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南

作品数:21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干旱
  • 6篇黄土高原
  • 6篇干旱区
  • 5篇流场
  • 5篇景观
  • 5篇黄土高原半干...
  • 5篇旱区
  • 5篇半干旱
  • 5篇半干旱区
  • 4篇园林
  • 4篇速度向量
  • 4篇集水
  • 4篇风景园林
  • 3篇动态环境
  • 3篇人文
  • 3篇规划方法
  • 3篇轨迹规划方法
  • 3篇城市
  • 2篇地方人文
  • 2篇地方人文资源

机构

  • 21篇同济大学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务院
  • 1篇澳大利亚墨尔...

作者

  • 21篇王南
  • 6篇刘滨谊
  • 4篇王峻
  • 2篇戴岭
  • 1篇汪洁琼
  • 1篇汪洁琼
  • 1篇应俊
  • 1篇王真真
  • 1篇蔡珺
  • 1篇任晶晶
  • 1篇鲍妍驰
  • 1篇陈思清

传媒

  • 4篇华中建筑
  • 2篇中国园林
  • 2篇中国城市林业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风景园林
  • 1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2011全国...
  • 1篇中国风景园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199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流场引导的无人车轨迹规划方法
轨迹规划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主要作用为指引无人驾驶汽车行驶。无人驾驶汽车要求规划出的轨迹光滑,且能应用于复杂场景。流场内的流线光滑,而且具有在复杂环境下找到出口的能力,因此可适用于解决无人驾驶汽车的轨迹...
王南
关键词:无人驾驶汽车动态环境
以环县为例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的水绿调配规划与增长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在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基于水绿双赢理论,提出了以GIS空间分析技术为支撑的不同汇水区之间的平衡援助策略;指出根据区域内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应优先保证该区域内优势节点和路径中集水造绿的生态需水,提出了测定区域内水绿平衡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方法;划分了大、中、小尺度汇水区,指出应根据各汇水区在人为干预度临界点的盈余和亏缺情况进行水绿调配规划;提出了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进程,预测了集水造绿区域的变化趋势。研究证明,以28.35%的人为干预度收集雨水,可以优先保证集水造绿优势"节点+路径"区的植物生长;将盈余区域的雨水收集调配至亏缺的汇水区,优先满足区域内节点、路径的生长,可以实现平衡援助;随着循序渐进的平衡增长,景观化集水造绿的空间网络可逐渐实现,以此作为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区域。
刘滨谊戴岭王南
基于集水造绿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规划生长方式探讨
2016年
曾密布森林草原的黄土高原干旱区已面临缺水少绿的主要问题,人居环境建设与乡村规划应以此为出发点。基于人居环境三元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水、绿、人三要素的分析,在镇区尺度从人文、产业、聚居三方面阐述了乡村规划的生长过程,提出了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乡村规划方法,包括:寻找风水、风土、风俗等人文特征的渗析;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以农为主的现状,结合林、牧、矿和旅游等产业;在聚居环境建设中优先考虑集水造绿,预留生态空间,整合生态活动,进而开展乡村规划。研究论证了集水造绿的生态性规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相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以集水造绿为引导的乡村规划生长方式,以期应用于乡村规划实践。
王南刘滨谊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人居环境
基于WWW的多媒体远程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
该文详细描述了多媒体系统的标准及在网络上传输多媒体的要求、性能,阐述了由数据库服务器、WWW服务器和浏览器所组成的三层结构的网络系统的原理、开发方法.并将三者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WWW服务器的多媒体远程辅助教学系统的模型...
王南
关键词:ODBCACTIVEX医学CAI
文献传递
一种动态环境下的基于流场的轨迹规划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环境下的基于流场的轨迹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车辆的起点、终点和环境中的障碍物,建立三维流场计算模型;以车身的前向速度为输入量,坐标和航向角为状态量,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采用车辆运动学模型作为滚动方...
宋梦譞王南王峻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景观化集水造绿空间网络构建——以甘肃环县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在"聚居背景—聚居活动—聚居建设"的景观"三元论"的哲学基础上,风景园林这一综合学科应对黄土高原的人居环境改善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黄土高原东部半干旱区环县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人居角度分析影响集水造绿的各类因素,从降水、坡度、坡向、河流、泉眼等自然因素以及城镇、道路、水库等人工因素的角度评价集水造绿的适宜性;以GIS技术进行数据整理与量化分级,通过综合考量确定集水造绿的优势地带等级,即适宜度分析;识别集水造绿的"节点"与"路径";规划水绿双赢的空间网络。研究证明,在引入适当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基底—节点—路径"方式构建的集水造绿优势空间网络能够适应人居环境集水造绿的需求。
刘滨谊王南戴岭
关键词:气候变化生态修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PLUREL: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与可持续影响评估工具被引量:2
2011年
PLUREL是一个探讨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战略与可持续影响评估工具的综合项目,选取7个案例以探索城市土地之间利用的关系。自从二战以后,城市化是土地用途变化最为显著的过程。不同空间模式、文化、规划政策和迥异的城市化或城市衰退的驱动力等因素导致城乡之间出现土地利用联系和功能关联。研究阐述了城市扩张的后果及正面影响,并从7个方面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战略及可持续影响评估工具:交通、土地利用和露天空间规划之间的更好协同作用,优良治理和政策集成方法,通过保护和密实化实现城市控制,发展拥有美丽内城区的紧凑型花园城市,确保生物多样性、创建促进健康的交通系统,保护和开发蓝色和绿色基础设施,促进本地生产和短循环和生态服务系统。以期通过已有的城市发展和城乡关系建设知识和经验,努力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谢尔·尼尔松托马斯.S.尼尔森王南刘滨谊(校)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城市化
应对集水造绿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规划方法探讨——以甘肃环县甜水镇区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曾密布森林草原的黄土高原干旱区已面临缺水少绿的主要问题,人居环境建设与乡村规划应以此为出发点。文章基于人居环境三元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水、绿、人三要素的分析,在镇区尺度从人文、产业、聚居三方面阐述了乡村规划的生长过程,提出了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乡村规划方法,并以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甜水镇为案例,应用"人文产业聚居"的三步空间规划方法,提出规划方案。研究证明了理论分析落实于规划实践的可能性,提出了以集水造绿为引导的乡村规划设计方法,满足当地人居需求,以期应用推广。
王南刘滨谊
关键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人文聚居
如何传播中国人形象
2011年11月15日,察哈尔学会在广州长隆酒店召开察哈尔圆桌会议。会议以"如何传播中国人形象"为主题,由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副教授赵可金主持,集中讨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特别关注国家形象?中国的国际形象...
赵可金王义桅刘宏王南李永辉韩洪刚李巍任晶晶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西部干旱地区新型人居环境建设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新时期,以西部干旱区少人和无人区域人居环境开发利用为长远目标,以人居环境学为理论指导,以区域景观生态化规划设计为方法途径,研究集水造绿与生态环境改善、传统生存方式与产业的改变创新,新型人居环境模式的理论、方法、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从所提出的人居环境聚居背景、聚居活动、聚居建设3方面展开,以黄土高原干旱地区为对象,以甘肃环县"上海绿洲"为实证案例,以"干旱区地表雨水收集、生态环境改善的新型聚居背景"+"现代集约化农牧业与生态旅游等为主的新型聚居生存方式与产业"+"节水节能、低碳环保、生态循环的新型聚居建设"为基本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对现有相对离散的相关理论方法予以梳理综合,寻求更为综合系统的理论方法,对现有多种高—中—低技术予以集成,寻找一体化的技术应用途径。从理论、方法和技术3个层面,提出气候变化新时期西部干旱区新型人居环境模式、形态与集成技术应用的途径。
刘滨谊王南
关键词:风景园林西部干旱地区三元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