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佩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烧伤
  • 3篇
  • 3篇HEPCID...
  • 2篇代谢
  • 2篇贫血
  • 2篇相关疾病
  • 2篇小肠
  • 2篇DMT1
  • 1篇代谢相关疾病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红素铁
  • 1篇鼠肝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铁代谢

机构

  • 7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郭佩
  • 4篇常彦忠
  • 4篇段相林
  • 3篇郭晓强
  • 3篇刘卫
  • 3篇陈伟斌
  • 2篇武文双
  • 2篇樊玉梅
  • 2篇张如春
  • 1篇葛兰
  • 1篇于鹏
  • 1篇赵述强
  • 1篇王利青
  • 1篇张洁
  • 1篇李会
  • 1篇张彩云

传媒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生命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铁转运相关蛋白的发现
2008年
选用未离乳的SD大鼠十二指肠,采用2次酶消化及不同孔径滤网分级过滤等方法分离十二指肠微血管,通过体外培养、纯化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原代培养的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应用Western-blot技术,首次检测到了小肠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铁转运相关蛋白DMT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FPN1(feerroportin1)和Tfr1的表达.这一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小肠铁吸收及小肠铁吸收调节机制的理论,对进一步开展小肠铁代谢及其调节机制和铁代谢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陈伟斌李会郭佩樊玉梅常彦忠段相林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DMT1
烧伤对不同性别小鼠肝脏和脾脏铁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小鼠肝脏和脾脏铁相关蛋白烧伤前后的变化。方法90℃水蒸气制备烧伤小鼠模型,采用比色法测定烧伤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铁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脏hepcidin和膜铁转运蛋白1(Fpn1)表达,使用Western检测了肝脏和脾脏Fpn1蛋白表达。结果烧伤后雄性小鼠脾脏铁含量升高,肝脏hepcidin表达升高同时肝脏和脾脏Fpn1蛋白含量减少。烧伤后雌性小鼠铁内稳态破坏程度较轻。结论铁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引起烧伤后铁内稳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不同性别小鼠铁相关蛋白表达差异可能暗示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
郭晓强郭佩张彩云刘卫
关键词:烧伤HEPCIDIN
肝脏杀菌素表达在烧伤性贫血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
2008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烧伤性贫血发生的机制。方法使用90℃水蒸汽制备烧伤小鼠模型(烧伤组),测定其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铁、铁总结合力(TIBC)及肝脏杀菌素(hepcidin)mRNA表达,以正常小鼠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烧伤组血清铁水平显著下降、TIBC升高(P<0.05),hepcidin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认为hepcidin表达增加在烧伤性贫血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机制为调节血清铁水平及TIBC。
郭晓强郭佩武文双王利青刘卫张如春
关键词:烧伤贫血铁代谢
Hepcidin与IL-6在烧伤性贫血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铁调节肽(hepcidin)与IL-6在烧伤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使用90℃水蒸气制备烧伤小鼠模型,利用比色法测定烧伤小鼠脾脏铁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脏hepcidin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中IL-浓度。结果烧伤小鼠在24h内,IL-6浓度升高2倍,而hepcidin的mRNA相对含量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脾脏铁则出现先降后升的变化。结论烧伤后,IL-6升高和随后hepcidin表达增加可能是造成烧伤后贫血发生的原因之一。
郭晓强郭佩武文双刘卫张如春
关键词:烧伤贫血白介素-6
DMT1在小肠吸收细胞的摄铁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铁是生物体最丰富的微量金属元素之一,小肠是机体铁吸收和铁稳态调节最关键结构,小肠吸收细胞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摄取主要由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介导的。DMT1对铁的吸收转运主要通过囊泡运输和载体运输实现的。囊泡运输主要包括DMT1形成吸收铁的囊泡、与apo-Tf囊泡融合、分离、分选转运完成的;载体运输则是在肠表面H+电化学梯度的驱动下将铁转入细胞内的。本文着重介绍了最近国内外关于DMT1在小肠非血红素铁吸收转运中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陈伟斌郭佩葛兰常彦忠段相林
关键词:DMT1小肠微量金属元素血红素铁转运体
小肠铁释放机制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铁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缺乏和铁过载均会导致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因此有关机体铁水平稳态的调节机制已成为了目前铁代谢领域的研究热点。小肠吸收细胞是调节肠铁吸收、肠铁释放,以及维持机体铁稳态的重要部位。最新的研究表明,铁从小肠吸收细胞基底端释放入血液循环,主要是由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l,Fp1)介导,并在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aphaestin,Hp)和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的参与下完成。其中Fp1在小肠铁释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阐述铁释放相关蛋白Fp1的作用机制及其调节机制,并详细介绍Fp1基因突变导致的铁代谢相关疾病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郭佩陈伟斌张洁常彦忠段相林
关键词:铁释放HEPCIDIN铜蓝蛋白
铁过载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铁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铁缺乏或铁过载均会导致铁代谢相关疾病。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铁过载主要表现为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症(HH)。研究发现HH与二型糖尿病(typeⅡ diabetes mellitus,T2DM)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基础实验研究均表明组织铁沉积可能与T2DM的发生及其并发症有关。血清铁蛋白(ferritin)已经成为T2DM患者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然而铁在T2DM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最新研究表明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是连接铁代谢与糖代谢的关键因子。通过减少饮食中血红素铁的摄取、放血以及用铁螯合剂处理可以起到对HH诱导的T2DM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郭佩赵述强樊玉梅于鹏常彦忠段相林
关键词:二型糖尿病铁过载缺氧诱导因子1ΑT2DM代谢相关疾病HIF-1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