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谈晶花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心肌缺血再灌...
  • 1篇血尿
  • 1篇药物
  • 1篇预后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他汀
  • 1篇他汀类
  • 1篇他汀类药
  • 1篇他汀类药物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大鼠
  • 1篇糖尿病模型

机构

  • 3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3篇谈晶花
  • 3篇张代富
  • 2篇黄瑛
  • 1篇徐志清
  • 1篇祁炜罡
  • 1篇沈佳佳
  • 1篇华靖
  • 1篇沈静华
  • 1篇张康建
  • 1篇支翠菊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通过促进自噬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对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35只糖尿病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白藜芦醇未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白藜芦醇治疗组、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每组各7只。通过结扎-放松左冠状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亚甲蓝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变化;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泡;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Ⅰ和Ⅱ、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 related gene 5,Atg5)、Beclin-1的表达水平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白藜芦醇治疗组与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P<0.05)。电镜结果显示,白藜芦醇治疗与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可促进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的自噬,改善心肌细胞结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中LC3-Ⅱ、Atg5、Beclin-1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而LC3-Ⅰ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治疗组及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Atg5、Beclin-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且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Beclin-1表达水平高于白藜芦醇治疗组(P<0.05);各组之间mTOR、AMP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白藜芦醇治疗组及白藜芦醇+胰岛素联合治疗组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而mTOR磷酸化水平则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AMPK、抑制mTOR通路,上调LC3-Ⅱ、Atg5、Beclin-1的表达,促进自噬,抑制缺�
沈佳佳黄瑛祁炜罡谈晶花张代富
关键词:白藜芦醇糖尿病模型自噬
血尿酸水平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血尿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的发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收治的250例ACS患者,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组:尿酸正常组(SUA<420μ mol/L)和尿酸升高组(SUA≥420μ mol/L),并比较患者在BNP、LVEF、TNI等ACS严重程度指标以及ACS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等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BNP、LVEF、TNI以及ACS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CS患者来说,SUA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ACS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黄瑛张康建沈静华华靖徐志清谈晶花支翠菊张代富
关键词:尿酸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
他汀类药物与B类I型清道夫受体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脂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血小板聚集和稳定斑块等作用,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整体防治中占重要地位。B类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受体,两者协同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在胆固醇清除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SRBI基因多态性可能对他汀类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现综述了他汀类药物与SR-BI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谈晶花张代富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B类I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