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泽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麻醉
  • 4篇舒芬太尼
  • 4篇皮质素
  • 4篇吗啡
  • 4篇黑皮质素受体
  • 4篇芬太尼
  • 3篇异丙酚
  • 3篇缺血
  • 3篇细胞
  • 3篇效应室
  • 3篇吗啡耐受
  • 3篇二异丙酚
  • 3篇丙酚
  • 3篇病人
  • 2篇底座
  • 2篇血液动力
  • 2篇血液动力学
  • 2篇药物
  • 2篇药物释放
  • 2篇药物释放系统

机构

  • 13篇青岛大学医学...
  • 12篇青岛大学
  • 1篇青岛市卫生科...

作者

  • 24篇牛泽军
  • 9篇王世端
  • 7篇董河
  • 6篇褚海辰
  • 5篇褚海辰
  • 3篇初春芹
  • 3篇冯伟
  • 3篇衣选龙
  • 3篇王君涛
  • 2篇徐红梅
  • 2篇徐红梅
  • 2篇潘维敏
  • 2篇江岩
  • 1篇冯伟
  • 1篇严智文
  • 1篇冀翔宇
  • 1篇刘兆刚
  • 1篇唐家明
  • 1篇宋力
  • 1篇栾奇

传媒

  • 4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第二届中华麻...
  • 1篇2012第二...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麻醉诱导时病人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 观察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麻醉诱导时病人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Ce)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以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45-80 kg,随机分为3组(n= 20),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开始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2μg/ml),同时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F组)、舒芬太尼0.3μg/kg(S1组)、舒芬太尼0.45μg/kg(S2组)。待病人意识消失后或BIS降至75以下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 mg/kg,BIS降至55以下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 40-60。记录入室时(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5、10、15 min时BP、MAP、HR、BIS及Ce。结果 与F组和S1组比较,S2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5、10、15min时Ce降低(P〈0.05),但F组和S1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与S2组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F组和S1组各时点BP、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人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价是芬太尼的7倍。
王世端牛泽军江岩潘维敏褚海辰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二异丙酚血液动力学现象
改良血管阻塞方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改良椎动脉阻断法建立四血管阻塞全脑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8只、传统模型组(T组)及改良模型组(I组)各30只。传统组采用三步制模法:第1步暴露第1颈椎双翼孔,在显微镜下磨钻暴露椎动脉后用双极电凝器烧闭双侧椎动脉;第2步游离双侧颈总动脉,放入线扣;第3步24h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改良组在第1步用自制改良电烙铁直接插入翼孔将椎动脉烧闭,其余步骤同传统组;假手术组不凝闭椎动脉和不夹闭颈总动脉。观察改良组和传统组模型制作耗费时间、成功率、操作复杂度、设备费用。比较改良组、传统组与假手术组在行为学和病理学上的差异。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模型制作时间明显减少(P<0.05),成功率明显提高,设备费用大幅减少。HE染色及Morris水迷宫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在病理学和行为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组与传统组均成功制模,改良后的制作方法成功率高,制模时间短,无需特殊设备,方法简便可靠。
严智文董河冯伟牛泽军褚海辰隋爱华
关键词:全脑缺血模型椎动脉
黑皮质素受体4型拮抗剂对吗啡耐受形成及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吗啡是缓解中重度疼痛常用的药物,但是反复应用吗啡能导致吗啡耐受,从而限制了吗啡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脊髓黑皮质素受体系统、胶质细胞和神经炎症反应在吗啡耐受形成和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阿片类药物和其它药物联...
牛泽军褚海辰
关键词:吗啡耐受GFAP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机器人辅助下非插管全麻肺叶切除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辅助下非插管全麻肺叶切除系统,具体涉及手术麻醉技术领域,包括人体、神经阻滞套件或硬膜外穿刺包和喉罩,所述人体连接有用于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或胸段硬膜外阻滞的超声仪、用于监测病人的镇静深度的BIS...
牛泽军褚海辰董河刘兆刚
文献传递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对异丙酚TCI效应室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对异丙酚TCI效应室浓度的影响。结果:45例年龄27岁-68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15)麻醉诱导时加用为芬太尼,Ⅱ组(n=15)则加用小剂量舒芬太尼(O.31μ/kg);Ⅲ组(n=15)加用大剂量舒芬太尼(0.45μ/kg)。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B)、5min(T4)、10min(T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异丙酚效应室浓度(Ce)。同时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MAP在T2、T3、T4时点Ⅲ组较其它二组低(P〈0.05);心率在T2、T3时点Ⅱ组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异丙酚Ce在T2、T3、T4、T5时点Ⅲ组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或0.01),而Ⅰ组和Ⅱ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用量为0.45μ/kg的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全麻诱导过程中不仅能保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MAP和HR),而且能降低异丙酚效应室浓度。
牛泽军董河王世端
关键词:舒芬太尼脑电双频谱指数药物释放系统
脂氧素A4缓解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根性神经痛的作用机制
2023年
目的探讨脂氧素A4缓解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根性神经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四组。S组仅暴露相应手术操作部位,术后连续3 d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d。M、A和B组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后,分别连续3 d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μL/d、含脂氧素A410 ng/d和脂氧素A4100 ng/d的生理盐水10μL/d。比较四组术前1 d和术后7 d的大鼠右侧后肢50%缩足反射阈值(PWT)。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术后第7天四组大鼠右侧L_(4)~L_(6)段脊髓背角组织炎症因子mRNA表达和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M、A、B组术后各时间点50%PWT均降低(P<0.05)。与M组比较,A组和B组术后各时间点50%PWT升高,且B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S组比较,M、A、B组TNF-α、IL-1βmRNA表达和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降低(P<0.05)。与M组比较,A组和B组TNF-α、IL-1βmRNA表达和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而TGF-β1 mRNA表达升高,且B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脂氧素A4可以缓解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根性神经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表达和抑制NF-κB/p65活性有关。
苗贵申宋瑞雪牛泽军
关键词:脂氧素A4根性神经痛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麻醉深度指标,探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宫颈锥切手术病人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25)。利多卡因局麻组(L组)宫颈周围以10g/L利多卡因加2.5mg/L肾上腺素20mL阻滞浸润,对照组(C组)宫颈周围以生理盐水加2.5mg/L肾上腺素20mL阻滞浸润,两组均在手术开始前6min静注芬太尼0.5μg/kg,手术开始前3min再次静注芬太尼0.5μg/kg,同时靶控输注异丙酚,起始靶浓度为3mg/L,术中依据BIS变化调整异丙酚的靶浓度(每次0.3mg/L),维持BIS50~60,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靶控输注。术中根据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手术开始即刻(T1)、手术10min(T2)、手术20min(T3)、手术结束(T4)、呼之睁眼(T5)以及离室(T6)时记录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BIS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同时记录手术时间、药物用量、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L组病人T2~T5时间点异丙酚效应室浓度显著低于C组(t=3.915~10.179,P<0.01),L组异丙酚总量也明显小于C组(t=6.591,P<0.01)。诱导后两组SBP、MAP在术前降至最低(F=9.805~13.910,P<0.01)。术中和术后各时间点,L组HR、SBP及MAP控制较为理想,在各时间点均低于C组(t=3.429~9.501,P<0.01)。L组病人的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短于C组(t=10.915、6.846,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L组显著低于C组(χ2=4.35~7.71,P<0.05、0.01)。结论宫颈锥切手术中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可使异丙酚效应室浓度降低,用药量减小,血流动力学参数更平稳,不良反应减少,苏醒及离室时间缩短。
张雪王世端潘维敏栾奇牛泽军
关键词:利多卡因二异丙酚血液动力学过程宫颈锥切术
右美托咪定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异氟醚呼气末有效浓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麻醉镇静深度指标,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的不同输注速率对下腹部手术患者异氟醚呼气末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妇科剖腹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ex 0.4μg/kg组(D_1组):Dex负荷量0.4μg/kg+维持量0.4μg·kg^(-1)·h^(-1),Dex 0.8μg/kg组(D_2组):Dex负荷量0.8μg/kg+维持量0.8μg·kg^(-1)·h^(-1)。三组负荷量药物均以微量泵于麻醉诱导前在10 min内泵注完毕。麻醉诱导:静注丙泊酚1~3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12 mg/kg,当BIS<55时行气管插管。术中根据BIS值变化调节异氟醚吸入浓度维持BIS在40~55。术中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异氟醚吸入和呼气末浓度。结果术中及术毕D_1、D_2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P<0.01),且D_2组明显低于D_1组(P<0.05)。与C组比较,气管插管及拔管时D_1组及D_2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以BIS值为监测标准,Dex能有效降低异氟醚呼气末浓度,提高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高鲜丽王世端江岩徐红梅牛泽军
关键词:DEX异氟醚吸入麻醉
吗啡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吗啡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组织形态学改变、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吗啡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不阻断脑血流,模型组和吗啡组按LONGA方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h后再开放灌注。模型组和吗啡组在脑缺血前60min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1mg/kg吗啡2mL。再灌注24h时,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红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形态学正常,大脑组织无梗死。与模型组比较,吗啡组脑组织形态学病理改变较轻,脑梗死面积减少(t=11.22,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t=5.86,P<0.05)。结论吗啡预处理能减轻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
董河褚海辰黄辉冀翔宇牛泽军王世端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再灌注吗啡神经功能
HS014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组织OX-42、TNF-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黑皮质素受体拮抗剂(HS014)对吗啡耐受大鼠脊髓组织OX-4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吗啡耐受组( M组)、生理盐水组( N组)、HS014+吗啡组( HM组)、生理盐水+吗啡组( NM组)和HS014+生理盐水组( HN组),各组连续给药5 d。于第5天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L4~6段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OX-42、TNF-α。结果与N 组比较,M、HM、NM 组大鼠脊髓组织OX-42、TNF-α表达均增加,P 均<0.01;与M 组比较,HM 组大鼠脊髓组织OX-42、TNF-α表达下降,P 均<0.01;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吗啡耐受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被激活,表现为OX-42表达增加,并释放大量TNF-α;HS014能够减轻吗啡耐受,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吗啡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及TNF-α释放有关。
徐红梅牛泽军褚海辰
关键词:吗啡耐受黑皮质素受体小胶质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