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休克
  • 5篇血性
  • 4篇失血
  • 4篇失血性
  • 4篇失血性休克
  • 3篇小白鼠
  • 3篇高原失血性休...
  • 3篇白鼠
  • 2篇动物
  • 2篇动物病
  • 2篇实验动物病
  • 2篇酸碱
  • 2篇酸碱平衡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耐力
  • 2篇昼夜节律
  • 2篇细胞
  • 2篇小家鼠
  • 2篇节律
  • 2篇家鼠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3篇杨仲强
  • 8篇孙秉庸
  • 6篇王俊元
  • 6篇罗德成
  • 6篇周勇敬
  • 4篇张国斌
  • 2篇赵洪
  • 2篇郭胜祥
  • 2篇李德勤
  • 2篇王培勇
  • 1篇刘福玉
  • 1篇田景亮
  • 1篇柳君泽
  • 1篇高钰琪
  • 1篇谢增柱
  • 1篇高旭滨
  • 1篇何跃

传媒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 3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渗氯化钠溶液对缺氧复合失血性休克山羊血气与酸碱参数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1995年
雄性山羊14只,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组HS(n=8)和生理盐水治疗组NS(n=6).在模拟4000m高原环境停留24h后,经股动脉放血,使动脉平均压降至5.5±0.32kPa,并维持60min.然后夹闭放血管,两组分别经股静脉输入4m1/kg的高渗氯化钠溶液或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输入高渗氯化钠溶液后心输出量、动脉平均压、CvO_2、AB、BE逐渐恢复并接近对照值.提示HS组动物的存活时间长和存活率高,可能与血浆钠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的氧供应和部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关.
杨仲强张国斌周勇敬罗德成王俊元
关键词:休克血气分析酸碱平衡
抗缺氧药物的实验研究:“高原Ⅱ号”药提高小白鼠对缺氧耐受性的研究
孙秉庸周勇敬杨仲强
关键词:小家鼠缺氧耐力缺氧实验动物病
小白鼠对急性缺氧耐受性的昼夜节律被引量:1
1989年
在昼夜10个时点,观察了模拟海拔10000m高原(大气压等于26.7kPa)急性缺氧60min时小白鼠活存数与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从凌晨3:00起,小白鼠活存数开始增加,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开始延长,并于5∶30达到最高值。随后,活存数虽维持在同一水平,而死亡动物的活存时间则逐渐缩短。两者在14:56-0:30间处于最低值。结果表明:①小白鼠对急性缺氧的耐受性具有昼夜节律变化;②以夜间活动的啮齿类动物为实验研究对象时,应注意昼夜节律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周勇敬孙秉庸杨仲强王培勇何跃
关键词:缺氧症生理昼夜节律
小动物多次微量采血法
1985年
在病理生理教学和科研实验中,常需采用小动物的血液。动脉,静脉或心腔穿刺以及眼眶取血虽然可用,但很难达到及时、反复采血的目的。我们用血管插管,连接三通活塞,再以玻璃毛细管插入三通活塞侧孔采血,深觉此法切实可行。适用于家兔和大白鼠,每次可采血140至160微升,并可反复及时、准确采血样。
邓宗意杨仲强孙秉庸
关键词:肝素生理盐水解剖学木质部注射器侧孔
7.5%NaCl液对模拟高原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山羊复苏效果的实验研究
1997年
目的:探索7.5%NaCl治疗模拟高原缺氧复合失血性休克山羊的效果及其可能机理。方法:雄性山羊14只,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液治疗组(HS,n=8)和生理盐水治疗组(NS,n=6)。在模拟海拔4000m低压舱内停留24h后,经股动脉放血,使动脉平均压(MAP)降至(5.50±0.32)kPa,维持60min后,按4ml/kgbw剂量,由静脉分别输入7.5%NaCl液或0.9%NaCl液。输入NaCl液30min后,回输血液。结果:7.5%NaCl液可明显提高模拟高原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山羊的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与左室张力指数(LVTI);促进血液pH及血气参数逐渐恢复至接近对照期值;明显延长存活时间和提高存活率。结论:7.5%NaCl明显改善实验动物的心泵功能,改善血气与酸碱参数,具有良好的复苏效果,在高原地区失血性休克的现场救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周勇敬杨仲强罗德成张国斌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高渗氯化钠溶液
活化的补体对清醒山羊肺内液体交换的影响——白细胞的作用被引量:1
1989年
作者采用抗白细胞抗体和清醒山羊的慢性肺淋巴瘘模型,观察了酵母多糖活化的血浆(ZAP)分别对白细胞数正常(n=7)和白细胞减少(n=7)的山羊肺血管增压反应、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及肺内组织间液形成的影响。ZAP可致肺血管阻力及肺淋巴蛋白清除率升高,肺淋巴流量增加。白细胞减少组的山羊上述指标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白细胞数正常组。结果提示:白细胞参与活化的补体导致的肺内液体交换失衡的过程。
赵洪孙秉庸郭胜祥李德勤杨仲强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症补体肺水肿肺循环
急性分段出血狗的酸硷平衡反应
1989年
本文观察了急性分段出血狗对酸硷平衡和氧合作用的影响。动物以分段出血方式于60min内使血量丧失达24ml/kg产生中度低血压。停止放血,使低血容量期维持60min,然后回输所放血液并继续观察60min。结果表明:分段出血后心指数、平均动脉压、供氧量和血液pH均显著降低,并伴有静脉-动脉PCO_2差和氧提取的显著增加。提示出血性休克早期静脉高碳酸血症可显著影响机体酸硷状态。高碳酸症可能与低血流状态下CO_2产生增多和排除减少有关。
陈流生罗德成王俊元杨仲强
关键词:出血酸碱平衡休克
白细胞及其释放的氧自由基在活化补体导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1990年
作首用白细胞抗体,观察了酵母多糖活化的血浆(ZAP)分别对白细胞数正常(n=7)和减少(n=7)的山羊肺淋巴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ZAP导致肺淋巴LPO含量由2.26±0.03nmol/ml增至3.26±0.09nmol/ml,SOD活性由258.10±4.53u/ml升至354.07±13.27u/ml,同时引起通透性肺损伤。而GSH-px活性则由189.34±4.16u/ml降为184.59±5.54u/ml。白细胞减少组山羊肺损伤程度较轻,LPO量增加不明显。实验结果提示:白细胞及其产生的自由基参与ZAP肺损伤过程。
赵洪孙秉庸郭胜祥杨仲强李德勤
关键词:肺损伤白细胞氧自由基
模拟4000m高原失血性休克狗的心血管功能和氧的运送被引量:11
1992年
本文观察了在模拟4 000m高原条件下,失血性休克狗的心血管功能和氧的运送。在模拟4 000m高原低压舱内自股动脉快速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分别降至6.67kPa(NMS和HMS)和5.33kPa(NSS和HSS)维持120min,然后将放出的全部血液自股静脉快速输回,再继续观察120min。 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4 000m高原,中度失血性休克狗的心血管功能与平原类似,但VO_2明显降低,降低程度相当于NSS。HSS发生失代偿早,容易发生死亡。
罗德成王俊元孙秉庸杨仲强田景亮王仕军
关键词:心血管功能
在模拟海拔4000~5000m高原Ⅱ号药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1994年
根据高原缺氧作用特点配制高原Ⅱ(KY-Ⅱ)号药(中西复方),在动物实验证明具有降低缺氧动物的氧耗量、延长活存时间和提高活存率的基础上,选用18~25岁健康男性青年23名,随机分为高原Ⅰ号(KY-Ⅰ,安慰剂,n=12)和KY-Ⅱ号药组,减压至模拟4000~5000m高原低氧环境连续生活72h,采用双盲法,观察KY-Ⅱ号药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KY-Ⅱ号药组急性高原反应发病人数少于KY-Ⅰ号组;按照Johnson等计分法进行症状量化分析,在模拟5000m高原时.KY-Ⅱ号药组的得分显著低于KY-Ⅰ号组(P<0.05),重度急性高原反应人数少于KY-Ⅰ号组(P<0.05);症状反应的轻重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呈显著负相关(r=-0.998,P<0.05);两组间心缩间期(STI)各参数变化,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KY-Ⅱ号药具有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症状,降低其发病率的效果。
周勇敬孙秉庸杨仲强周广福高钰琪赵洪王俊元王肇文高旭滨夏一阳关战军王培勇
关键词:高山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