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武
- 作品数:23 被引量:3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口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疗效观察
- 1996年
- 口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疗效观察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李洪武,郭辉,任晓红,刘广果,宋峰梅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我们采用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浅部真菌病患...
- 李洪武郭辉任晓红刘广果宋峰梅
- 关键词:真菌病伊曲康唑
- 白术等对UVB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0
- 2000年
- 目的研究中药对皮肤色素沉着的抑制作用,筛选有作用的单味中药,为应用中药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定体外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中药 5味,应用棕黄色豚鼠 UVB照射诱导皮肤色素沉着实验动物模型,采用 HE、 Schmorl、 Imokawa等方法染色,观察外用中药后黑素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改变。结果白术、茯苓、山茱萸、猪苓、沙苑蒺藜等中药组多巴阳性黑素细胞数及含黑素颗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01),其中白术、茯苓、山茱萸与阳性对照组 3%氢醌外用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白术、茯苓、山茱萸、猪苓、沙苑蒺藜等中药对 UVB诱导的色素沉着具有抑制作用。
- 李洪武朱文元夏明玉
- 关键词:白术中医药治疗皮肤色素沉着UVB诱导
- 治疗黄褐斑的中药复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4
- 2000年
- 目的 研究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筛选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方剂,为应用中药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排序选定 5个应用频次较高的治疗黄褐斑的复方中药,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治疗黄褐斑中药复方中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水提物 P0.05),逍遥丸、桃红四物汤增高( P0.05)。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水提物熟地黄、牡丹皮组酪氨酸酶活性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降低;醇提物中牡丹皮、泽泻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降低。结论 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水提物);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熟地黄、牡丹皮使酪氨酸酶活性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泽泻组醇提物增高,水提物降低。
- 李洪武朱文元
-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药疗法活性
- 六味地黄丸及其组方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1999年
-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用中药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六味地黄丸及其组方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六味地黄丸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水提物P<0.05,醇提物P>0.05),其组方中药水提物熟地、丹皮组酪氨酸酶活性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降低;醇提物中丹皮、泽泻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降低。结论:六味地黄丸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水提物);六味地黄丸组方中药熟地、丹皮使酪氨酸酶活性增高,茯苓、山药、山茱萸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泽泻组水提物增高、醇提物降低。
- 范慧英李洪武朱文元
- 关键词:中药六味地黄丸组方
- 白癜风丸及其组方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6
- 2007年
- 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白癜风丸及其组方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为筛选对治疗白癜风有作用的中药,为中药治疗白癜风提供实验依据。结果:白癜风丸及其组方中药补骨脂、当归、地肤子、刺蒺藜可使酪氨酸酶活性增高,其中补骨脂作用最强,刺蒺藜次之,当归、地肤子较弱。白癜风丸及其组方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均有激活作用。
- 李洪武朱文元
- 关键词:白癜风丸中药酪氨酸酶活性
- 中药赤菟酊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06年
- 李洪武朱文元夏明玉谭诚
- 关键词:白癜风皮损临床疗效观察酪氨酸酶活性黑素生成有效药物细胞破坏
- 促黑素细胞激素被引量:1
- 1999年
- 促黑素细胞激素(即促黑素)不仅促进黑素生成,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分化,而且还调控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表、真皮细胞在促炎因子或紫外线刺激后合成和释放促黑素。促黑素的作用通过其特异性黑皮素受体介导,免疫抑制活性通过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实现。促黑素下调抗原递呈细胞上促炎因子的产生,上调抑制因子如白介素-10生成。系统应用促黑素抑制鼠接触性过敏的激发和诱导半抗原耐受,提示促黑素具有黑素生成、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 李洪武
- 关键词:抗炎免疫调节Α-MSH黑色素瘤
- 赤芍与菟丝子对豚鼠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赤芍与菟丝子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mRNA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应用中药治疗白癜风等色素减退性皮肤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棕黄色豚鼠背部皮肤色素实验动物模型,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然后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药物干预前后豚鼠皮肤中酪氨酸酶及相关蛋白-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赤芍与菟丝子均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酪氨酸酶活性的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g/(kg·m L)的赤芍、菟丝子组酪氨酸酶及相关蛋白-1mRNA表达水平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对照组8-MO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芍、菟丝子的乙醇提取液均可上调豚鼠皮肤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促进mRNA表达,促进皮肤黑素生成。
- 李洪武朱会张崇海朱文元夏明玉
- 关键词:赤芍菟丝子酪氨酸酶
- 中药对黑素细胞性状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李洪武郭辉任晓红刘广果张红霞
- 本课题通过多巴速率氧化法、动物实验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中药对黑素细胞数目、形态、酪氨酸酶活性、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有效中药组成方剂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如白癜风、黄褐斑等,阐述中药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确切机制和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药黑素细胞色素障碍性皮肤病
- 内源性神经免疫调节肽MSH-α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促黑素细胞激素是一种内源性神经免疫调节肽 ,调节宿主对各种应激的反应 ,并且通过影响外周宿主细胞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抗炎通道 ,调节外周炎症反应。促黑素细胞激素与黑皮素受体结合 ,活化神经通道 ,阻断抗炎信号转导 ,调节炎症介质 ,抑制炎症反应。
- 李洪武朱文元
- 关键词: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