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幽燕

作品数:24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药学会奥赛康临床药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新生儿
  • 6篇缺血
  • 6篇缺氧
  • 5篇血性
  • 5篇衰竭
  • 5篇通气
  • 5篇缺氧缺血性
  • 5篇缺氧缺血性脑
  • 5篇呼吸衰竭
  • 4篇缺血性脑病
  • 4篇缺氧缺血性脑...
  • 4篇细胞
  • 4篇脑病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新生儿缺氧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氧化氮
  • 3篇一氧化氮

机构

  • 2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姜堰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赵幽燕
  • 15篇吴玲
  • 9篇平鹦
  • 8篇周晓玉
  • 7篇封云
  • 7篇宋韶鸣
  • 6篇徐英美
  • 4篇刘海樱
  • 3篇过国英
  • 3篇施圣云
  • 3篇贲晓明
  • 2篇黄志云
  • 2篇郭艳
  • 2篇王崇伟
  • 2篇邱洁
  • 2篇刘登礼
  • 2篇孙晓丽
  • 2篇杨洋
  • 2篇周晓光
  • 2篇阚清

传媒

  • 3篇江苏医药
  • 2篇新生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铁道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日龄SD大鼠分成HIBD模型组(n=11)、rh-EPO治疗组(n=11)、假手术对照组(n=10)。用电镜观察缺氧缺血后24h三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特征;比较缺氧缺血后0、6、12、24h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自发左旋、夹尾左旋、夹尾尖叫发生率;利用跳台试验观察三组大鼠生后75天学习、记忆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大量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治疗组较模型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缺氧后0h,两组动物均出现自发左旋、夹尾左旋、夹尾尖叫现象(治疗组10/10,模型组9/9),缺氧后24h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现象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组1/10、模型组6/9,P=0.0198)。跳台试验发现模型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学习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均<0.01),记忆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均<0.01),治疗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rh-EPO可抑制HIBD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脑损伤,改善动物学习、记忆能力;rh-EPO有望成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徐英美陈风展刘海樱冯晔陈俊赵幽燕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红细胞生成素凋亡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生长抑素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浆生长抑素(S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HIE时神经系统症状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26例新生儿HIE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浆SS,并测定了24例足月健康新生儿出生时脐血SS浓度。结果显示HIE急性期SS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恢复期有明显差异(P<0.01),且HTE的严重程度与血浆SS水平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生长抑素在HIE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介质,并对HIE严重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线索。
吴玲赵幽燕过国英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生长抑素
新生儿MRSA感染的耐药性分析及抗生素选择
2002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 MRSA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方法 :对 6 5例感染的新生儿分别取血液、气道分泌物、脓液、脑脊液、脐部分泌物送细菌培养 ,采用 API系统鉴定细菌 ,纸片扩散法做药敏实验。结果 :MRSA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表现为高度耐药性 ,而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甙类抗生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对万古霉素 10 0 %敏感。结论 :万古霉素成为治疗 MRSA的首选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 。
赵幽燕蒋晓蓉
关键词:新生儿MRSA药敏试验抗生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日龄SD大鼠分成HIBD模型组(n=11)、rh-EPO治疗组(n=11)、假手术对照组(n ...
赵幽燕徐英美陈风展刘海樱冯晔陈俊姜埝
文献传递
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223例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近2年223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g)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近2年收治的223例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一般情况、出生情况、产前产房处理、合并症...
阚清杨洋邱洁郭艳封云赵幽燕周晓光周晓玉
一氧化氮吸入对新生儿缺氧性呼吸衰竭机械呼吸时呼吸力学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肺源性呼吸衰竭患儿机械呼吸时吸入一氧化氮(NO)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新生儿缺氧性呼吸衰竭患儿给予机械呼吸者,平均气道压>10cmH2O,吸入氧浓度>60%者为入组对象,18例为NO组,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机械呼吸后6h呼吸力学监测结果。结果机械呼吸后6h,NO组吸入氧浓度、吸气峰压、平均气道压、潮气量均小于对照组(P<0.01);而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肺过度膨胀系数,NO组发生≤仅1例次,而对照组发生8例次。结论肺源性呼吸衰竭新生儿机械呼吸时吸入NO除能降低吸入氧浓度外,还能降低机械呼吸时所需的吸气峰压,因而使平均气道压下降,可使用较小的潮气量防止肺泡过度扩伤,减少气压伤和容积伤。
吴玲李勇黄志云赵幽燕封云周晓玉贲晓明宋韶鸣
关键词:新生儿一氧化氮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新生儿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方法,探讨万古霉素在新生儿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0.05mol.L-1,pH3.21)(10∶90),检测波长为236nm,流速为1.00mL.min-1;新生儿重症感染病例30例,用万古霉素治疗7~14d,给药剂量按每次10~15mg.kg-1,观察给药前后患儿肝、肾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BUN、CCr)及不良反应情况;监测患儿万古霉素的峰(坪)浓度和谷浓度。结果:30例患儿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万古霉素的谷浓度的平均值为(5.8±3.4)mg.L-1,峰(坪)浓度的平均值为(30.9±12.0)mg.L-1,给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万古霉素对治疗新生儿重症感染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在血药浓度的监测下个体化治疗。
徐进许静李燕赵幽燕谭家风徐英美赵真龄
关键词:万古霉素新生儿安全性高效液相色谱法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胃肠激素的变化被引量:16
1998年
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液中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胃动素(MTC)对消化系统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方法对49例HI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测定血清SS、GAS、及血浆MTL,并与24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作对照,结果显示HIE急性期SS、GA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胃动素与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且血清SS、GAS水平与HIE轻重程度正相关。提示新生儿HIE时SS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消化系统症状有关。
吴玲赵幽燕过国英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胃肠激素
住院新生儿弓形虫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调查
宋韶鸣贲晓明施圣云徐英美吴玲平鹦刘海樱赵幽燕
对有关TORCH感染进行了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87例住院新生儿血清CMV-IgG/IgM抗体与TOX-IgG/IgM抗体进行测定以调查CMV与TOX在住院新生儿中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南京市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C...
关键词:
关键词: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机体内环境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重症黄疸患儿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换血过程持续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换血前、后分别做血胆红素、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糖及血生化检测,同时观察换血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换血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换血后也有提高。而换血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血生化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能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对机体内环境影响小。
赵幽燕孙晓丽纪银锁平鹦封云
关键词: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新生儿黄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