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旭 作品数:109 被引量:29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溃疡病胃窦粘膜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细胞的体视学定量研究 1993年 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对15例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和浅表性胃炎作对照组(Con)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的151个β—内啡肽细胞(β—EP 细胞)形态计量学参数及45个测试单位面积(5000μm^2)的细胞数进行检测,收集13项参数行统计学 t 检验。呈高度显著性差异的参数分别有三组间的周长(C)、面积(A)、长径(LD)、短径(SD)和平均体积(V);DU 与 Con,GU 与 Con 组的比表面(δ),平均截距(τ)、平均面积(?)和平均直径((?)c);DU 与 GU、或与 Con 组的细胞均数(N)。三组中各参数的显著性差异率 C、A、LD、SD、(?)达100%,δ、τ、(?)、(?)c、N 为60%以上。本文首次应用真彩色图象分析仪,建立了 DU、GU 和 Con 组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幽门腺β—内啡肽细胞的二维和三维体视学、形态计量学参数及细胞均数数据,并为其参与内分泌调节提供了客观依据。 周济远 白雪梅 郑慧娥 任君旭 王健伟 张耕 高增贺 徐根兴关键词:体视学 溃疡病 结合科研课题的PBL模式在组织学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组织学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助于医学生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结合科研课题的PBL教学模式应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并能完成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具有双赢的效果。此种模式的应用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有重要意义。 张静 吴靖芳 张文静 任君旭 吕洋 王志勇 张江兰关键词:PBL 组织学技术 医学院校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窦粘膜β-内啡肽阳性细胞图象分析 1999年 任君旭 高增贺 周济远关键词:胃粘膜 Β-内啡肽 以教改和科研为载体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 被引量:7 2015年 医学本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涵盖了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等科研素质的培养。我们在教学内容与方式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吴靖芳 刘卫平 张静 薛刚 任君旭 王树松关键词:教学改革 医学本科生 溃疡病胃窦G和D细胞的体视学分析 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真彩色医学院图像分析仪,对15例DU、GU和CON组患者,非病变区胃窦粘膜,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的300个G和D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每个细胞检测十二个参数。三组中,G细胞的周长、面积、长径、短径、比表面、平均截距、平均体积、平均面积、圆球度和平均直径数,在DU和GU组都发生改变,它们的显著性差异率分别为100%;D细胞的长径、短径、形状因子和平均轴比数的改变,三组中的显著性差异率均在60%以上,这些结果,进一步增加了溃疡病患者胃窦粘膜非病变区幽门腺G和D细胞的体视学形态计量学的参数资料。 高增贺 周济远 任君旭 郑慧娥 郑慧娥 张耕 白雪梅 徐根兴关键词:体视学 G细胞 D细胞 胃窦粘膜 溃疡病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神经肽Y阳性细胞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神经肽Y阳性细胞的变化。方法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3只分实验性胃溃疡组、盐水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显示阳性细胞并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做面密度分析。结果溃疡组神经肽Y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4 d升高,术后6 d、10 d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别显著(P<0.01,P<0.05);溃疡组神经肽Y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6 d、10 d低于盐水组,均为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神经肽Y阳性细胞可能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节。 王海萍 任君旭 张雷 周济远 吴靖芳 张静关键词:胃溃疡 肾上腺髓质 组织学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011年 组织学技术是多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在组织学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听课效果,使学生在以后的科研活动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是这门课程最关键的问题。本文就近两年我们在组织学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的几方面尝试作一介绍。 吕洋 刘博 任君旭 王海萍关键词:组织学技术 教学 益母草注射液对大鼠淋巴循环的调节作用 益母草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研究表明,益母草具有减少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缺血作用,但其参与活血化瘀的机制则较少报道。淋巴循环是组织液回流入血的重要途径,其正常回流在维持机体稳态中起着重要... 任君旭 刘艳凯 张利民 于永强 姜华 张静文献传递 激肽释放酶10及三叶因子3在结直肠癌靶向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吕洋 刘博 李凤玉 赵坡 任君旭 张耕 白睿 张文静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组织芯片技术、基因测序、Western Blot等多种实验方法探讨激肽释放酶10(KLK10)、三叶因子3(TFF3)等共计11种生物标记物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重点从...关键词:关键词:结直肠癌 生物标记物 由多潜能干细胞的诱导方法管窥中药组合策略的科学价值 2021年 多潜能干细胞一直是再生医学的前沿,诱导多潜能干细胞主要利用转录因子组合加减的策略。而早在1800多年以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已经利用中药组合加减策略,在实践中建立了系统成熟的中医药科学理论和方法。本文从组合的加减策略、剂量(比例)等方面,对比干细胞与中医药所用方法的相似性,阐述中医药组合策略的科学价值。 赵振奥 赵宏照 米丽 任君旭 赵自刚关键词:多潜能干细胞 中药 《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