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宏
- 作品数:19 被引量:225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神口服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异型增生、肠化的临床研究
- 王文仲陈大权赵俊宏方敏邢风池于鹤轩李振芝杜玉琴常季云曹鹤茹刘文全周正华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异型增生、肠化为胃癌癌前病变。该成果依据中医辨证和研究者的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提出该病病机为痰气壅结、瘀血阻络,以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为大法,研制出胃神口服液。经1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粘膜异型增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粘膜异型增生胃癌活血化瘀
- 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鼠脑细胞核蛋白质及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变化被引量:6
- 1999年
- 韩景献李平赵俊宏杨增瑞刘庆忠王舒赵立荣郑灏泳
- 关键词:衰老
- 针刺水沟、内关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脑组织核蛋白及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影响
- 一些研究表明,生物衰老时,细胞染色质转录活性下降,染色质非组蛋白(NHCP)含量减少.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在衰老过程中,脑染色质非组蛋白含量明显减少,提示NHCP在SAM-P...
- 赵俊宏杨增瑞王舒刘庆忠温廷益
- 文献传递
- 针刺对脑萎缩模型小白鼠脑细胞核蛋白及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8
- 1999年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了针刺“水沟”、“内关”穴后,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脑细胞核蛋白质及染色质NHCP的电泳图谱,经光密度扫描仪扫描,测定蛋白区带峰面积比值。结果显示,针刺可以降低膜蛋白(细胞核蛋白中分子量为62KD的蛋白区带)含量;增加非组蛋白(染色质蛋白中分子量为24KD的蛋白区带)含量。研究表明,针刺“水沟”、“内关”穴对一些蛋白质在衰老过程中出现的增龄性变化具有拮抗作用。
- 石学敏韩景献赵俊宏杨增瑞李平王舒刘庆忠赵立荣郑灏勇
- 关键词:核蛋白类染色质针灸疗法脑萎缩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
- 某院自1972年以来,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了大量的中风病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通过严格的对照观察证实“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法和药物疗法。本文观察了收治的13262例住院中风患者,通过临...
- 石学敏宋秋珍赵俊宏李军周继曾韩景献赵建国卞金玲李岩张慧勇马春燕
- 关键词:中风病醒脑开窍针刺法中医病机临床疗效
- 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行为学及细胞凋亡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 石学敏韩景献王舒刘庆忠赵俊宏
- 该研究应用调神益智,平肝通络针法在临床治疗老年期痴呆有效的基础上用于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从行为学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一氧化氮水平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证实,针刺可对抗自由基氧化损伤,提高一氧化氮含量,抑制脑细胞凋亡,从...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萎缩老年痴呆疗效试验
- 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行为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3
- 1998年
- 本研究采用老化度评分、十字高架迷路实验、穿梭箱实验等行为学实验方法,在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行为学特征进行系统观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醒脑开窍针法对其行为学异常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SAM—P/8具有明显的脑老化行为学特征,处于智能低下状态,是研究老年痴呆比较理想的自然发病模型。醒脑开窍针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延缓衰老,改善低恐怖不安状态,提高学习及记忆能力。
- 韩景献李平刘庆忠王舒赵俊宏赵立荣来丽萍杨增瑞石学敏
-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针灸疗法
-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MDA的影响被引量:21
- 1999年
- 张春红王舒赵俊宏刘庆忠郑灏泳杨增瑞
- 关键词:针刺疗法SOD脑缺血MDA
-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MDA的影响
-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自由基损害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是原发或迟发的神经元损伤,都与氧自由基过度形成有关.本实验在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基础上,测定大鼠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 王舒张春红赵俊宏刘庆忠郑灏泳杨增瑞
- 关键词:脑缺血实验病理SODMDA
- 文献传递
- 醒脑开窍针法对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痴呆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1996年
- 本研究应用日本老化鼠开展了针刺对痴呆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架实验中 SAM-P/8小鼠较 SAM-R/1小鼠进入无屏壁区的次数、时间及距离明显提高(P<0.05或 P<0.01),表明老化鼠处于痴呆所表现的低恐怖不安状态,且脑组织 NE水平低下(P<0.05)。醒脑开窍针法对上述异常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提高脑 NE 水平(P<0.01),而且可显著提高脑组织 SOD 活性(P<0.05)。非穴位针刺法对上述异常状态未观察到明显的作用,并可使脑5-HT 含量明显增多,估计与疼痛刺激使小鼠产生焦虑不安情绪有关。
- 石学敏韩景献李平李力王舒赵立荣刘庆忠赵俊宏苗勇
-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法神经介质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