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鸣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惠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双相
  • 2篇医护
  • 2篇医护人员
  • 2篇认知功能影响
  • 2篇双相障碍
  • 2篇酸钠
  • 2篇齐拉西酮
  • 2篇妇幼
  • 2篇奥氮平
  • 2篇丙戊酸
  • 2篇丙戊酸钠
  • 1篇血清
  • 1篇抑郁
  • 1篇营养因子
  • 1篇用药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综合征

机构

  • 4篇广州市脑科医...
  • 2篇广州市惠爱医...
  • 1篇广州市卫生局

作者

  • 6篇林晓鸣
  • 3篇叶碧瑜
  • 2篇胡号应
  • 2篇苗国栋
  • 2篇常青
  • 2篇梁卉薇
  • 2篇邓文皓
  • 2篇李洁
  • 2篇关力杰
  • 2篇李烜
  • 2篇梅芳
  • 1篇周端华
  • 1篇伍远菲
  • 1篇温光池
  • 1篇陈晓东
  • 1篇张杰
  • 1篇简炜颖
  • 1篇梁莉
  • 1篇苏敬华
  • 1篇蔡颖莲

传媒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临床相双相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相、不同用药状态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与正常对照者的差异,以及分析BDNF水平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探讨BDNF在BD中的作用。方法纳入159例BD患者与41名对照,患者分为躁狂相(50例)、抑郁相(46例)、混合相(24例)及稳定期(36例)。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杨氏躁狂量表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18.5±10.2)ng/mL vs.(26.0±1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躁狂相、抑郁相、混合相及稳定期患者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及未用药患者血清BDNF水平亦无差异(P>0.05)。未发现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病程、症状严重程度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临床相BD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与用药状态、病程、症状严重程度无关,BDNF可能可作为BD的生物学指标。
陈晓东刘国雄苏敬华蔡颖莲卢玮聪林晓鸣叶碧瑜张杰梁莉简炜颖欧玉芬伍远菲陈建华
关键词:双相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丙戊酸钠合并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对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对双相障碍I型(BD-I)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将BD-I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59例,丙戊酸钠+齐拉西酮)和奥氮平组(61例,丙戊酸钠+奥氮平),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贝克躁狂量表(BRMS)评定病情,应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图形再生测验、连线测验(TMT)、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汉诺塔(TOH)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控制BRMS评分、年龄、病程后,齐拉西酮组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总分、WCST分类数、TOH总分明显优于奥氮平组(F=3.61,10.24,12.51,4.69,4.27;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均能改善BD-I患者的认知功能,但联合齐拉西酮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佳。
李烜关力杰温光池林晓鸣梁卉薇邓文皓常青欧玉芬叶碧瑜苗国栋
关键词:奥氮平齐拉西酮丙戊酸钠
广州市妇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后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情况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妇幼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对产妇产后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处理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8家妇幼医疗机构产科的245位医护人员(医师95位,护士150位)和精神专科机构(广州市精神病医院)的59位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医师22位,护士37位),分别完成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病例分析中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识别和处理问卷。采用χ2检验和精确概率法统计妇幼机构医护人员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问卷答案正确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妇幼机构医护人员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问卷得分;采用单元及多元线性回归(后退法)探寻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医生正确识别产后抑郁无显著性差异(94.74%vs.100%,P=0.582),妇幼机构护士低于精神卫生专业护士(86.67%vs 100%,χ2=4.216,P=0.040);正确识别精神分裂症妇幼机构医护人员低于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医师为16.84%vs 72.73%,χ2=28.077,P<0.001;护士为6.67%vs 43.24%,χ2=33.170,P<0.001);对两个病做出转入精神专科住院的正确处理方面;妇幼机构医护人员差于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且差异有显著性(抑郁症病例:医师为24.21%vs86.36%,χ2=29.988,P<0.001,护士为10%vs 62.16%,χ2=49.874,P<0.001;精神分裂症病例:医师为32.63%vs 90.91%,χ2=22.727,P<0.001,护士为17.33%vs 67.67%,χ2=37.759,P<0.001)。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对抑郁症病例和精神分裂症病例的问卷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妇幼机构医护人员;精神专科机构、医师、培训是抑郁症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β=0.338、0.218、0.152,t=6.168、4.282、2.756,P均≤0.01),精神专科机构、综合医院、医师、培训是分裂症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β=0.460、0.119、0.241、0.133,t=8.109、2.263、4.974、2.520,P均≤0.05)。结论妇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妇产后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处理能力不足,未达到国家精神卫生
胡号应梅芳林晓鸣李洁周端华
关键词:产后抑郁产后精神病医护人员
广州市妇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产后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情况
胡号应梅芳林晓鸣李洁周端华
成人阿斯伯格综合征研究进展
2013年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是神经系统发育障碍,一般在儿童期起病,并持续终生。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因学、儿童期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上,而对患者进入成年期后的临床表现、共病现象以及相应诊断和预后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对当前这一领域涉及成年期患者上述问题的研究结果做一总结。
林晓鸣苗国栋
关键词:阿斯伯格综合征成年期患病率共病
齐拉西酮和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I型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1 研究背景 近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双相障碍的躁狂发作、混合发作、维持治疗,并且当今世界循证医学研究已显示,心境稳定剂(锂盐、丙戊酸盐等抗癫痫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双相障碍Ⅰ型比单...
关力杰林晓鸣梁卉薇邓文皓常青欧玉芬叶碧瑜李烜
关键词:齐拉西酮奥氮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