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烜 作品数:30 被引量:134 H指数:7 供职机构: 广州市惠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丙戊酸钠合并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对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对双相障碍I型(BD-I)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将BD-I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59例,丙戊酸钠+齐拉西酮)和奥氮平组(61例,丙戊酸钠+奥氮平),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贝克躁狂量表(BRMS)评定病情,应用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图形再生测验、连线测验(TMT)、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汉诺塔(TOH)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BRM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控制BRMS评分、年龄、病程后,齐拉西酮组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总分、WCST分类数、TOH总分明显优于奥氮平组(F=3.61,10.24,12.51,4.69,4.27;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齐拉西酮或奥氮平均能改善BD-I患者的认知功能,但联合齐拉西酮对认知功能的改善更佳。 李烜 关力杰 温光池 林晓鸣 梁卉薇 邓文皓 常青 欧玉芬 叶碧瑜 苗国栋关键词:奥氮平 齐拉西酮 丙戊酸钠 舍曲林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43例和阿普唑仑组42例,舍曲林治疗剂量在50~150mg/d,阿普唑仑组为1.2~3.6mg/d,观察时间为8周。疗效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安全性评价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查体。结果舍曲林显效率为74.4%,有效率为90.7%;阿普唑仑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4%和92.9%,两者疗效相当;舍曲林组副反应发生例次明显少于阿普唑仑组(P0.05),程度均较轻微;阿普唑仑起效稍快于舍曲林,但中长期疗效则舍曲林占优。结论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李烜 曹莉萍 朱国燊 杨婵娟关键词:舍曲林 阿普唑仑 广泛性焦虑症 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维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依从性比较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比较抑郁症患者用米氮平和阿米替林维持治疗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 :6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服用米氮平组和阿米替林组 ,均治疗 5 2周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等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12、 5 2周末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依从性。结果 :12周后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 (P<0 0 1) ,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5 2周后 ,米氮平组具有非常显著性的疗效 (P <0 0 1) ,阿米替林组具有显著性的疗效 (P <0 0 5 )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显著性 (P <0 0 5 )。米氮平组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阿米替林组。结论 :抑郁症患者对米氮平依从性高主要是因疗效好和副反应轻。 余国汉 丁国安 李烜 何柱国关键词:米氮平 阿米替林 抑郁症 疗效 治疗依从性 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探讨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纳入来自广州市精神病医院门诊和住院部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双相障碍Ⅰ型诊断标准的稳定期患者160例,以及来自本院或其他单位/学校的正常对照145名。采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A(TrailMakingTestA,TMT-A)、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再生检测受试者的注意、记忆功能,用连线测验B(TrailMakingTestB,TMT-B)和数字广度(倒背)检测执行功能,特别是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结果:(1)患者组数字符号[(46.3±11.9)vs.(57.3±12.5)]、数字广度[顺背:(7.7±1.3)vs.(8.1±1.5)、倒背:(4.8±1.3)vs.(5.6±1.8)、总分:(12.5±2.2)vs.(13.68±2.9)]、视觉再生[(9.3±3.1)vs.(10.26±3.3)]、TMT-A[(54.1±19.0)vs.(42.6±16.9)]、TMT-B[(81.8±30.7)vs.(67.0±28.0)]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s<0.01)。(2)按有(n=98)和无(n=62)精神病性症状将患者组进一步分层分析,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SD检验,2个患者亚组的数字广度(倒背、总分)、TMT-A、TMT-B成绩均差于正常对照组(P<0.05);有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组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再生成绩也差于正常对照组(P<0.05)。(3)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上述认知指标均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或Young躁狂量表评分弱相关(|r|=0.15~0.26,Ps<0.05),数字符号与病程评分弱相关(r=-0.18,P<0.05);未发现发病年龄和稳定期时间与任何认知功能指标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存在明显的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损害,并与临床症状等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或相关性不强。 曹莉萍 林鄞 李烜 郭扬波 老帼慧 梁卉薇 饶冬萍关键词:双相障碍 稳定期 病例对照研究 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不对称性比较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BP)和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大脑结构偏侧化差异。方法纳入2012年12月-2014年10月在广州市惠爱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31例和精神分裂症患者29例,选取正常对照(HC)32名。采用MRI扫描受试者大脑,使用Free Surfer软件计算并比较各脑区的偏侧化指数(LI)。结果 1颞上回的LI,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25,P<0.001)。两两比较,经LSD检验,BP最大,HC次之,SZ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提取颞上回的平均皮层厚度和表面积,平均皮层厚度的LI,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51,P<0.001)。两两比较,经LSD检验,BP和SZ、SZ和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面积的LI,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6,P=0.642)。结论 SZ和BP的大脑灰质体积偏侧化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主要受到平均皮层厚度的影响。 林鄞 杨婵娟 李烜 张晓菲 邓文皓 曹莉萍关键词:双相障碍 精神分裂症 偏侧化 有无家族史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无家族史与有家族史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稳定期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两类患者是否存在病因学上的差异寻找依据。方法在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收集无精神病家族史双相障碍Ⅰ型患者233例(无家族史组)和有精神病家族史双相... 李烜 邓文皓 蒋泽宇 老帼慧 刘玉平 关力杰 周婷 郝小玉 叶碧瑜 徐贵云 苗国栋 曹莉萍文献传递 双相障碍Ⅰ型与MSRA基因、PRSS35基因关联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与多个候选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标准的441例中国汉族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其中男性197例,女性244例)及487名正常对照。检测双相障碍近年的4个热点候... 李烜 老帼慧 王英成 关力杰 林鄞 蒋泽宇 刘玉平 苗国栋 徐贵云 叶碧瑜 刘祥 邓伟 李名立 何宗岭 王佳 马小红 曹莉萍 李涛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的雷贝拉唑浓度及其人体药动学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雷贝拉唑浓度的HPLC-MS/MS法。并进行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以醋酸乙酯提取,奥美拉唑为内标,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4.6 mm×150μm,3.5μm)色谱柱,以甲醇-0.00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95:5)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柱温25℃。测定健康受试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低10 mg、中20mg、高40 mg 3种单剂量和20 mg多剂量)后血浆中雷贝拉唑浓度。计算雷贝拉唑的人体药动学参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动学静脉滴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10,20,40 mg后雷贝拉唑的药动学参数C_(max)分别为(699.9±1 988.9)、(1 274.8±273.0)μg·L^(-1)和(2 572.0±640.6)μg·L^(-1);t_(max)分别为(0.53±0.09),(0.43±0.09)h和(0.52±0.09)h;t_(1/2)2分别为(1.3±0.5),(0.97±0.29)h和(1.43±0.39)h;AUG_(0-8)分别为(864.2±369.1),(1 477.9±311.6)μg·h·L^(-1)和(3 444.9±1 175.4)μg·h·L^(-1);AU_(0-∞)分别为(877.2±379.5),(1 484.05±313.2)μg·h·L^(-1)和(3 501.0±1 236.7)μg·h·L^(-1)。多次给药(20 mg·qd)后C_(max)、t(max)、t_(1/2)、AU_(0-8)、AUC_(ss)AUG_(0-∞)、波动度和累积指数分别为(1 299.5±290.2)μg·L^(-1),(0.53±0.10)h,(0.89±0.29)h,(1 447.1±421.0)μg·h·L^(-1),(1 447.1±421.0)μg·h·L^(-1),(1 454.2±420.6)μg·h·L^(-1),(22.6±5.5)和(1.02±0.07)。C_(max)、AUG_(0-8)、AUG_(0-∞)与剂量的线性方程分别为:C_(max)=51.35+62.75×Dose,r=0.999 6;AUG_(0-8)=-119.26+87.78×Dose,r=0.994 6;AUC_(0-∞)=-131.34+89.38×Dose,r=0.993 9。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雷贝拉唑钠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邱畅 温预关 李烜 张明 倪晓佳关键词:注射用雷贝拉唑钠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执行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的执行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15例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和115名正常对照,采用言语流畅性测验(动物)、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Test,WSCT)、汉诺塔(Tower of Hanoi,TOH)评定执行功能,比较组间的差异及分析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①患者组言语流畅总数、WSCT(分类数、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TOH(总分、平均执行时间)成绩均较正常对照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进一步分层分析,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患者组在言语流畅总数、WSCT(分类数、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和TOH平均执行时间成绩均较对照组差,且前者的TOH总分也较对照组差,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神病性症状组TOH平均计划时间均长于有精神病性症状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WSCT各项指标均与发病年龄相关,言语流畅测验和TOH的各指标均分别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Young躁狂量表评分或病期相关,上述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关均不强。未发现稳定时间长短与任何执行功能指标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双相障碍Ⅰ型患者存在明显的执行功能损害,其中WSCT指标独立于临床症状。 林鄞 曹莉萍 温光池 李烜 梁卉薇 老帼慧 饶冬萍关键词:双相障碍 稳定期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汉诺塔 LIS1和TSNAX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双相障碍Ⅰ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与神经发育相关的LIS1基因和TSNAX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Goldengate基因芯片检测385例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475名正常对照LIS1基因(rsl2938775、rs7216704、rs7212450、rs8081803、rs9893575)和TSNAX基因(rsl2040246、rsl655290、rsl6854521、rsl7802224、rs7519365)的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位点,用Plinkl.07软件进行单个位点及单倍型的关联分析。结果单个位点的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均未见双相障碍Ⅰ型与LISl和TSNAX基因的10个SNPs关联(P〉O.05)。将患者按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分亚组后分析,也未见有和无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与两个基因的多态性关联(P〉0.05)。性别分层后比较,也未见LIS1和TSNAX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关联(P〉0.05)。未发现LIS1和TSNAX基因多态性与双相障碍发病年龄存在关联(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未发现LIS1和TSNAX基因与双相障碍Ⅰ型有关联性。 李烜 关力杰 林鄞 张晓菲 邓文皓 杨振兴 马小红 老帼慧 叶碧瑜 黄伟杰 蒋泽宇 苗国栋 徐贵云 刘文滔 王英成 李涛 曹莉萍关键词:神经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