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文彬

作品数:28 被引量:84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6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9篇遥感
  • 7篇遥感监测
  • 6篇土壤
  • 6篇GIS
  • 5篇地理信息
  • 5篇地理信息系统
  • 5篇信息系统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壤侵蚀
  • 5篇草地
  • 4篇遥感与GIS
  • 4篇草地资源
  • 3篇城市
  • 2篇中国草地
  • 2篇驱动力
  • 2篇维数
  • 2篇建成区
  • 2篇耕地
  • 2篇分形
  • 2篇分形维数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28篇张增祥
  • 28篇谭文彬
  • 17篇赵晓丽
  • 14篇周全斌
  • 14篇刘斌
  • 13篇王长有
  • 7篇邹亚荣
  • 6篇牟凤云
  • 4篇田光进
  • 3篇刘纪远
  • 3篇张宗科
  • 3篇易玲
  • 2篇王茜
  • 2篇汪潇
  • 1篇徐进勇
  • 1篇庄大方
  • 1篇张国平
  • 1篇肖鲁湘
  • 1篇左丽君
  • 1篇王长友

传媒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世界科技研究...
  • 2篇遥感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遥感信息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环境
  • 1篇2006年“...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IS支持下我国干旱区草地资源动态分析被引量:24
2003年
以遥感与GIS为支撑技术 ,以干燥度为干旱指标 ,并以此提取草地的动态变化 ,分析 1995— 2 0 0 0年的中国干旱区草地动态变化状况。研究表明 :草地面积减少 5 49× 10 4km2 ,主要表现在低覆盖度草地面积的大量减少 ,草地资源的变化主要是转变成耕地 ,城镇占用 ,及草地类型间的转换 ,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的变化以变耕地为主 ,主要是受人口的压力 ;草地的退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过度放牧、盲目开垦耕地所致 ,而草地资源为我国西部、北部主要资源 ,这种草地的退化将造成我国北方环境的恶化及资源的退化。草地的动态变化以自然与人为动力为主。
邹亚荣张增祥赵晓丽刘斌谭文彬
关键词:干旱区草地资源遥感GIS
上海城市扩展及其对周边土地利用的占用被引量:13
2006年
本文以不同时期的MSS\TM\ETM+为主要信息源,对上海城市中心建成区从1975-2004年的扩展过程及其扩展过程中对周边土地类型的占用进行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建成区范围在29年间持续增长,但各时期增长速度不均衡,2001-2004年增长速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不同时期,上海城市扩展的主导方向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浦西地区沿主要交通干道向外发展,而浦东地区则向功能区核心发展。上海城市扩展过程中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占用大量耕地为主,对农村居民点和其它建设用地的占用次之,对林地、水域等土地类型的占用则较为微弱。
徐进勇王茜张增祥易玲谭文彬王长有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
基于遥感和GIS的重庆市近30年城市形态演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08年
基于8期遥感影像,研究了1978—2005年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采用紧凑度指数、放射状指数和分形维数等城市空间形态定量研究的方法计算了不同时期重庆市城市空间形态的参数。结果表明,2005年重庆市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87.32km^2增加到282.21km^2。改革开放后重庆市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相对稳定期、80年代中期以后的缓慢发展期和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期,目前是扩展速度较快的时期,整个城市呈跳跃式发展。该时期增加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中,有76.86%来自于周边的耕地,有20.52%来自于对周边农村居民点和其他建设用地的占用。
牟凤云张增祥谭文彬
关键词:遥感分形维数
中国农牧与风水蚀交错区的空间格局与生态恢复被引量:9
2002年
运用遥感与 GIS为技术支撑 ,以专家知识为依据 ,从而定量计算出中国的农牧与风水蚀交错区。在此基础上 ,阐述二者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风水蚀交错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大兴安岭 -阴山 ,秦岭 -祁连山一线分布的区域 ,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于辽宁与内蒙古接壤处 ,山西北部 ,陕西北部 ,到甘肃东部 ,秦岭以北 ,六盘山以东的地区 ,二者在空间格局上的不重合 ,使得我国 ,特别是北方地区存在两个生态脆弱区 ,这样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从生态重建的角度提出治理对策。
邹亚荣张增祥王长有赵晓丽周全斌刘斌谭文彬
关键词:生态恢复农牧交错区风力侵蚀水力侵蚀
南昌市城市用地的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本文通过解译多时相南昌市遥感影像,分析了28年间南昌市主要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点,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探讨。南昌市主要建成区的用地扩展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扩展过程中分别受到了交通线和赣江的引导作用和限制作用,并且以占用耕地为主。人口、工业发展、利用外资以及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构成了南昌市主要建成区用地扩展的软环境影响因子,交通区位、自然条件等硬件条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主要建成区的扩展方向。
左丽君张增祥谭文彬王长有
关键词:遥感监测驱动力
GIS支持下内蒙古草场动态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被引量:12
2002年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以农牧交错带内蒙古为例,构建了内蒙古土地利用数据库,定量地分析草地这一内蒙古主要自然资源80年代中期至2000年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环境背景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变化主要向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转变,耕地占用草地严重;草地变城镇农村居民点的面积少;草地的退化面积较大,尤以低覆盖度草地为重。同时草地变化发生的环境集中在条件较好区域,说明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也反映内蒙古的经济相对滞后。
邹亚荣张增祥赵晓丽周全斌谭文彬
关键词:草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GI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近三十年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1975年、1990年、2000年和2004年四期陆地卫星影像资料,在遥感、GIS和分形理论的支持下,对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975年到2004年乌鲁木齐建成区面积扩张显著,四期的计盒维数分别是1.5552、1.6161、1.6969、1.6947。1975年到2000年扩展以向四周扩展为主,到2004年期间,则以表现出线性扩展的特点。城市扩展的初期是以占用草地为主,后来转变为以占用耕地为主,2000年以后则主要以占用农村居民点和工交建设用地为主。
肖鲁湘张增祥谭文彬王长有
关键词:建成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分形维数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草地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1
2002年
运用GIS和RS技术 ,以LandsatTM为数据源 ,监测我国草地资源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我国草地总面积增加 ,其中 ,高覆盖度与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多 ,但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且南北方有差异 ,南方的草地面积变化较小 ,北方草地面积减少程度大 。
邹亚荣赵晓丽张增祥周全斌谭文彬
关键词:RS地理信息系统草地面积遥感
基于TM影像和“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被引量:26
2007年
近2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北京市出现了以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化明显。利用1984年、1996年、2001年的陆地卫星TM影像和2005年的“北京一号”小卫星数据,得到北京市1984—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21年间北京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城镇用地面积由1984年的484.86km2增加到2005年的1496.88km2;土地利用现状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及其郊区用地的特点;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由1984年的5860.36km2减少到2005年的4923.91km2;农村居民点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非城镇用地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政策法规的变革、人口的增长和卫星城的建设等因素促进了北京市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北京一号”小卫星是我国第1颗拥有自主权的卫星,可以较好地用来进行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应用潜力巨大。
牟凤云张增祥刘斌王长有谭文彬
关键词:TM影像土地利用遥感监测
中国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被引量:12
2002年
土壤侵蚀是地理环境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比较不同单元之间的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在计算土壤侵蚀综合指数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 ,对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的土壤侵蚀进行了空间分析 ,主要参与的地理环境背景因子为 :降雨量、植被、坡度、地貌类型、高程、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对土壤侵蚀不同类型及强度等级下的各地理环境背景分析 ,揭示出中国土壤侵蚀与其地理环境背景的空间关系。
赵晓丽张增祥周全斌刘斌谭文彬王长有
关键词:遥感GIS土壤侵蚀地理环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