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玲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术后
  • 2篇镇痛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切口
  • 2篇吗啡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磷酸化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等效剂量
  • 1篇地佐辛
  • 1篇心脏
  • 1篇心脏中心
  • 1篇胸腔

机构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坦佩雷大学

作者

  • 8篇殷玲
  • 8篇于泳浩
  • 3篇李清
  • 3篇王国林
  • 2篇刘宏伟
  • 2篇谢克亮
  • 2篇于洋
  • 1篇王春艳
  • 1篇王晓娜
  • 1篇田婧
  • 1篇崔薇
  • 1篇陈怡
  • 1篇吴莉

传媒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天津药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术前口服普瑞巴林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术前口服普瑞巴林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I或Ⅱ级,年龄19~72岁,身高153~182cm,体重46~86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30),安慰剂对照组(C组)和普瑞巴林组(P组)术前1h分别口服安慰剂和普瑞巴林150mg。静脉注射异丙酚、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记录术后6、12和24h时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h内吗啡用量、恶心呕吐和头疼头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P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和吗啡用量降低,术后6h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或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无一例发生过度镇静。结论术前1h口服普瑞巴林150mg可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且副作用较小。
李清崔薇殷玲田婧于泳浩
关键词:镇痛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普瑞巴林
脊髓谷氨酸转运体、孤啡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脊髓谷氨酸转运体(GT)、孤啡肽(OFQ)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炎性痛大鼠吗啡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10周龄,体重300~350g,取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5):生理盐水组(Ns组)、炎性痛组(IP组)、吗啡组(M组)和GT激动剂riluzole组(R组)。Ns组于左后足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50μl,其余3组注射完全弗氏佐剂50μl。3d后,Ns组和IP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M组鞘内注射吗啡10μg;R组鞘内注射riluzole10ptg,30min后注射吗啡10肛g。注射药物容量均为10μl,2次/d,连续7d。于鞘内给药前、鞘内给药2、4、6d和鞘内给药结束后1d(T0-4)时测定机械痛阈。于T4时痛阈测定后取左侧脊髓背角,采用RT-PCR法测定OFQmRNA和BDNFmRNA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IP组机械痛阈降低,脊髓背角OFQmRNA及BDNFmRNA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IP组比较,M组L1,2时机械痛阈升高,脊髓背角OFQmRNA及BDNFmRNA表达上调(P〈0.05或0.01),T3,4时机械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R组机械痛阈升高,脊髓背角OFQmRNA及BDNFmRNA表达下调(P〈0.05或0.01)。结论炎性痛大鼠长期注射吗啡时脊髓GT功能降低,导致谷氨酸水平升高和OFQ、BDNF表达上调之间的失衡,可能在吗啡耐受形成中起到一定作用。
陈怡刘宏伟殷玲于泳浩王国林
关键词:阿片样肽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吗啡
等效剂量地佐辛与吗啡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地佐辛与吗啡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子宫全切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地佐辛50mg+氟比洛芬酯100mg(D组)、吗啡50mg+氟比洛芬酯100nag(M组)、地佐辛25mg+吗啡25mg+氟比洛芬酯100mg(DM组)。术后均使用持续输注静脉镇痛泵(2ml/h)。患者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顺苯磺阿曲库铵诱导,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5—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镇痛效果不满意时肌肉注射吗啡5mg/次。记录患者术后4、8、24、48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48h内吗啡的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患者术后4、8、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静息状态时D组[分别为2.27±0.64、2.17±0.65、1.97±0.67、1.60±0.56]、DM组[分别为2.50±0.63、2.40±0.62、2.204-0.61、1.87±0.57]和活动状态时[D组分别为3.10±0.76、2.97±0.76、2.70±0.84、2.17±0.70;DM组分别为3.43±0.63、3.30±0.65、3.03±0.76、2.43±0.68]均低于M组[静息状态时分别为3.10±0.76、3.00±0.74、2.80±0.71、2.40±0.72;活动状态时分别为4.13±0.94、3.93±1.05、3.60±1.05、3.03±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48h内镇静评分,D组患者优于M组(x^2=4.812,P〈0.05)。术后48h内的不良反应D组为26.7%、DM组为46.7%,较M组(80.0%)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31,P〈0.01):结论地佐辛50mg+氟比洛芬酯100mg术后持续镇痛48h效果优于等效剂量吗啡或地佐辛与吗啡联合应用,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王晓娜殷玲刘宏伟于泳浩
关键词:术后镇痛地佐辛吗啡子宫切除术
胸腔镜辅助右侧开胸小切口微创二尖瓣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11年
近10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微创器材的不断改善,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更加美观等优点的微创二尖瓣手术逐渐受到重视,而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芬兰坦佩雷大学心脏中心胸腔镜辅助下右侧开胸微创二尖瓣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殷玲李清Timo Rinne于泳浩王国林
关键词:二尖瓣手术胸腔镜辅助麻醉处理右侧开胸小切口心脏中心
氢气通过调节HO-1和HMGB1的释放对严重脓毒症小鼠肠损伤起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过调控血红素加氧酶-1(HO-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通路在氢气(H_(2))治疗脓毒症小鼠肠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6~8周龄雄性野生型(WT)和Nrf2基因敲除型(Nrf2-KO)ICR小鼠各140只,体重20~25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WT小鼠及Nrf2-KO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H_(2)对照组(Sham+H_(2)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及H_(2)治疗组(CLP+H_(2)组),每组35只。其中Sham+H_(2)组及CLP+H_(2)组分别于术后1 h及6 h各吸入2%H_(2)60 min,Sham组和CLP组仅吸入空气。每组取20只小鼠观察术后7 d存活情况;剩余小鼠于术后24 h处死,收集腹腔灌洗液(PLF)测量细菌菌落数从而确定细菌负荷,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肠组织中HO-1及HMGB1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肠组织HO-1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肠组织HMGB1表达。结果WT脓毒症小鼠及Nrf2-KO脓毒症小鼠7 d存活率均为0;在WT小鼠中,CLP+H_(2)组术后7 d存活率较CLP组明显升高(45%比0%,P<0.05),而在Nrf2-KO小鼠中,CLP+H_(2)组术后7 d存活率与CL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0%,P>0.05)。与Sham组比较,WT及Nrf2-KO脓毒症小鼠PLF中细菌菌落数均显著增加。与CLP组相比,2%H_(2)处理能显著提高WT脓毒症小鼠的细菌清除率〔菌落数(CFU,×10^(3)):34.7±6.3比74.2±8.1,P<0.01〕,但对Nrf2-KO脓毒症小鼠无显著影响〔菌落数(CFU,×10^(3)):73.3±7.5比75.8±8.6,P>0.05〕。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WT和Nrf2-KO脓毒症小鼠肠组织HO-1及HMGB1表达均明显升高。与CLP组比较,2%H_(2)处理后WT脓毒症小鼠HO-1表达进一步升高〔HO-1蛋白表达(HO-1/β-actin):0.716±0.035比0.460±0.045,HO-1阳性表达(积分A值):0.703±0.135比0.430±0.116,均P<0.01〕,HMGB1表达明显降低〔HMGB1蛋白表达(HMGB1/β-actin):0.052±0.038比0.082±0.008,HMGB1阳性表达(积分A值):24.530±9.317比41.830
殷玲杨曼于洋谢克亮于泳浩
关键词:肠损伤脓毒症氢气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七氟烷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Tau蛋白磷酸化与含18 kDa片段的载脂蛋白E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Tau蛋白磷酸化与含18 kDa片段的载脂蛋白E(ApoE)的关系,探讨七氟烷致神经元损伤的机制。方法将培养至第5天的ApoE3型和ApoE2型人源化胎鼠原代神经元,各24皿,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ApoE3对照组(A3C组)、ApoE3七氟烷组(A3S组)、ApoE2对照组(A2C组)和ApoE2七氟烷组(A2S组)。A3S组和A2S组给予21%氧气+5%二氧化碳+4.1%七氟烷连续4 h处理,A3C组和A2C组只给予21%氧气+5%二氧化碳处理。随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全长ApoE、含18 kDa片段的ApoE、AT8和PHF1表达,RT-PCR法检测ApoE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及IL-6浓度。结果与A2C组比较,A2S组神经元ApoE mRNA和全长ApoE表达上调(P<0.05),AT8和PHF1表达、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3C组比较,A3S组神经元ApoE mRNA、全长ApoE、含18 kDa片段的ApoE、AT8和PHF1表达上调,上清液TNF-α和IL-6浓度升高(P<0.05)。结论七氟烷可能通过上调含18 kDa片段的ApoE表达,促进Tau蛋白磷酸化,增加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
殷玲杨曼于洋王瑶琪蒋毅谢克亮于泳浩
关键词:神经元TAU蛋白质类载脂蛋白E类
S1PR1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与背根神经节KCNQ2/3钾通道的关系
2024年
目的评价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及其与背根神经节KCNQ2/3钾通道的关系。方法取尾静脉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48只,2~3月龄,体质量26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S1PR1抑制剂组(FTY720)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S1PR1抑制剂(FTY720)组(RF组)、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和瑞芬太尼+切口痛+S1PR1抑制剂(FTY720)组(RIF组)。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60 min;F组在生理盐水注射前10 min鞘内注射FTY7203 nmol,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60 min;R组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60 min;RF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60 min前10 min鞘内注射FTY7203 nmol;RI组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60 min;RIF组瑞芬太尼输注前10 min鞘内注射FTY7203 nmol,随后制备大鼠切口痛模型,同时尾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60 min。于输注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前24 h(T0)、停止输注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后2、6、24和48 h(T1-4)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处死大鼠,取L4-6节段背根神经节组织,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背根神经节S1PR1、KCNQ2和KCNQ3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R组和RI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背根神经节S1PR1及其mRNA表达上调,KCNQ2和KCNQ3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F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RI组T1-4时MWT降低,TWL缩短,背根神经节S1PR1及其mRNA表达上调,KCNQ2和KCNQ3及其mRNA表达下调,RF组T1-4时MWT升高,TWL延长,背根神经节S1PR1表达下调,KCNQ2和KCNQ3表达上调(P<0.05);与RI组比较,RIF组T1-4时MWT升高,TWL延长,背根神经节S1PR1及其mRNA表达下调,KCNQ2和KCNQ3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S1PR1参与了瑞芬太尼诱发切口
殷玲宋振华靳晓迪李清于泳浩王春艳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神经节
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65~85岁,体重指数(BMI)22~26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0):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P组)。麻醉方式采用椎管内麻醉,D组于麻醉后经静脉持续泵注0.4 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经静脉持续泵注相同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术前、术后6 h和术后24 h留取血液和尿液标本检测血清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 C)水平,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患者RASS镇静评分。结果:与P组比较,D组术前血清和尿NGAL、胱抑素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D组术后6 h和术后24 h血清和尿NGAL、胱抑素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改善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肾功能,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吴莉殷玲于泳浩王国林
关键词: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急性肾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