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相色谱
  • 5篇胶束
  • 4篇毛细管
  • 3篇血浆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色谱法测定
  • 3篇输注
  • 3篇输注过程
  • 3篇毛细管电泳
  • 3篇胶束毛细管电...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增敏
  • 2篇中草药

机构

  • 18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保定市第二医...

作者

  • 18篇苏芳
  • 13篇赵燕燕
  • 12篇王翠玲
  • 11篇白洁
  • 6篇姜明明
  • 5篇李月秋
  • 5篇王丽娟
  • 5篇韩媛媛
  • 4篇陈春生
  • 3篇张向飞
  • 2篇杨更亮
  • 2篇白立改
  • 2篇刘海燕
  • 1篇耿成光
  • 1篇朱涛
  • 1篇陈晰敏
  • 1篇董佩
  • 1篇王利娟
  • 1篇刘丽艳
  • 1篇刘会芳

传媒

  • 4篇河北大学学报...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药师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体内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酸的含量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体内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酸浓度的方法。方法:移取血清,加入环己烷-二氯甲烷(3:1)混合溶液,沉淀蛋白后离心,上清液经氮气吹干,加流动相溶解后上机分析。采用Shimadzu VP-ODS分析柱(150mm×4.6mm),二极管阵列矩阵检测器,测定波长:辛伐他汀为238nm,非诺贝特酸为300nm,流动相:甲醇-水-10%磷酸(85:14:1),流速1.0mL·min^-1,柱温为25℃。结果:辛伐他汀、非诺贝特酸分别在0.20-25mg·L^-1(r=0.9999)和0.05~25mg·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分别为0.05mg·L^-1和0.01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4%和91.80%,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4%。结论: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体内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酸浓度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辛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血药浓度的测定,以及合并用药后药动学、药效学和生物等效性方面的研究。
赵燕燕白洁苏芳韩媛媛王翠玲李月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辛伐他汀非诺贝特酸血药浓度
输液瓶的吸附作用对胰岛素输注过程中浓度变化的影响
2009年
为了解胰岛素注射液在输液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指导临床合理操作,模拟了临床胰岛素配液以及输注操作过程,实验分为玻璃瓶组和塑料瓶组,各组又按操作的不同分为输液组和吸附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胰岛素浓度.输液组流速为50滴/min,每输注50 mL液体取样测定胰岛素浓度.吸附组按溶媒不同分为氯化钠组、50 g/L葡萄糖组和100 g/L葡萄糖组,每隔10 min轻轻振摇1次,并取液测定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和装有不同溶媒的输液瓶对胰岛素的吸附趋势类似,但塑料瓶对胰岛素的吸附量大于玻璃瓶,装有氯化钠的输液瓶大于葡萄糖输液瓶,100 g/L葡萄糖输液瓶大于50 g/L葡萄糖输液瓶.因此,在胰岛素输液过程中,应考虑到输液瓶对胰岛素的吸附导致的药量损失.
赵燕燕白洁苏芳姜明明刘会芳王翠玲陈春生
关键词:胰岛素输液过程输液瓶
胰岛素注射液输注过程中浓度变化规律的探讨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考察胰岛素注射液在输液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测定输液瓶对胰岛素的吸附量,以指导临床合理操作。方法:模拟临床胰岛素配液以及输注操作过程,实验分为18组:5%葡萄糖组(玻璃瓶组和塑料瓶组)、10%葡萄糖组(玻璃瓶组和塑料瓶组)和氯化钠组(玻璃瓶组和塑料瓶组),各组又按操作的不同分为振摇组、非振摇组和吸附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胰岛素浓度。振摇组、非振摇组流速为50滴/min,每输注50mL液体取样测定胰岛素浓度。吸附组每隔10min轻轻振摇1次,并取液测定浓度。结果:在不同材质输液瓶之间、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之间胰岛素浓度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种类溶媒中变化趋势不同:在氯化钠注射液中,胰岛素浓度在滴注50mL左右出现极大值,而后逐渐降低达到平稳状态;在葡萄糖注射液中,胰岛素浓度先升高,随后胰岛素浓度降低,在滴注350mL左右浓度又出现极大值。非振摇组在输注期间普遍出现胰岛素浓度骤然升高现象,而振摇组胰岛素浓度变化较为平稳;不同材质和装有不同溶媒的输液瓶对胰岛素的吸附趋势类似,但塑料瓶对胰岛素的吸附量大于玻璃瓶,装有氯化钠的输液瓶大于葡萄糖输液瓶,10%葡萄糖输液瓶大于5%葡萄糖输液瓶。结论:在胰岛素输液过程中,可通过对输液瓶每隔10min振摇一次,以有效避免在输液期间出现的胰岛素浓度升高现象,防止其引起的低血糖现象的出现;临床操作时还应考虑到药物的吸附损失。
赵燕燕苏芳王丽娟姜明明王翠玲白洁陈春生
关键词:胰岛素输液过程吸附量护理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麻黄中的农药残留被引量:5
2008年
赵燕燕王翠玲苏芳王丽娟李月秋韩媛媛白洁张向飞
关键词:农药残留胶束毛细管电泳麻黄痕量分析
速效牛黄丸质量标准的完善
2008年
目的:完善速效牛黄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栀子、黄芩和黄连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盐酸小檗碱在0.03~0.70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为1.1%(n=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姜明明杨更亮刘海燕白立改苏芳朱涛王利娟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步荧光-双波长法检测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儿茶酚胺(CAs)类神经递质主要包括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和多巴胺(dopamine,DA)。CAs在临床诊断、生理、病理和运动医学等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芳
关键词:胶束增敏儿茶酚胺类肾上腺素血浆测定
文献传递
RP-HPLC法测定畅鼻通颗粒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测定畅鼻通颗粒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 AgilentEclipse XDB-C_(18)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水-三乙胺(35:65:0.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100.0 mg·L^(-1)(r=0.9993)和2.1~84.0mg·L^(-1)(r=0.9992);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2%和99.8%。结论:该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以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姜明明杨更亮刘海燕白立改苏芳
关键词: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几种中药中痕量啶虫眯和吡虫啉农药残留的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富集技术检测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利用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富集技术建立测定几种中药中痕量啶虫眯和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中药样品通过甲醇超声提取,二氯甲烷萃取的方法处理。采用未涂层熔硅弹性石英毛细管(48.5μm×50 μm,有效柱长40 cm),选择20 mmol·L^(-1)硼砂和8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H=6.93)为缓冲溶液,进样时间100 s,进样压力4.5kPa,分离电压15 kV,紫外检测波长262 mn,可实现啶虫眯和吡虫啉的分离检测。结果:在优化条件下,啶虫眯和吡虫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08,0.016 mg·kg^(-1);富集倍数分别为270和210倍。结论:本方法样品预处理操作简单、检测限低,能够用于中药中痕量啶虫眯和吡虫啉农药残留的检测。
赵燕燕王翠玲苏芳王丽娟李月秋韩媛媛白洁
关键词:胶束毛细管电泳痕量吡虫啉中药
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三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被引量:5
2009年
提出了用同步扫描-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肾上腺素(EP)、去甲肾上腺素(NEP)和多巴胺(DA)3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试验表明:荧光检测宜选定发射波长(eλm)与激发波长(eλx)的波长差为70 nm(Δλ=eλm-eλx)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在eλm为385.0 nm时DA的荧光信号不受EP和NEP的干扰,而EP和NEP相互的干扰,采用双波长荧光检测模式可消除。选择测定NEP的波长对为470.0 nm(eλm,1)和531.8 nm(eλm,2),测定EP的波长对为500.0 nm(λ′em,1)和445.6 nm(λ′em,2)。测得荧光强度与3种儿茶酚胺浓度在320μg.L-1(EP),640μg.L-1(NEP)及160μg.L-1(DA)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k)依次为0.20,0.97,0.73μg.L-1。
赵燕燕苏芳王翠玲姜明明白洁
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富集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几种中草药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几种中草药中的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用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富集技术(MEKC on-line Sweeping)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CGC)对几种中草药中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比较2种方法的样品预处理条件、检测条件、线性、精密度、回收率、最低检测限和样品测定结果。结果MEKC on-line Sweeping样品预处理方法简单,检测范围广;CGC法检测限低。2种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样品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EKC on-line Sweeping和CGC各有其特点,但CGC不能直接用于检测低挥发性的农药如吡虫啉,2种方法检测限均低于各国标准,能够用于中草药中农药残留的测定。
赵燕燕王翠玲白洁苏芳陈春生
关键词:胶束毛细管电泳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中草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