉道,以螺钉中点为中心沿螺钉轴线的髂骨外板处开窗,高度20mm、长度40mm、深度至内板皮质,灌注PMMA(E组);D组和E组重复上述测试。记录各组髂骨螺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并进行比较。结果:8具标本的骨密度为0.75~0.91g/cm2,平均为0.85±0.05g/cm2。A~E组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1174±542N、261±89N、769±317N、1954±623N和1820±659N,D组与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与E组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松质骨填塞钉道和增加螺钉长度不能恢复髂骨螺钉的锚定强度;外板开窗PMMA强化和传统PMMA强化后置钉可使髂骨螺钉获得更高的锚定强度;从微创角度,外板开窗PMMA强化可能成为髂骨螺钉松动的理想补救手段。
于滨生庄新明李泽民郑召民王泰平
关键词:腰骶融合螺钉松动翻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力学
单侧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回顾性研究单侧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
王建儒郑召民丁文彬刘辉王华李泽民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
矫形棒刚度与置钉密度对Lenke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矫形棒刚度与置钉密度对Lenke 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技术进行矫形的资料完整的Lenke 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8例,男10例,女38例;年龄12-21岁,平均(15.65±3.21)岁。于术前及术后1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后凸Cobb角(T5-T12)、融合节段数与置钉总数。将病例分为四组:低刚度矫形棒+低置钉密度组13例,低刚度矫形棒+高置钉密度组10例,高刚度矫形棒+高置钉密度组14例,高刚度矫形棒+低置钉密度组11例。比较各组冠状面矫正率与矢状面胸后凸矫正率的差异。结果低刚度矫形棒+低置钉密度组冠状面矫正率为79.78%+6.89%,矢状面胸后凸矫正率为-53.02%±12.37%;低刚度矫形棒+高置钉密度组分别为80.09%±6.28%,-3.76%±41.58%;高刚度矫形棒+高置钉密度组分别为84.48%±8.06%,46.25%±49.81%;高刚度矫形棒+低置钉密度组分别为79.35%±6.80%,~8.63%±42.69%。四组冠状面矫正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矢状面矫正率除低刚度矫形棒+高置钉密度组与高刚度矫形棒+低置钉密度组外,其他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矫形棒刚度与置钉密度对Lenke1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矢状面上,对冠状面矫正率无明显影响;高刚度矫形棒与高置钉密度能显著提高矢状面矫正率。
刘辉郑召民王建儒王华李泽民杨豪丁文彬李思贝李秉学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外科手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