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宇

作品数:37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4篇干细胞
  • 13篇心肌
  • 13篇间充质干细胞
  • 13篇骨髓间充质
  • 13篇骨髓间充质干...
  • 13篇充质干细胞
  • 10篇心肌样细胞
  • 10篇肌样细胞
  • 9篇分化
  • 8篇体外
  • 8篇体外诱导
  • 7篇腭裂
  • 7篇向心
  • 7篇免疫
  • 7篇肌细胞
  • 6篇胃溃疡
  • 6篇细胞分化
  • 6篇纤维细胞
  • 6篇溃疡

机构

  • 36篇河北北方学院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7篇王浩宇
  • 19篇吴靖芳
  • 19篇任君旭
  • 18篇吕洋
  • 16篇王海萍
  • 12篇郑慧娥
  • 11篇张耕
  • 9篇张静
  • 8篇王志勇
  • 8篇张江兰
  • 6篇张雷
  • 6篇安峰
  • 5篇吴志刚
  • 4篇邵素霞
  • 4篇薛刚
  • 3篇陈炜
  • 3篇顾彩霞
  • 3篇刘杨
  • 3篇霍艳丽
  • 2篇张辉

传媒

  • 7篇解剖学报
  • 7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FF3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胃黏膜不同部位的表达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期间,三叶肽因子3(trefoil factor3,TFF3)免疫反应细胞在胃黏膜不同部位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只大鼠不同部位胃黏膜组织中TFF3的表达。结果:(1)胃溃疡损伤后大鼠胃黏膜TFF3的阳性表达率为63.9%(23/36)。(2)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数密度要显著高于远离溃疡的其它部位(P<0.01)。其中,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数密度从大鼠胃溃疡损伤后的第2天开始到损伤后的第6天呈递增趋势,且显著高于对应时期的远离溃疡的其它部位(P<0.01);而损伤后的第1天以及第10天以后,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数密度与远离溃疡的其它部位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鼠胃溃疡期间TFF3表达增高,溃疡周边部位TFF3的表达更强,TFF3对溃疡损伤起着保护及修复作用。
吕洋吴靖芳刘博王志勇王浩宇郑慧娥张耕张江兰
关键词:胃溃疡免疫组织化学
三叶因子2在大鼠下颌下腺内的表达及其与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三叶因子2(TFF2)在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及其与胃溃疡愈合的关系。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溃疡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检测溃疡组和正常组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TFF2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纹状管、闰管和小叶间导管、颗粒曲管少颗粒细胞的胞质,管腔内亦有阳性物质表达,近腔面处较多。和正常组相比,溃疡1d时TFF2阳性物质面密度和积分吸光度明显增高,2d时最低,4、6d时逐渐升高(P<0.01),10~23d时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溃疡1、2、4、6、10、14、23d TFF2/GAPDH吸光度比值除2d溃疡组略有增高外,其他各溃疡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大鼠下颌下腺中TFF2参与了胃溃疡愈合过程的调节。
吴靖芳杨明月张静王志勇王浩宇张江兰
关键词:胃溃疡三叶因子2下颌下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bcl-2在腭裂胎鼠中间嵴上皮细胞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诱导的腭裂模型中腭突中间嵴上皮细胞(MEE)的变化及bcl-2基因表达,探讨MEE细胞凋亡与腭裂的关系。方法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11.5孕期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12.5、13.5、14.5、15.5、16.5孕期日(GD)处死,胎头石蜡包埋,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EE细胞的形态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12.5、13.5GDMEE细胞均为复层上皮,基底层细胞为立方形,表层覆以扁平细胞。对照组14.5GDMEE细胞在中线融合消失,实验组14.5~16.5GDMEE细胞继续生长变为多层,形成腭裂。免疫组化显示:12.5,13.5GD实验组和对照组MEE细胞的bcl-2表达无明显差别;实验组14.5GDMEE细胞bcl-2阳性信号明显强于对照组;15.5、16.5GD的阳性信号继续增强,而对照组MEE细胞消失。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通过影响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MEE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腭裂。
刘杨王浩宇安峰吴靖芳任君旭李瑞平
关键词:地塞米松胎鼠腭裂BCL-2基因
二甲基亚砜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背景:已有报道,二甲基亚砜可使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那么可否用二甲基亚砜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nestin阳性细胞分化,继而向胰岛分化。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对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的作用。设计:以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体外实验。单位: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605/2007—07在河北北方学院组胚教研室细胞室完成。选取6~8周龄Wistar大鼠10只,性别不拘,由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用分析纯二甲基亚砜购自北京市化学试剂厂。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系统为Prornega公司产品(A3500),Taq酶和DNA marker DL2000购自北京天为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鼠抗人胰岛素单克隆抗体(ZM20155)、兔抗人胰高血糖素多克隆抗体(ZA20119)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人nestin多克隆抗体(与大鼠组织有良好的交叉反应,可用于检测人、大鼠等哺乳动物组织)、SABC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大鼠胰岛素放射免疫试剂盒,购自美国Linco公司。方法:骨髓基质细胞以含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的H-DMEM培养60min,收集未贴壁细胞以含10g/L二甲基亚砜的无血清H—DMEM作为诱导液,以109/cm^2密度接种于6孔板,诱导3d,继之用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的H-DMEM培养7d。主要观察指标:用DTZ染色观察诱导细胞团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巢蛋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定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细胞团的内分泌基因表达;放免分析检测细胞团的胰岛素分泌量。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细胞团形态:骨髓基质细胞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或葡萄样贴壁细胞,经二甲基亚砜诱导3d后,出现胰岛样细胞团,经DTZ染色显示了和胰岛同样的特性
吴靖芳薛刚张耕王浩宇郑慧娥任君旭吕洋
关键词:转分化免疫细胞化学胰岛
地塞米松对胎鼠腭突中嵴上皮融合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胎鼠腭突中嵴上皮(Medial Edge Epithelium,MEE)细胞凋亡、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探讨地塞米松引起腭裂畸形的发病机制。方法:以醋酸地塞米松诱导胎鼠腭裂畸形,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研究MEE细胞中bcl-2和p53基因在不同时期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在GD13.5~16.5(GD,gestation day)MEE细胞的bcl-2与p53表达总体维持增高趋势;GD13.5 MEE细胞的bcl-2与p53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别;GD14.5 MEE细胞的bcl-2与p5表达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地塞米松诱发腭裂出现MEE细胞凋亡减少,通过改变MEE细胞中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而实现对MEE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控是地塞米松引起腭裂可能机制之一。
王浩宇安峰吴靖芳任君旭
关键词:BCL-2,P53腭裂细胞凋亡
SalB与bFGF联合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
为探讨丹酚酸B(Sal B)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联合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影响,本实验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分离培养BMSCs,分别应用Sal B、bFGF及二者联合对第2代...
吕洋王海萍王浩宇吴志刚
学生兴趣小组实践与实验室建设思考被引量:1
2009年
张耕王浩宇郑慧娥
关键词:大学生
不同浓度Wnt-11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Wnt-11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MSCs,取第2代BMMSCs培养48h后进行定向诱导,根据Wnt-11终浓度的不同分为A组(100ng/mL),B组(200ng/mL),C组(400ng/mL)和D组(空白对照组),诱导72h后更换为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4周,D组仅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BMMSCs表面联合标记物进行鉴定。各组细胞培养至第4周时,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结蛋白(Desmin)、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表达情况。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各组细胞在诱导后培养第1、2、4周时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Nkx2.5及α-MHC的表达。结果 1原代BMMSCs于第2周形成集落,多呈梭形、星形,少数形状不规则。传代后细胞体积变大,诱导后细胞多为长梭形,呈一致性生长。2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对BMMSCs表面联合标记物的鉴定结果显示CD29、CD45、CD9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9%、0.4%和99.5%。3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后常规培养至第4周,A组、B组、C组细胞胞质均呈阳性表达Desmin、Connexin43和cTnI,而D组细胞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B组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各诱导组细胞于诱导后常规培养至第4周,胞质内可见平行排列的肌丝及亚细胞结构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BMMSCs经诱导后,常规培养第1周时各诱导组细胞均表达GATA-4及Nkx2.5基因,在第2周时表达减弱,在第4周时表达增强,就基因表达而言,三个诱导组相比较,B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α-MHC基因在诱导后常规培�
刘源王海萍吕洋王浩宇霍艳丽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样细胞
情景教学在留学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高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质量。方法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对留学生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设为实验组),常规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通过实验考核、问卷调查、出勤率等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的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教学模式、师生互动效果这2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考核成绩的优良率分别为85.50%、77.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9);出勤率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课的出勤率分别为96.40%、9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与传统教学组相比,情景教学法能显著提高留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吕洋王海萍王浩宇张静王志勇王冬梅任君旭吴靖芳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情景教学留学生教育
骨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目前研究者尝试使用各种细胞因子、中药单体和组织裂解液等诱导剂作用于其分化过程,用以修复梗死的心肌组织。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培养基定向诱导培养(对照组为普通培养基培养)72h,其后换用普通培养基继续培养4周。结果与结论:初分离的细胞经纯化培养后,显示CD29阳性、CD34阴性,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生长曲线显示各代细胞生长规律相近。经骨形态发生蛋白2体外诱导培养后,细胞形态狭长,排列紧密、方向一致。分化后的细胞均阳性表达C-TnI、C-TnT、desmin、α-sarcomericactin和P38MAPK。空白对照组则基本不表达以上蛋白。提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以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心肌分化的一种新的有效诱导剂。
高辰玮王海萍吴志刚吕洋霍艳丽王浩宇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心肌样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