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亚洲

作品数:39 被引量:110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会议论文
  • 17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精神分裂症
  • 26篇分裂症
  • 13篇急性
  • 12篇急性期
  • 11篇精神分裂症患...
  • 10篇疗效
  • 9篇外周
  • 9篇外周血
  • 9篇MRNA表达
  • 8篇痉挛
  • 7篇电痉挛治疗
  • 6篇抑郁
  • 6篇抽搐
  • 5篇治疗精神分裂...
  • 5篇双相
  • 5篇住院
  • 5篇细胞
  • 5篇MRNA表达...
  • 4篇抑郁症
  • 4篇抑郁症患者

机构

  • 39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山东省精神卫...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湖州市第三人...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路亚洲
  • 19篇王刚
  • 14篇胡昌清
  • 12篇姜玮
  • 10篇任艳萍
  • 10篇史晓宁
  • 9篇凌四海
  • 9篇罗炯
  • 7篇姜涛
  • 5篇马辛
  • 5篇李晓虹
  • 5篇刘敏
  • 4篇张玲
  • 4篇李艳茹
  • 3篇王雪
  • 3篇张玲
  • 3篇蔡焯基
  • 3篇刘志宏
  • 2篇张庆娥
  • 2篇张艳芳

传媒

  • 7篇2014中华...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四川精神卫生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1篇199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合并氯硝西泮片与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治疗急性激越症状的作用。
张庆娥王刚张玲王雪罗炯路亚洲姜涛王智民朱辉
住院抑郁症患者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联合心境稳定剂(MS)治疗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联合或不联合MS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联合MS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3%(39/472)。与未联合MS治疗组相比,联合MS治疗组患者年龄较小(Z=-4.435,P<0.01),更多男性(64.1%vs.37.6%,χ~2=10.451,P<0.01),更多无配偶(41.0%vs.19.9%,χ~2=9.460,P<0.01),更多无业(38.5%vs.21.0%,χ~2=6.253,P<0.05),更多18岁前起病(43.6%vs.7.2%,χ~2=51.977,P<0.01),更多难治性抑郁(17.9%vs.4.6%,χ~2=11.787,P<0.01),较少伴有焦虑特征(23.1%vs.44.7%,χ~2=6.813,P<0.01),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更高(76.9%vs.54.5%,χ~2=7.31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轻(OR=0.9,95%CI:0.91~0.98,P<0.05),男性(OR=2.4,95%CI:1.1~5.7,P<0.05),18岁前起病(OR=0.2,95%CI:0.05~0.4,P<0.01),难治性抑郁(OR=4.9,95%CI:1.5~15.9,P<0.01),更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2.4,95%CI:1.1~5.7,P<0.05)均是联合MS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起病早、男性、难治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赵茜史晓宁路亚洲张玲
关键词:抑郁症心境稳定剂影响因素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粒细胞维甲酸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粒细胞维甲酸(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入组前3个月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3名(男性34名,女性9名),正常对照39名(男性25名,女性14名),取其外周血提取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以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作校正,测定RAR 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组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0.027±0.003)高于对照组(0.020±0.002)(P=0.041).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比,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的趋势[(0.030±0.003),(0.026±0.001),P=0.166];与女性正常对照(0.018±0.004)相比,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4).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的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升高.外周血粒细胞RARγ受体mRNA是精神分裂症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路亚洲胡建胡昌清邢国强姜涛罗炯凌四海刘敏王刚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病例对照研究
20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注意和执行功能损害的研究
目的 探讨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以期为rTMS在临床中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0Hz高频重复经颅磁刺...
路亚洲姜玮任艳萍刘志宏周丹娜马辛
不同波宽刺激下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仪DGx模式和LOW0.5模式治疗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将7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情感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Gx模式组(n=35),LOW0.5模式组(n=35)。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仪进行治疗6次。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和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进行疗效评定;以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及持续性操作测验(Continuous Per-formance Task,CPT)评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认知功能改变。结果:LOW0.5模式组躁狂和抑郁状态患者显好率均为100%;DGx模式组躁狂状态患者显好率为100%,抑郁状态患者显好率为94.1%。两组相比显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W0.5模式组抑郁状态患者和躁狂患者治疗1天后WMS、WCST、CPT评分均高于DGx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Gx模式和LOW0.5模式治疗情感障碍疗效相当。LOW0.5模式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比DGx模式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轻。
姜玮路亚洲
关键词: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情感障碍疗效
早发或晚发重性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比较早发或晚发重性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223例满足ICD-10诊断标准重性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史晓宁赵茜张玲路亚洲
关键词:抑郁发病年龄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量效关系及早期预测研究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数量与疗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预测MECT最终疗效,最终旨在为MECT临床使用规范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每人接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8次.采用...
姜玮路亚洲李艳茹史晓宁任艳萍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甲酸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时与正常对照相比,其外周血粒细胞维甲酸(RAR)γ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 处于急性发作期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3名(其中男性患者34名,女性患者9名),正常对照39名(其中...
胡昌清路亚洲凌四海王刚
改良电痉挛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电痉挛治疗(MECT)的早期疗效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最终疗效的预测。方法纳入58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无重大躯体疾病。每例患者共接受8次电...
路亚洲姜玮胡昌清
喹硫平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喹硫平600~750mg/d单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组、开放性研究。对12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予喹硫平600~750mg/d单药治疗,观察时间为24周。疗效指标为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变化,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大体评定量表(GAS)的评分。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的评估、实验室检查和生命体征等。结果终点时PANSS总分减分值为54.47,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终点时,患者的有效率为77.4%(96/124),缓解率为58.1%(72/124)。MADRS、PSQI和GAS各时点评分改变与基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PANSS总分、阳性、阴性及兴奋因子分自第1周起即明显下降,减分值分别为10.33、3.52、2.11及3.33(P均小于0.01);此后访视点各评分继续减少。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便秘(23.3%)、一过性肝功能异常(14.7%)、心动过速(12.4%)、嗜睡(10.9%)和失眠(10.1%),无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喹硫平600~750mg/d单药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可改善激越、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抑郁症状、睡眠和总体功能。
路亚洲王刚蔡焯基谢世平许秀峰胡建李洁肖卫东钱敏才唐茂芹李惠春张晋碚潘集阳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喹硫平疗效安全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