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忠宝

作品数:56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肾移植
  • 17篇供肾
  • 13篇术后
  • 12篇移植术
  • 12篇移植术后
  • 11篇肾移植术
  • 11篇肾移植术后
  • 10篇器官
  • 10篇供肾移植
  • 9篇供者
  • 7篇器官捐献
  • 7篇捐献
  • 6篇移植肾
  • 6篇肾脏
  • 6篇手术
  • 6篇灌注
  • 6篇DCD
  • 5篇灌注损伤
  • 4篇心脏
  • 4篇心脏死亡

机构

  • 56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56篇陈忠宝
  • 54篇邱涛
  • 51篇周江桥
  • 34篇张龙
  • 23篇邹寄林
  • 15篇刘修恒
  • 9篇陈志远
  • 3篇姜伟
  • 3篇袁焰
  • 2篇翁小东
  • 2篇胡云飞
  • 2篇祝恒成
  • 2篇张璐
  • 1篇张小平
  • 1篇汪志顺
  • 1篇李忠远
  • 1篇郭瑞强
  • 1篇赵辉
  • 1篇吴振中
  • 1篇吕胜启

传媒

  • 11篇中华移植杂志...
  • 7篇中华器官移植...
  • 7篇实用器官移植...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2013中国...
  • 2篇2014中国...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四川中医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器官移植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牡荆素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牡荆素(Vitexin)对小鼠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量效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成熟的体重在18-22g之间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sham...
马枭雄周江桥邱涛陈忠宝
关键词:牡荆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6例供者来源性感染致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诊疗经验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治疗经验, 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6例受者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其年龄、性别、肾移植术式、免疫诱导方案、免疫抑制方案、感染预防措施、并发症发生时间、并发症类型、感染病原菌、诊治方案及预后。结果 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进行997例次肾移植, 其中6例受者发生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 总发生率为0.6%。3例受者通过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 2例受者通过血培养及病理检查发现白色念珠菌, 1例受者通过血培养发现泛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供者来源性感染导致的血管并发症中的3例为移植肾假性动脉瘤, 通过介入治疗后其中1例保肾成功, 2例短期内感染复发并最终因心脏并发症死亡;2例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 行移植肾切除并恢复血液透析;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 通过介入治疗行移植肾动脉支架置入, 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 随访2年至今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介入治疗和开放手术是治疗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两种主要方法。介入治疗可增加保肾机会但需注意感染复发风险。开放手术是控制移植肾周感染的有效手段, 可根据受者病情选择保肾或切肾方案。
张龙周江桥邱涛陈忠宝邹寄林马枭雄金泽亚徐雨刘修恒
关键词: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二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2019-nCoV感染受者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2019-nCoV阳性病例临床资料。例1,48岁,男性,移植后4个月巨细胞病毒肺炎继发2019-nCoV感染,CT影像学以双肺多发斑片状毛玻璃样影为主。例2,59岁,男性,肾移植9 d因发热查2019-nCoV核酸阳性,无肺炎临床表现。确诊后例1转入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方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利奈唑胺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功能,甲泼尼龙控制炎症反应,阿比多尔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例2进行单间隔离治疗,治疗方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功能,阿比多尔抗病毒。结果:随访3周,例1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受损,2次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转阴,肺部CT影像好转;例2无明显临床症状,3次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转阴,康复出院。结论:肾移植受者需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暴露在高危环境中,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2019-nCoV核酸检测和肺部CT影像,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为主。
邱涛王竞悦周江桥邹寄林陈忠宝马枭雄张龙
关键词:肾移植
供肾Remuzzi评分对肾移植受者预后的指导作用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Remuzzi评分供肾移植后受者/移植肾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接受单肾移植的81例受者临床资料。根据供肾Remuzzi评分将81例受者分为低分组(Remuzzi评分0~3分,n=38)及高分组(43例)(Remuzzi评分4~6分,n=43)。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采用Graphpad 8.0.2绘制受者/移植肾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分组38例受者供肾Remuzzi评分为(2.23±0.87)分,高分组43例受者供肾Remuzzi评分为(4.56±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49,P<0.05)。低分组术后1、3个月血清肌酐分别为(143±92)和(136±75)μmol/L,高分组分别为(138±80)和(123±39)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37和1.031,P均>0.05)。低分组术后6个月血清肌酐[107.5(60,821)μmol/L]低于高分组[113.0(67,2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371,P<0.05)。低分组术后1、3和6个月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60±24)、(59±26)和(61±27)mL/min,高分组分别为(64±25)、(64±21)和(66±20)mL/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23、-0.903和-0.756,P均>0.05)。截至2022年2月14日,受者随访时间(29±6)个月(1~36个月)。低分组16例受者(42.1%)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高分组12例受者(27.9%)移植术后发生D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05)。两组受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8,P>0.05)。两组受者移植肾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8,P<0.05)。低分组发生DGF、低分组未发生DGF、高分组发生DGF和高分组未发生DGF受者术后生存率及移植肾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emuzzi评分作为供肾病理学评估的重要部分,为肾移植受者术后治疗提供一定指导,评分较高供肾移植后受�
孔晨阳邱涛刘一霆陈忠宝马枭雄王天宇张亚龙喻博周江桥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活检
致敏受者肾移植四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肾移植作为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然而,部分患者自身因素可导致移植物功能恢复不佳,甚至导致移植物早期失功。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所致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是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DSA主要包括预存DSA和移植后新生DSA,均会影响移植物功能恢复,其中预存DSA是术后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曾被认为是肾移植禁忌证之一,部分尿毒症患者因此失去了肾移植机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很多移植中心对术前DSA阳性受者进行预处理后(如利妥昔单抗清除B细胞、血浆置换清除预存DSA和丙种球蛋白封闭抗体等)再行移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2]。本文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的4例预存DSA阳性肾移植受者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DSA阳性肾移植可行性及处理策略。
马枭雄邱涛陈忠宝邹寄林张龙周江桥
关键词:肾移植致敏受者供者特异性抗体
两种精索静脉曲张大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两种大鼠精索静脉曲张(VC)模型的制备方法,进行优良比较.方法 将青春期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经典法(A组,30只)部分结扎左肾静脉;改进法(B组,30只)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后,加扎左侧精索静脉与左髂总静脉之间的交通支;假手术对照(C组,30只)只分离左肾静脉不结扎.比较3组大鼠建模的手术时间,术后4、8周的精索静脉直径及成功率.结果 B组每只大鼠手术时间为(22.5±3.4)min,较A组[(9.2±2.3) min]和C组[(7.5±1.2) min]明显增加(P<0.05);A组4周左侧精索静脉直径为(0.86±0.12) mm、8周为(0.91 ±0.11) mm,与B组4周(0.85±0.12) mm、8周(0.92±0.12)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比C组明显扩张(P<0.01);A组4周组成功率为70.59%,较B组4周组(90.91%)低(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成功建立VC大鼠模型;改进法前期手术过程复杂,术后短期内建模成功率较高.
李忠远刘修恒张小平翁小东邱涛陈忠宝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DCD扩大标准供肾肾移植早期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分析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中扩大标准供肾(ECD)和标准供肾(SCD)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4月在我科完成的109例DCD供肾肾移植,其中ECD组36例,SCD组73例。所有供肾均采用单纯低温静态保存。所有患者均采用抗体诱导+他克莫司(FK506)+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分析评价2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以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ECD组DGF发生率为38.2%,SCD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D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0.6%,SCD组为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D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8%,SCD组为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3、7、14、21、30天血肌酐值,ECD组要高于SCD组(P〈0.05)。结论:ECD组术后DGF发生率较SCD组高,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SCD组明显增加,但是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SCD组肾功能恢复趋势要明显优于ECD组。
马枭雄周江桥邱涛陈忠宝张龙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近期疗效
DCD供肾与尸体供肾移植的效果比较
目的:评价心脏死亡后捐献肾脏进行移植的效果,为更好的利用DCD供肾移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的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设DCD供肾移植组和传统尸体供肾移植组,观察随访2-24月,比较两...
邱涛周江桥陈志远祝恒成刘修恒陈忠宝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与司法途径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术后早期效果分析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和司法途径标准供者(SCD)供肾移植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施行的DCD供肾移植74例(DCD组)以及同期施行的SCD供肾移植143例(SCD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抗体诱导和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泼尼松)。随访评价两组受者短期移植肾功能、移植肾和受者短期存活情况,并追踪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等指标。两组移植肾受者存活情况、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截至2015年8月,DCD组随访时间平均(23±13)个月,SCD组随访时间平均(25±17)个月。肾移植术后6个月,DCD组和SCD组受者存活比例分别为93.2%(69/74)和94.4%(135/143),移植肾存活比例分别为90.5%(67/74)和93.0%(133/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和0.41,P均>0.05)。DCD组和SCD组DGF发生率分别为28.4%(21/74)和7.0%(10/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5)。术后6个月内DCD组和SCD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13.5%(10/74)和7.0%(10/143),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9%(11/74)和21.0%(30/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8和1.19,P均>0.05)。术后1、3个月DCD组血清肌酐分别为(149±65)、(132±78)μmol/L,均高于SCD组(t=4.74和2.95,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与SCD供肾移植相比,DCD供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较高,急性排斥反应增加,短期内移植肾功能较差,其远期存活效果仍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邱涛张璐周江桥陈忠宝马枭雄张龙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
ATG-F免疫诱导运用于DCD供肾移植的效果总结
目的:总结ATG-F运用于DCD供肾移植的效果,为更好的减少DCD供肾移植后排斥反应提高借鉴.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利用ATG-F进行DCD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ATG-F从移植前开始使用100m...
邱涛周江桥陈志远祝恒成刘修恒陈忠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