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

作品数:97 被引量:526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动脉
  • 24篇冠状
  • 23篇冠状动脉
  • 20篇手术
  • 16篇护理
  • 13篇心肌
  • 12篇血管
  • 12篇主动脉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介入
  • 10篇夹层
  • 10篇梗死
  • 9篇主动脉夹层
  • 8篇围术期
  • 8篇介入治疗
  • 8篇经皮冠状动脉...
  • 7篇预后
  • 6篇动脉介入治疗
  • 6篇心病
  • 6篇心脏

机构

  • 92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中共中央办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九...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5篇李红
  • 31篇金泽宁
  • 15篇李响
  • 14篇蒲连美
  • 13篇吕树铮
  • 13篇孟帅
  • 10篇贾若飞
  • 9篇朱华刚
  • 8篇米玉红
  • 8篇陈韵岱
  • 6篇段小春
  • 6篇杨铎
  • 6篇韩福生
  • 5篇贺晓楠
  • 5篇宋玲
  • 5篇陆艳辉
  • 5篇柳弘
  • 5篇罗琦
  • 5篇孟康
  • 5篇田雪

传媒

  • 13篇心肺血管病杂...
  • 7篇中国医药
  • 4篇中国介入心脏...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分子心脏...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第八届北京五...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9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胱抑素C对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 探讨血浆胱抑素C水平(plasma eystatin C concentration,PcyC)对冠心病及其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26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56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设同期因胸闷胸痛症状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排外冠心病的对照组34例.各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测定其血脂、血尿酸(uric acid,UA)的浓度,以及PcyC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间、多组间均数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UAP组PcyC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但低于AMI组(P〈0.05);而UAP组和AMI组hs-CRP浓度显著增高(P〈0.05;P〈0.01).PcyC与年龄、hs-CRP、白细胞总数、血肌酐、UA呈正相关(r〉0,P〈0.05),其中与血肌酐的相关性最强(r=0.612),白细胞数次之(r=0.459);PcyC与HDL-C呈负相关(r=-0.227,P〈0.05).在6个月临床随访中,26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且其入院时PcyC明显高于同期22例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P〈0.01).结论 胱抑素C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PcyC是冠心病及其不良预后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
葛长江任芳吕树铮柳弘宋现涛陈欣孟康吴小凡苑飞金泽宁李红季凤清
关键词: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成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及随访中右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全组96例患者,男41例。女55例。均使用房间隔封堵器治疗。于封堵术前、术后1、6及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心电图PR间期、QRS时限、V1导联R波振幅,超声心动图右室横径、右室流出道直径、右房长径、室间隔矛盾运动(PsM)发生率、肺动脉收缩期峰压均较术前明显改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后1个月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后6个月时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SD封堵术后及短期随访中。右心结构进行性改善,主要表现在右房长径、右室横径、右室流出道直径均进行性改善。右心室的高动力循环状态术后明显减轻。自术后6个月开始,右心保持了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金泽宁张金荣朱华刚李红张纯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
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其中49例患者接受标准化抗心力衰竭加左西孟旦治疗(研究组),47例患者接受标准化抗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重构、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Killip心功能分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心室重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心室重构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均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肌损伤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Killip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对照组患者(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Killip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3/49)和4.3%(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可改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
桂娜许沙沙苑玉聪闫曦关杨李红
关键词:左西孟旦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功能心肌损伤
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临床和造影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为中国糖尿病患者药物涂层支架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 2004年1126例冠脉内非药物涂层支架...
吕树铮金泽宁陈韵岱宋现涛陈欣李红潘伟琦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
文献传递
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效果及预后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介入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效果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的患者106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VUS组(52例)及CAG组(54例)。IVUS组患者于PCI术前、术后行IVUS评估,指导手术方式及支架选择,CAG组仅根据CAG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及支架。比较2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介入治疗情况(置入支架个数、长度、直径),并记录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置入支架个数、置入支架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VUS组置入支架直径大于CAG组[(3.14±0.42)mm比(2.87±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US组患者术后12个月发生MACE 1例(1.9%,为靶血管血运重建);CAG组发生MACE 3例(5.6%,靶血管血运重建2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IVUS指导PCI治疗冠状动脉分叉及开口病变,有助于优化支架置入,改善PCI远期预后。
齐疏影李红李响朱华刚贾若飞孟帅金泽宁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血管内超声
发热门诊患者240例的舒适护理被引量:4
2013年
总结240例发热门诊患者的舒适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发热护理及输液护理,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顾虑,使其达到心身舒适,并提供健康指导,提高自护能力。
王旭刘燕李红
关键词:发热门诊护理
可降低气道狭窄并发症的气管插管
本公开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降低气道狭窄并发症的气管插管。本公开包括导管本体、连接装置、泄压装置以及供气装置,导管本体上设置有套囊和通气管,套囊设置在导管本体出气端口一侧的管壁上,通气管配置为套囊的进气路...
蒲连美李红米玉红李响段小春贺晓楠韩福生李雅敏祖晓天闫树凤
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诊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根据诊断标准分为暴发性心肌炎组(27例)和非暴发性心肌炎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化验检查结果,分析可能引发暴发性心肌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间肌酐、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阴离子间隙、肌钙蛋白(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高,白蛋白水平低、室速/室颤、心跳骤停的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室速/室颤的发生、肌酐、谷丙转氨酶、白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CK-MB是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室速/室颤的发生、肌酐、谷丙转氨酶、白蛋白、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CK-MB是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邢欣悦田雪李红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
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预测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北京安贞医院298例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失访9例,完成研究289例,将其中发生MACE的116例患者纳入事件组,未发生MACE的173例纳入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清hs—CRP水平,计算GRACE风险评分。分析PCI术后2年MACE的发生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以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联合预测因子,比较GRACE风险评分、hs—CRP以及二者联合预测因子Lβ(Y)对于预测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应用GRACE风险评分和hs—CRP联合进行风险再分层。结果随访2年,资料完整者289例,9例失访,失访率3.1%。事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20例(17.2%)、hs—CRP水平为14.9(11.7,18.9)mg/L、肌钙蛋白水平为90.9(45.7,189.8)μg/L、GRACE风险评分(127±21)分,对照组LVEF〈45%12例(6.9%)、hs—CRP为8.9(8.1,10.2)mg/L、肌钙蛋白水平为64.9(38.4,132.5)μg/L、GRACE风险评分(101±20)分,2组LVEF、hs—CRP、肌钙蛋白水平和GRACE风险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hs—CRP水平增高,MACE发生率逐渐增高。以hs—CRP四分位分组,Q1~Q4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5.9%(10/63)、26.3%(22/84)、49.3%(37/75)、70.1%(47/67);Q3、Q4患者与Q1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风险评分低危患者MACE发生率14.4%(14/97)、中危患者MACE发生率41.4%(41/99)、高危患者MACE发生率76.3%(71/93),中危及高危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
杨欣苗金泽宁李红蒲连美陈辉王凡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长期预后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盐酸马尼地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及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2 w安慰剂导入期后进入双盲治疗期,分别给予试验组药物(盐酸马尼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模拟剂)和对照组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盐酸马尼地平片模拟剂)治疗4 w后,若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且舒张压<90 mmHg,维持药物初始剂量;若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则药物剂量加倍。继续治疗4 w;比较2组试验前后血压值、耐受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双盲治疗期前后于2组受试者中,各选取24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采用SAS 6.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疗效指标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分析。结果:研究入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240例,对照组120例,完成103例;试验组120例,完成107例。除脱落和剔除病例外,2组患者不同访视时间的依从性良好。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之间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血压和心率等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盲治疗期末,2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马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有显著疗效,具有良好耐受性。
李红吕树铮刘欣周渊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