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睿

作品数:85 被引量:272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16篇文化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兽医
  • 14篇理学
  • 13篇兽医药
  • 13篇教学
  • 12篇兽医药理
  • 12篇兽医药理学
  • 11篇耐药
  • 9篇小鼠
  • 8篇动物
  • 8篇沙门氏菌
  • 7篇基因
  • 6篇药物
  • 6篇细胞
  • 6篇耐药性
  • 6篇肝损伤
  • 5篇秸秆纤维
  • 4篇血液
  • 4篇喹诺酮
  • 4篇喹诺酮类
  • 4篇课程

机构

  • 8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黑龙江职业学...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农业职...
  • 1篇山东省滨州畜...
  • 1篇招远市齐山畜...

作者

  • 84篇李睿
  • 38篇刘芳萍
  • 32篇张秀英
  • 25篇李继昌
  • 14篇刘立新
  • 13篇李昌文
  • 9篇陈海涛
  • 8篇赵玉林
  • 8篇盛尊来
  • 7篇高利
  • 6篇曲鹏
  • 6篇罗鹏志
  • 5篇刘爽
  • 5篇佟恒敏
  • 5篇卢斯亮
  • 5篇崔文
  • 5篇张颖
  • 5篇周琼
  • 4篇刘颖姝
  • 4篇代重山

传媒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兽医杂志
  • 6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畜牧兽医科技...
  • 4篇黑龙江畜牧兽...
  • 3篇中国家禽
  • 3篇中国兽药杂志
  • 2篇吉林畜牧兽医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湖北畜牧兽医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兽医导刊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药学学报

年份

  • 1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米氮平掩味口崩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氮平掩味口崩片,所述掩味口崩片包括米氮平微球和辅料;其中,所述米氮平微球包括米氮平和骨架材料,所述米氮平和所述骨架材料的质量比为1‑3:2,所述骨架材料为乙基纤维素和泊洛沙姆。本发明米氮平微球采用物理隔...
吴志勇王顺李继昌李睿金箫笛陈春丽包佳鑫
一种农作物秸秆纤维基特种农用地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秸秆纤维基特种农用地膜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农用地膜由农作物秸秆纤维、废弃衣物纤维、稀网纱或秸秆皮编制网、改性马铃薯淀粉及细菌纤维素组成,所述农用地膜的抗拉强度高于普通植物纤维地膜的抗拉强度,所述农用地...
张颖陈海涛李睿
文献传递
鸡源多重耐药沙门菌转座子与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解鸡源性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与转座子及耐药基因的携带关系,采用K-B纸片法对23株鸡源性沙门菌分离菌株进行10种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PCR对分离菌株进行转座子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3株分离株中有10株对2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属于多重耐药株,其中四环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是主要多重耐药谱;10株多重耐药菌中有8株分别携带不同种的转座子(tnpA、tn1721、tnp513、IS26),其中以转座子tnpA、tn1721和IS26的检出率最高,耐药基因中以blatem-1、tetA和tetB的检出率最高,携带转座子多的菌株中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且耐药谱广。结果表明沙门菌多重耐药性与转座子的携带之间关系密切,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王丹刘芳萍李昌文刘立新李睿罗鹏志卢斯亮张秀英
关键词:沙门菌多重耐药转座子耐药基因
鸡源性沙门氏菌DNA旋转酶与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取临床分离的、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单诺沙星和沙拉沙星)均耐药的9株鸡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株,提取其染色体DNA。设计引物gyrAF和gyrAR、gyrBF和gyrBR,分别扩增菌株DNA旋转酶gyrA基因和gyrB基因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与质控菌株相比,9株临床分离耐药株中只有菌株38和60的gyrA基因发生单碱基突变,菌株38的gyrA基因第371位碱基发生C→T突变,菌株60的gyrA基因第350位碱基发生A→C突变,两处突变均位于QRDR内,其余菌株的核苷酸未发生任何突变。菌株38的碱基突变导致gyrA基因第99位氨基酸发生R→C取代,即Arg→Cys;菌株60的碱基突变导致gyrA基因第92位氨基酸发生M→L取代,即Met→Leu。9株临床分离鸡源性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株gyrB基因QRDR的核苷酸序列与质控菌株完全相同;只有菌株42的gyrB基因第1592位碱基发生C→A突变,但其位于gyrB基因QRDR之外,且菌株42的gyrB基因的碱基突变并没有导致相应氨基酸的改变。上述结果提示,DNA旋转酶gyrA基因和gyrB基因QRDR突变可能并非沙门氏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刘芳萍曲鹏刘立新李睿刘娣佟恒敏
关键词:沙门氏菌氟喹诺酮类DNA旋转酶
GSTA1作为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早期诊断指标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研究急性肝损伤时血清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GSTA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用0.35%的CCl_4给小鼠灌胃,分别于染毒后1、2、4、6、12、16、24、28、48 h检测小鼠血清中GSTA1的含量和ALT活性。2 h时GSTA1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ALT在6 h才开始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6 h时GSZA1的增加量与ALT相比较差异已相当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染毒后24 h,GSTA1和ALT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以0.125%、0.25%、0.3%、0.35%、0.4%、0.5%、0.7%的CClJ_4给小鼠灌胃,染毒24 h后检测ALT活性和GSTA1含量。当CCl_4浓度为0.125%时,与对照组相比,GSTA1含量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而ALT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当CCl_4浓度为0.35%时,ALT活性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在CCl_4、小鼠急性肝损伤中GSTA1比血清转氨酶检测出的时间更早,并且更加敏感,因此,GSTA1可作为急性肝损伤的标记物。
刘芳萍韩晴刘颖姝李昌文周琼李睿张秀英赵玉林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CCL4标记物
黑龙江省猪肉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6年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5年3-10月在黑龙江省8个市、县的超市、屠宰场、农贸市场随机采集的245份猪肉中3种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残留水平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猪肉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残留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黑龙江省8个市县抽检的245份猪肉样本中未检出四霉素和土霉素的残留,金霉素的检出率为2.85%,金霉素残留范围为12.80μg/kg^24.50μg/kg,均值为18.48μg/kg,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100μg/kg);金霉素是该批次抽检的猪肉样品中残留的主要四环素类药物;黑龙江省猪肉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食品安全指数均值为10.22×10^(-3),最小值为7.11×10^(-3),最大值为13.61×10^(-3),远远低于1,表明黑龙江省猪肉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的残留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水平是可以接受的,不会对人群产生不良作用。
韩美玉李蕊金慧然关舒函李睿张秀英
关键词:猪肉四环素类药物风险评估
从栅藻制备碳氢烃的方法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由栅藻制备烃的方法,方法包括通过将湿栅藻与醇按比例混合,热处理混合物以产生可再生油中间体,通过加催化剂加氢处理可再生油中间体以产生烃。本发明还涉及从可再生油中间体制备生物柴油和氨的工艺。
李睿张波陈海涛
文献传递
LSU2基因在拟南芥抗逆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LSU2基因在拟南芥抗逆中的应用,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能去除土壤中的镉元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育促进镉吸收的拟南芥的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SEQ ID NO.1所示...
李睿李晶高宇航周子欢苏虹竹张天奇
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小鼠肝中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肝中脂肪酸的含量,分析肝脏中脂肪酸组成与NAFL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6周饲喂高脂饲料并结合每周皮下注射2次CCl4的方法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小鼠肝脏中脂肪酸经乙醚提取和BF3/甲醇溶液衍生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方式进行检测。样品中脂肪酸通过检索质谱数据库和脂肪酸标准品的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病理学检查表明成功诱导C57BL/6J小鼠的NAFL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肝中C14:0、C16:0、C18:0和C20:3含量显著升高(P<0.01),C15:0、C18:1、C18:2和C18:3(n-3)含量显著降低(P<0.01),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增加(P<0.01),其余类别的脂肪酸均显著降低(P<0.01)。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产物/前体比值显著升高(P<0.01),n-6/n-3 PUFA[C20:4/(C20:5+C22:6)]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NAFLD小鼠肝脏中SFA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以及n-6 PUFA与n-3 PUFA代谢紊乱不仅是NAFLD产生的效果,也是促进NAFLD发展的因素。
王新曹玉珍郭桂芳李睿张秀英
关键词:脂肪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气相色谱-质谱
微载体培养ST细胞制备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及其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利用微载体规模化培养ST细胞制备猪细小病毒L株灭活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猪细小病毒L株接种微载体悬浮培养的猪睾丸传代细胞系(ST细胞)后,收获细胞培养液和细胞,经二乙烯亚胺(BEI)溶液灭活后浓缩,加矿物质油佐剂乳化,制备灭活疫苗,经肌肉注射疫苗,免疫后28天采血,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微载体规模化培养ST细胞制备猪细小病毒获得病毒毒价较高,经灭活浓缩后制备疫苗免疫豚鼠,获得了较高效价的中和抗体效价。结论利用微载体规模化培养ST细胞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免疫原性的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为后期灭活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王昊李睿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微载体ST细胞免疫原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