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 作品数:23 被引量:90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地方师范大学现代教师教育专业化体系的建构被引量:2
- 2009年
- 随着教师教育向综合化、一体化、专业化的转型,教师市场开放和教育由量的扩张走向质的提升,使高师院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生存危机。国家在教育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为新形势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又注入了活水,这项举措不仅为试点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对地方高师院校也带来极大影响,使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身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文章对地方高师院校进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
- 王琰
-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育人”的组织体系与教育模式被引量:1
- 2014年
- 合力理论认为以优质的组合模式为基础,各组成要素主动作为,互为补充,发挥优势,就能实现效益最大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分析,需要以合力育人系统工程统领全局,充分调动、科学设计、合理配置、优化运作各种教育资源,从而使育人功效叠加,形成更为突出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力。文章对合力育人的组织体系、教育模式等内容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 王琰
- 关键词:合力育人教育模式
- 一种思想政治课教学使用的投影仪装置
- 一种思想政治课教学使用的投影仪装置,包括机壳、外盖、光盘槽、散热窗、底座、红外线接受孔、投射镜头、显示屏、USB插孔、SD卡插口和无线接受模块,所述机壳上端设置有光盘槽,所述散热窗设置在机壳的正面靠左端,所述机壳下端设置...
- 王琰
- 文献传递
- 网络境遇中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悖论性样态研究
- 2016年
- 网络文化以空前的渗透力和多样的渗透方式,对权威和秩序形成巨大冲击,教育主体的支配性与控制力受到的冲击和弱化,网络物理介质以及由此构成的虚拟空间以其深层特质作用于大学生的生存方式和本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构建过程。他们在网络中实现主体自身全面自由发展、凸显个性化、实现社会化的同时,也面临着主体能力发展延滞、崇高理性消解、价值理性嬗变、主体意识异化等各种负面影响。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生活中悖论性存在的样态表现。
- 王琰
- 关键词:大学生
-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改革现行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
- 王琰
- 关键词:教师教育改革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教育改革
- 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被引量:2
- 2018年
- 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三重逻辑。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在于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历史逻辑在于其是在全面继承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在于其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满足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
- 孙立军刘爱军王琰
- 关键词:高校逻辑
- 网络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生存本质的深层特质研究
- 2016年
- 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的联姻,网络物理介质构成虚拟空间的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和快捷性等技术性方面的特点作用于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使网络文化凸显较其他文化样式截然不同的群体极化特质、后喻文化特质、人际补偿特质、超容集成特质、交互开放特质和存在虚拟等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深层特质。这些特质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重大影响。文章着重分析网络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生存本质的深层特质。
- 王琰
- 关键词:网络文化
- 大学生网络思想意识的悖论性样态与引导理路研究
- 《庄子·天地篇》里讲,“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而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中国古代哲学中蕴藏的智慧充分揭示了技术和道德之间的矛盾会随着人们使用机械的同时应...
- 王琰
- 关键词:大学生
- 高校全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7
- 2007年
- 为确保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哈尔滨师范大学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充分调动学、教、管等多方积极性为根本出发点,以求真务实为原则,坚持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由四个系统共同进行四大模块的工作内容,构建了系统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王琰
-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 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尺度
- 2016年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有更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要求,以此为实现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形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发挥自身的作用。早在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大力倡导担当精神,努力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这不仅强调了当前形势下我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所秉承的重要原则,也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标准尺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自觉以“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作为内心认同并始终秉持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
- 王琰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党员领导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社会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