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仲学

作品数:142 被引量:817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基因
  • 20篇小麦
  • 19篇花生
  • 12篇盐碱
  • 12篇作物
  • 12篇胁迫
  • 12篇
  • 10篇冬小麦
  • 10篇集胞藻
  • 9篇烟粉虱
  • 9篇盐碱地
  • 9篇油莎豆
  • 9篇污染
  • 9篇粉虱
  • 8篇蛋白
  • 8篇植物
  • 8篇土壤
  • 7篇叶面
  • 7篇栽培
  • 6篇玉米

机构

  • 13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5篇山东师范大学
  • 1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1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霍恩海姆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山东省花生研...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太原师范学院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山东省农作物...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泰安市农业科...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山东省果树研...

作者

  • 141篇范仲学
  • 36篇毕玉平
  • 23篇彭振英
  • 23篇张斌
  • 22篇马德源
  • 21篇陈高
  • 17篇杨连群
  • 16篇秦岭
  • 15篇万书波
  • 14篇张斌
  • 13篇郭峰
  • 13篇边斐
  • 12篇王志芬
  • 11篇柳絮
  • 11篇王兴军
  • 10篇张燕
  • 9篇刘国霞
  • 9篇褚栋
  • 9篇孟静静
  • 9篇杜瑞雪

传媒

  • 30篇山东农业科学
  • 7篇核农学报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核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农业科技...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特种经济动植...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16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OsSRK1在控制水稻叶片长度和宽度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基因OsSRK1在控制水稻叶片长度和宽度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PCR方法,扩增出水稻品种日本晴的OsSRK1基因的全长编码区,正向连接在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90-ubi上;再进行遗传转化至水稻品种日本...
谢先芝周晋军顾建伟钱凤芹程惠敏范仲学张斌毕玉平
小麦细胞色素P450(TaP450)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细胞色素P450是一种多功能氧化酶,在植物体内担当着生物合成、代谢解毒以及抗逆等重要功能。本研究采用RACE方法从普通小麦中同源克隆到一个新的P450基因,命名为TaP450(Genbank No.KJ541960)。该基因基因组序列全长为2 643bp,含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cDNA全长为2 033bp,含有一个1 557bp的开放读码框,推导蛋白含518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其具有保守的P450结构域,但该蛋白与已报道的小麦P450蛋白序列有较大差异,表明它是小麦P450家族的新成员;蛋白结构特征分析发现,该蛋白的分子量为57.092kD,等电点为8.63,N端具有一个含29个氨基酸的跨膜结构和一个含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在小麦叶片、茎、根与种子中均有表达,但在叶片和茎中表达量最高;在胁迫处理下,该基因的表达量均上调,且在盐胁迫处理下上调尤为显著,表明该基因与盐胁迫密切相关。
张斌秦岭郭凤丹杨连群边斐范仲学李娜娜宫永超蒲艳艳丁汉凤彭振英
关键词:小麦RACE细胞色素P450特异性表达逆境胁迫
马铃薯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2009年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但其受青枯病的影响严重,一直以来没有根本的防治措施。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功能,进而进行遗传转化,培育抗病品种(系)将成为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几种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RNAi技术在研究基因功能中的作用以及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樊娜娜郭晓刘生祥杨煜张柏顺范仲学李广存
关键词:马铃薯青枯病基因RNAI
镉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籽仁品质和镉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胁迫对5个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籽仁品质和镉含量的影响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镉水平(≤24 mg/kg)胁迫下,花生籽仁中镉含量随土壤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其中在低镉浓度(<3 mg/kg)下,花生籽仁的镉积累能力较强,但品种间镉积累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镉胁迫对花生籽仁蛋白质和重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影响,但品种间存在差异,KB054是本试验中镉耐受能力最强的品种。
杨志艺万书波范仲学闫彩霞李春娟单世华
关键词:镉积累
硫缓解龙葵镉毒害效应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和硫交互处理下,龙葵(Solanum nigrum L.)生物量、镉含量、各器官非蛋白巯基含量的变化,以及镉在龙葵各器官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适量的硫可以增加龙葵的生物量;(2)龙葵地上部镉含量随着镉处理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地下部镉含量则相反。同一浓度镉处理下,龙葵地上、地下部的镉含量都随着硫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3)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体内非蛋白巯基含量无显著差异;(4)镉主要集中在细胞壁而不是细胞器中。故推测,硫是通过阻止龙葵对镉的吸收而不是促进无毒化合物(Cd-S4-complex)的形成来缓解龙葵的镉毒害症状。
蔡利娟范仲学栾文哲杜瑞雪
关键词:生物量亚细胞分布
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4
2018年
为确定高产条件下不同花生品种的最佳化控时期,以小花生品种‘花育20’(HY20)和大花生品种‘花育25’(HY2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多效唑(PBZ)不同喷施时期对花生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叶片保护酶和碳、氮代谢酶活性,以及荚果产量和籽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喷施PBZ均提高了2个品种花生在结荚期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且PBZ喷施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在饱果期,HY25的各指标以主茎高25cm时喷施PBZ的效果最好,但HY20在主茎高25 cm时喷施PBZ的保护酶活性降低,化控时间过早导致植株早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碳代谢酶活性也略低于CK,HY20的指标以主茎高30 cm时喷施PBZ效果最好.适宜时期PBZ处理提高了2个品种的荚果产量和经济系数,提高了脂肪含量和油酸相对含量以及O/L值.高产条件下,HY25和HY20的最适多效唑处理时期分别为花生主茎高25和30 cm左右.
张佳蕾郭峰李新国杨莎耿耘孟静静范仲学万书波
关键词:保护酶代谢酶
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2008-2011年对分布在山东省沿海地区34个县(市、区)、82个乡(镇)、132个行政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共收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材料848份,分属15科40属54种。本文对调查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消长情况及原因和调查、收集到的资源种类及其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对山东省沿海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丁汉凤王栋张晓冬李润芳李湛马玉敏张煜李娜娜陈为京范仲学樊守金张立宾张辉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
南极菌株SC-5同步糖化发酵甜高粱秆生产纤维素乙醇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从南极土壤中分离筛选的产低温纤维素酶菌株SC-5,以甜高粱秆为发酵底物,开展同步糖化发酵生产纤维素乙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C-5低温纤维素酶,底物亲合性好,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用温度为40℃,pH适应性广,热稳定性好,乙醇耐受性好。同步发酵1.0 kg甜高粱秆可生产45 g乙醇,乙醇生产效率较高,发酵工艺简单实用。
马德源范仲学范仲学王能飞郭凤丹张斌
关键词:纤维素乙醇
山东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战略之探讨
2005年
丁汉凤毕玉平范仲学
关键词:农业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以人为本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遗传工程研究
2006年
以超积累植物为手段的植物修复技术存在植物生物量小、生长周期短、寻找困难等因素的制约,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为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打开了新的途径。植物络合素合成酶基因、金属硫蛋白基因、汞离子还原酶merA和merB基因、砷酸盐还原酶基因、ATP硫酸化酶基因、铁氧还原酶基因和一些新发现的基因已经被转入到不同植物,以此来改良这些植物对金属镉、铅、汞、砷、硒和铁的吸收和螯合能力。进一步研究超积累植物的金属代谢机制,将会有助于创造带有新颖修复特征的转基因植物。本文阐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遗传工程研究现状、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遗传工程研究、转移潜在基因来提高植物金属耐受性和积累能力、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修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转基因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机理进行了描述:植物络合素、金属硫蛋白与镉的耐受性,汞离子减少和汞离子抗性的产生,植物对砷的吸收和砷酸盐转运,硒的吸收和硒酸盐转运,铁氧还原酶和铁吸收的增强以及其它有关重金属代谢的基因。
张斌范仲学柳絮秦岭
关键词:植物修复超积累植物重金属土壤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