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然

作品数:14 被引量:20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9篇入路
  • 6篇直肌
  • 6篇切口
  • 6篇髋臼
  • 6篇腹直肌
  • 5篇入路治疗
  • 5篇髋臼骨
  • 5篇髋臼骨折
  • 4篇手术
  • 4篇手术入路
  • 4篇胫骨
  • 4篇胫骨平台
  • 4篇侧切口
  • 3篇盆骨
  • 3篇切口入路
  • 3篇外侧切口
  • 3篇外侧入路
  • 3篇内固定
  • 3篇骨盆

机构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惠州市第一人...
  • 2篇惠州市惠阳区...
  • 1篇孝感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熊然
  • 12篇樊仕才
  • 11篇王华
  • 10篇李涛
  • 7篇张潇
  • 6篇叶书熙
  • 6篇杨成亮
  • 6篇麦奇光
  • 4篇韩卫雨
  • 4篇燕华
  • 4篇杨晓东
  • 4篇夏广
  • 2篇杜贵忠
  • 2篇金大地
  • 2篇黄海
  • 1篇冯华明
  • 1篇吴文
  • 1篇廖坚文
  • 1篇曾参军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9例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髋臼移位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A组),11例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患者手术显露时间分别为(17.4±3.6)min、(16.9±4.4)min,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6.8±2.7)分、(17.3±2.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627±26)m L比(742±40)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和四方体,能正视下复位并固定髋臼骨折,且手术显露简单、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是治疗髋臼前方骨折尤其是累及四方体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邵晏清熊然张潇杨晓东夏广樊仕才
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治疗策略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后环不稳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44例骨盆骨折后环不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9例;年龄18~27岁,平均38.8岁。道路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21例,砸伤6例;按Tile分型:C1.1型20例,C1.2型8例,C1.3型11例,C2型5例;合并前环不稳者先行前环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微创置入骶髂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35例,行后路经皮微创双侧髂骨钢板固定3例,行经腹直肌旁切口腹膜外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6例。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机选择伤后5~18d。术后X线及CT扫描重建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3例后路手术中有1例出现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44例均痊愈出院,无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骨盆后环不稳定骨折的复位固定是重建骨盆环稳定性的重要环节;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内固定稳定,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对术前牵引复位不满意者可选择后路或前路复位固定。
冯华明叶书熙杨成亮熊然王华李涛韩卫雨樊仕才
关键词:骨盆骨折微创内固定骶髂关节
胫骨近端后侧数字化三维形态学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胫骨近端后侧数字化形态学测量的方法,探讨其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诊疗的意义。方法对60例健康成人胫骨干燥标本进行CT扫描,图像导入Mimics 10.01软件建立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参数,分析其分布规律与相关关系。结果后侧正中高度(8.46±1.62)mm,后内侧高度(12.27±1.93)mm,后内侧斜坡长度(14.71±2.27)mm,后内侧平台斜坡角(132.02±11.62)°,后内侧斜坡骨干角(147.28±10.72)°,后外侧高度(11.31±1.74)mm,后外侧斜坡长度(14.45±2.26)mm,后外侧平台斜坡角(124.01±9.81)°,后外侧斜坡骨干角(141.88±9.09)°,所有测量参数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正中高度、后外侧高度和后外侧斜坡长度与胫骨全长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胫骨近端数字化三维模型仿真度高,解剖参数测量结果精确度高,能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临床治疗和内固定物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熊然张潇李涛王华麦奇光燕华黄海樊仕才
关键词:胫骨平台三维重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被引量:45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1 ~ 64岁,平均45.6岁.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1型5例,C1.2型7例,C1.3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11d.11例单纯骨盆、髋臼前部分骨折患者,采用平卧位,行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复位与固定;4例骨折涉及髋臼后壁、后柱者,采用漂浮体位,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联合后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复位与固定.内固定物为钛合金重建接骨板及空心螺钉.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40 mL.术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评定: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3例.1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患者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0 ~20个月)随访.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10 ~15周).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并处理累及髋臼前柱和方形区的髋臼骨折,并可对同侧耻骨上支、髂骨翼及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与固定,疗效良好.
熊然张潇李涛燕华王华麦奇光韩卫雨黄海廖坚文吴文樊仕才
关键词:髋臼骨盆骨折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重建钢板辅助后柱顺行拉力螺钉治疗复杂髋臼骨折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评价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以前柱重建钢板配合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5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复杂型髋臼骨折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7-74岁,平均39岁。骨折类型:横行骨折2例,前柱加后半横4例,双柱骨折3例,伴中心脱位1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例,坠落伤2例,压砸伤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以前柱钢板结合后柱顺行拉力螺钉复位固定骨折,统计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术后骨折复位依据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临床疗效按照改良后的Merle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00min(150-255min);平均失血量为730ml(300-1250ml);术后随访9-30个月,平均15.9个月。Matta评分结果达解剖复位者6例,满意2例,可1例;髋关节评分结果,优5例,良2例,可2例。所有患者3个月内均获骨性愈合,无感染、异位骨化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单一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可为部分复杂髋臼骨折提供充足手术空间,尤其对方形区的显露和后柱拉力螺钉置入存在一定优势。
张潇杨晓东夏广李涛王华熊然樊仕才
关键词:髋臼骨折入路螺钉
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复位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并四方体移位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直视下复位固定髋臼双柱骨折并四方体移位的手术操作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采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双柱骨折并四方体移位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19-61岁,平均40岁.髋臼骨折按Letoumel-Judet分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9例,双柱骨折6例;有8例合并骨盆环骨折.手术采用全身麻醉下平卧位操作,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直视下对髋臼前壁、前柱、四方体骨折进行复位、钢板固定,然后显露后柱骨折,复位后经小骨盆环上缘向坐骨棘方向打入顺行空心螺钉固定后柱.术后4周、12周、6个月、1年进行随访,随访时行骨盆正位及患髋侧位X线片检查.结果 本组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X线及CT均显示髋臼前后柱骨折及四方体均复位固定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优9例,良3例,差3例,总体优良率12/15;随访8-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改良的Merle D&#39;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髋关节功能:优9例,良4例,可2例,总优良率13/15.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充分显露并复位、固定合并四方体骨折的髋臼双柱骨折,临床疗效良好.
夏广杨晓东熊然张潇邵晏清杜贵忠李涛麦奇光王华樊仕才
关键词:髋骨折
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2年3月,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37例。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23例,旋前外展型6例,旋前外旋型8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3~105min,平均82.0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7个月,平均14.5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检查示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根据Phillips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评分为110~150分,平均141.0分;获优21例、良好11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为86.5%。结论采用后外侧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创伤小,手术显露清晰,可直接地精确复位关节面,并进行稳定固定。
叶书熙杨成亮熊然王华李涛韩卫雨樊仕才
关键词:后踝骨折手术入路内固定
股骨近端新型解剖锁定钢板固定Evans-Jensen ⅡB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限元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股骨近端新型解剖锁定钢板(novel 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 locking plate,NPFALP)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以评价NPFALP的力学性能。[方法]建立Evans-JensenⅡB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70 kg正常人缓慢行走单足着地时髋关节所承受的最大峰值数值进行加载。研究不同模型股骨、内固定的应力分布特征及骨折断面夹角变化,分析骨折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股骨近端的应力分布与选择内固定的类型有关,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system,DHS)、股骨近端外侧接骨板(lateral proximal femoral plate,LPFP)、NPFALP、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用于Evans-JensenⅡB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时,四种内固定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应力集中,以DHS、LPFP应力集中现象较为显著,且局部应力值接近材料的屈服强度,容易导致内固定疲劳断裂,NPFALP、PFNA-Ⅱ上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内固定固定后,骨折断面均不同程度发生了分离移位,相对于DHS、LPFP和PFNA-Ⅱ,NPFALP固定后的骨折断面夹角最小。[结论]NPFALP用于Evans-JensenⅡB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时,股骨、内固定应力分布更为合理,骨折断面分离移位较小,更利于骨折愈合。因此,可认为NPFALP对Evans-JensenⅡB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适用且具有较好生物力学性能。
叶书熙樊仕才孙培栋杨成亮熊然李涛王华燕华麦奇光金大地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新鲜成人尸体标本5具(3男2女),同一尸体右侧腹壁行大体解剖,熟悉入路周围的解剖结构,左侧应用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模拟术中操作,显露骨盆环,进行解剖学观察,重点测量记录死亡冠血管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 (1)经腹直肌外侧入路的显露范围包括:耻骨联合至骶髂关节在内的真性骨盆环、髂骨翼、髋臼方形区和坐骨体内侧的髋臼后柱大部分。(2)根据对5具10侧骨盆的死亡冠统计分析发现,死亡冠的出现率为80%(8侧),直径为(2.1±1.9)mm,长为(4.7±0.5)cm,距离耻骨联合的距离为(4.9±0.4)cm。男女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能够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条件下,经腹膜外间隙对包括骶髂关节在内的大部分骨盆环结构进行显露。尤其方便显露结扎死亡冠,对髋臼后柱及髋臼内侧方形区的显露较传统入路有明显优势。
张潇熊然李涛王华樊仕才
关键词:手术入路髋臼骨折
经腹直肌外侧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2
2015年
目的比较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A组,35例)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患者(B组,17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前方入路手术显露时间、手术显露过程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及手术入路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显露过程出血量少于B组[(25.0±5.0)ml:(40.0±9.5)ml](P〈0.05),两组手术切口显露时间[(7.0±2.7)min:(8.0±4.3)min]、髋关节功能评分[(16.6±1.9)分:(16.7±2.0)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复位评估(A组优18例,良13例,可4例;B组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术后6周恢复;1例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手术均显露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髋臼前方高位骨折优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双侧髋臼骨折更有优势。
杨晓东夏广熊然张潇邵晏清杜贵忠李涛麦奇光王华樊仕才
关键词:髋臼手术入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