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娣

作品数:37 被引量:115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精细化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引发剂
  • 20篇光引发
  • 20篇光引发剂
  • 19篇硫杂蒽酮
  • 10篇相转移
  • 10篇相转移催化
  • 10篇催化
  • 7篇催化剂
  • 6篇新型水溶性
  • 6篇水溶
  • 6篇水溶性
  • 6篇相转移催化剂
  • 5篇光化学
  • 4篇水性
  • 4篇染料
  • 3篇衍生物
  • 3篇紫外
  • 3篇硝基
  • 3篇硝基苯
  • 3篇离子

机构

  • 28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华东化工学院
  • 3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上海医药工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市胶鞋研...

作者

  • 37篇王金娣
  • 22篇祁国珍
  • 8篇林毅清
  • 6篇钱蓁
  • 4篇赵长阔
  • 4篇薛敏钊
  • 2篇陈再新
  • 2篇罗海航
  • 2篇张椿年
  • 2篇陈秀华
  • 1篇胡和丰
  • 1篇张里杨
  • 1篇王朝晖
  • 1篇王炳奎
  • 1篇施善定
  • 1篇陈景荣
  • 1篇陈涛
  • 1篇马维勇

传媒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感光科学与光...
  • 2篇化学世界
  • 2篇染料工业
  • 2篇华东化工学院...
  • 2篇感光材料
  • 2篇第四次全国感...
  • 2篇全国第六次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精细化工
  • 1篇杭州化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第七届原子光...

年份

  • 7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氨基苯甲醚合成的研究
1996年
本文研究了以间二硝基苯为原料经相转移催化醚化,水合肼还原的工艺,对各步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张琳董泽军王跃林祁国珍王金娣
关键词:苯甲醚
混炼胶中白炭黑分散度的研究
1991年
白炭黑为浅色橡胶常用补强剂,其补强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在橡胶中的分散均匀程度。本文介绍一种用光化学方法来测定这种分散度的方法既简便又可靠。即利用混炼胶所具有的双折射性,即偏振光能折射透过白炭黑,而不能透射橡胶的原理,在显微镜视场中,直观地看到明、暗两相,明相为白炭黑,暗相为橡胶,借此来观察并判定白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均匀情况。
王金娣
关键词:白炭黑分散度胶料混炼胶
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采用ESR手段对五种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2-甲基硫杂蒽酮(MTX)2,4-二甲基硫杂蒽酮(DMTX)、1,2,4-三甲基硫杂蒽酮(TMTX)、2-甲氧基硫杂蒽酮(MOTX),2-戊氧基硫杂蒽酮(AOTX)和三乙胺引发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类光引发剂和三乙胺暗反应的机理。
薛敏钊王金娣陈涛
关键词:硫杂蒽酮光引发剂
Ⅱ型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的相转移催化合成
重氮化、偶合、还原、烷基化反应合成了4个Ⅱ型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在烷基化反应中使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产率从10~40℅提高到43~67℅。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经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确定其结构。测定其吸收波长...
祁国珍王朝晖王金娣
关键词:紫外线吸收剂苯并三唑相转移催化剂烷基化三乙基苄基氯化铵
新型水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合成III被引量:22
2000年
合成了 8个新的水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 ,经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等确证了结构。同时测定了其吸收波长及荧光吸收光谱 ,计算了摩尔消光系数和荧光量子效率 ,并对其结构与光化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探索。
林毅清钱蓁王金娣祁国珍
关键词:水溶性硫杂蒽酮光引发剂
水溶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合成被引量:4
1999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溶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用紫外、红外、核磁共振等方法确证结构。
赵长阔王金娣祁国珍
关键词:硫杂蒽酮光引发剂水溶性
4-β-取代氨基甲酰-4-脱氧-4′-去甲表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被引量:3
2000年
为考察 4′-去甲表鬼臼毒素 C4 位上连接碳原子后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 C4 位β构型取代氨基甲酰取代的衍生物 2 6个。它们在体外的抑制 L1 2 1 0细胞和 KB细胞的药理实验中 ,虽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细胞生长活性 。
陈再新马维勇1陈秀华王金娣张椿年
关键词:鬼臼毒素衍生物抗肿瘤活性
激光浊度法研究硫杂蒽酮类的光敏引发性能被引量:1
1995年
用激光浊度法,对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在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体系中的光敏引发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杂蒽酮类的光引发效率高于二苯甲酮、安息香双甲醚等;硫杂蒽酮中的取代基类型和位置及促进剂种类,对其引发效率有明显的影响;氧对该聚合体系阻聚现象不明显;该类光引发剂最佳引发浓度ω_B为1.5%~2.5%。
万超生王金娣王炳奎
关键词:光聚合硫杂蒽酮光引发剂
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被引量:10
1997年
合成了12个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它们均为新化合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结构。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它们的光引发性能,并和其它种类(如烷基)取代的噻吨酮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取代基的位置和结构对引发性能有一定影响。
王金娣祁国珍曹志耀
关键词:光引发剂
4-β-酯取代-4-脱氧-4′-去甲表鬼臼毒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和结果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新的C4 位 β构型的酯取代的衍生物 38个 (II 1~II 38) ,并进行了体外对L12 10 细胞和KB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论 脂肪酯的活性强于芳香酯 ,其中以II 10的活性最强 ,超过etoposide 2个数量级。脂肪酯中主链不超过 3个碳原子的活性较好。在芳香酯中 ,苯环上连接吸电子基的化合物的活性稍强于连接有供电子基的化合物。
陈再新马维勇王金娣陈秀华张椿年
关键词:鬼臼毒素衍生物抗肿瘤活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