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军

作品数:30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11篇介入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8篇介入治疗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血管
  • 7篇梗死
  • 6篇动脉介入治疗
  • 6篇综合征
  • 6篇消融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心肌
  • 4篇心病
  • 4篇心动过速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绞痛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绞痛
  • 4篇冠心病

机构

  • 30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30篇路军
  • 22篇王梦洪
  • 20篇张智亮
  • 19篇彭景添
  • 18篇黄俊
  • 17篇吴友平
  • 13篇郑泽琪
  • 9篇李宾公
  • 6篇彭小平
  • 4篇殷然
  • 3篇肖静
  • 3篇危春英
  • 3篇文渊
  • 2篇万欢
  • 2篇彭锦添
  • 2篇吴钧芳
  • 2篇鲁爱粉
  • 2篇吴印生
  • 2篇林玉平
  • 1篇章扬龙

传媒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3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第15届中国...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THE 22...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江西省第四次...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压监测下急性右心室梗死扩容治疗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急性右心室梗死扩容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02年6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100例急性右心室梗死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急性右心室梗死,70例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及低血压休克,扩容等治疗后95%稳定。治疗前中心静脉压(18.6±2.2)cmH_2O[(1.823±0.216)kPa]。血管开通前后中心静脉压下降(6.5±2.0)cmH_2O[(0.637±0.196)kPa],血压不稳者快速扩容补液。住院前3d中心静脉压为(22.8±2.4)cmH_2O[(2.234±0.235)kPa]时,可获得稳定血压;日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因人而异,依据中心静脉压和血压进行随时调节。结论急性右心室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早期的识别和诊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适时、适度、适量地扩容治疗,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彭景添张智亮王梦洪吴友平黄俊路军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
长期误诊为冠心病的心绞痛型癫痫1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57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9年,加重3h"于2010-08-02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头晕、大汗淋漓,持续数分钟自行缓解。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对症治疗。此后反复出现上述症状,胸痛有时会放射至左肩、左臂外侧至无名指及小指,
李宾公王梦洪危春英路军林玉平
关键词:心绞痛癫痫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支架介入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诊断ST段抬高AM I患者28例,急诊行PC I,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后,原则上均行药物支架植入。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心脏重要事件发生情况。结果IRA为前降支15例,左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10例。行PC I 25例,手术成功率96.2%,共植入药物支架32枚,IRA即刻的前向血流为TIM I 3级23例,占92%。PC I术后1月内无心脏重要事件生存患者20例,4例PC I术后出现左侧心力衰竭,此4例患者左冠状动脉均存在病变;1例患者术后因非IRA出现急性闭塞而死亡。结论急诊PC I能及时开通IRA,挽救AM I患者濒死的心肌,且成功率高,病死率低,患者恢复快。PC I及药物支架的运用是AM I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智亮王梦洪彭景添吴友平章扬龙郑泽琪黄俊路军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药物支架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时机选择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44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急诊成功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后随机分为AMI后第1周移植组(A组,10例)、AMI后第2、第3周移植组(B组,10例)、AMI后第4至6周移植组(C组,11例)和对照组(仅行PCI术,不进行骨髓穿刺或冠状动脉内输注,13例)。各组于AMI后3 d、6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采用99 MTc-MIBI核素的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明显下降。A组与B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而C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未见明显差异。A组、B组、C组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AMI急诊介入术后行BMSCs移植是安全的。AMI后前3周行BMSCs移植比较理想。
王梦洪付勇南郑泽琪彭景添张智亮吴友平黄俊路军汪泱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性低血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性低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5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及多巴胺联合静脉给药治疗;对照组25例仅给予多巴胺治疗。动态对比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多巴胺使用时间。结果:治疗组经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后血压回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NT-proBNP水平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多巴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治疗心肌梗死性低血压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心功能有关。
危春英文渊王梦洪曾俊义黄俊路军
关键词:低血压中医疗法参芪扶正注射液
1658例老年患者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黄俊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吴友平张智亮路军彭小平
三维标测指导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site Navx)标测指导下无或低X线化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射频消融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8例PSVT患者,在Esite Navx标测系统指导下进行右侧心腔初步建模,在三维模型指导下送入标测电极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对照组8例PSVT患者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结果两组病人消融全部成功,短期随访均无并发症产生。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消融前准备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消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病人接受X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三维标测指导下的PSVT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量减少甚至完全避免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医生和患者。
李宾公王梦洪郑泽琪彭景添路军殷然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X线
简化消融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性心律失常1例被引量:1
2012年
研究显示,上腔静脉口部及近端有与肺静脉相似的肌袖样结构,该肌细胞有特殊的离子通道和电流,引起的异常电活动是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之一[1]。这些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的共同特点是异位P波虽不同于窦性P波,但在II、II-I、AVF导联均表现为直立,
殷然彭锦添路军李宾公
关键词:射频消融房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虚拟单极电图对流出道室早/室速消融的指导意义
目的分析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Ensite Array)标测左/右室流出道室早/室速(LVOT/RVOT)最早点(EA)及突破口(BO)虚拟单极电图的形态特征。方法28例LVOT/RV-OT患者应用Ensite Array...
殷然彭锦添李宾公路军
青年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年中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5例青年中高危UAP(TIMI危险评分≥3分)患者,分为早期PCI组(14例)和延迟PCI组(11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病变情况、血栓负荷、记录30 d内心脏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再次PCI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2组冠状动脉病变及PCI情况相似,早期PCI组血栓负荷相对较多。与延迟PCI组相比,早期PCI组能降低30 d内心绞痛发生率,能够缩短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P<0.05)。结论:对于青年中高危UAP患者应该优先选择早期PCI。
张智亮王梦洪彭景添郑泽琪吴友平李宾公路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青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