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龙

作品数:46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8篇肾移植
  • 13篇移植术
  • 13篇移植术后
  • 13篇术后
  • 12篇肾移植术
  • 12篇肾移植术后
  • 12篇供肾
  • 8篇供肾移植
  • 7篇器官
  • 7篇供者
  • 5篇移植肾
  • 5篇手术
  • 5篇器官捐献
  • 5篇捐献
  • 4篇肿瘤
  • 4篇DCD
  • 4篇病毒
  • 3篇心脏
  • 3篇心脏死亡
  • 3篇受者

机构

  • 4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6篇张龙
  • 42篇邱涛
  • 39篇周江桥
  • 37篇陈忠宝
  • 26篇邹寄林
  • 8篇刘修恒
  • 4篇陈志远
  • 3篇汪志顺
  • 3篇唐艳
  • 2篇陈玲
  • 2篇祝恒成
  • 2篇张璐
  • 1篇郭瑞强
  • 1篇赵辉
  • 1篇吴振中
  • 1篇吕胜启
  • 1篇龚作炯
  • 1篇胡红耀

传媒

  • 9篇实用器官移植...
  • 8篇中华移植杂志...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与司法途径标准供者供肾移植术后早期效果分析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和司法途径标准供者(SCD)供肾移植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施行的DCD供肾移植74例(DCD组)以及同期施行的SCD供肾移植143例(SCD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抗体诱导和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吗替麦考酚酯+他克莫司+泼尼松)。随访评价两组受者短期移植肾功能、移植肾和受者短期存活情况,并追踪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成组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等指标。两组移植肾受者存活情况、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截至2015年8月,DCD组随访时间平均(23±13)个月,SCD组随访时间平均(25±17)个月。肾移植术后6个月,DCD组和SCD组受者存活比例分别为93.2%(69/74)和94.4%(135/143),移植肾存活比例分别为90.5%(67/74)和93.0%(133/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和0.41,P均>0.05)。DCD组和SCD组DGF发生率分别为28.4%(21/74)和7.0%(10/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5)。术后6个月内DCD组和SCD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13.5%(10/74)和7.0%(10/143),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9%(11/74)和21.0%(30/1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48和1.19,P均>0.05)。术后1、3个月DCD组血清肌酐分别为(149±65)、(132±78)μmol/L,均高于SCD组(t=4.74和2.95,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结论与SCD供肾移植相比,DCD供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较高,急性排斥反应增加,短期内移植肾功能较差,其远期存活效果仍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邱涛张璐周江桥陈忠宝马枭雄张龙
关键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
肾移植受者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根本的治疗方式,然而由于患者移植前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加上肾移植术后应激刺激、免疫抑制剂及大剂量激素的使用,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营养不良加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对肾移植预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从肾移植受者营养干预的现状、营养不良的评估、引起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营养管理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肾移植受者的营养和饮食管理提供参考。
唐艳李金珂邱涛张龙盛梦丹陈玲
关键词:肾移植营养不良营养评估营养管理
HBIG联合恩替卡韦用于HBsAg阳性受者接受HBsAg阳性供肾移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恩替卡韦预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受者接受HBsAg阳性供肾移植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8月的30例肾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其均为HBsAg阳性受者接受HBsAg阳性供肾,同时在供肾植入前,将HBIG 400 U注入100 ml HTK保存液中,并经肾动脉灌注入肾脏中,以及术后HBIG联合恩替卡韦预防策略。术后随访,评价移植肾、肝功能,检测乙肝DNA复制,并分析受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结果截至2017年10月,随访3~36个月。受者存活率为100%,移植肾存活率为100%。术后3周时,丙氨酸转氨酶(ALT)为(67±17)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为(53±12)U/L,血肌酐为(112±67.3)μmol/L,乙肝DNA为1×10~2~5×10~8拷贝/ml,2例患者HBV DNA拷贝数较前明显增加,1例患者进展为肝硬化代偿期,无急性肝衰竭和肝肿瘤发生。结论 HBsAg阳性受者可接受HBsAg阳性供肾,同时利用HBIG联合恩替卡韦预防,可有效控制乙肝短期爆发发生。
邱涛陈永连周江桥陈忠宝张龙潘丽娜周奕文
关键词:肾移植肝衰竭恩替卡韦
腹腔镜下黏膜下隧道法与膀胱外乳头法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对照研究
2015年
我科于2010年3月-2014年9月进行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主要采取腹腔镜下乳头法以及黏膜下隧道法两种术式,现报道如下。
张龙刘修恒邱涛周江桥祝恒成沈页陈志远汪志顺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6例供者来源性感染致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诊疗经验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治疗经验, 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6例受者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其年龄、性别、肾移植术式、免疫诱导方案、免疫抑制方案、感染预防措施、并发症发生时间、并发症类型、感染病原菌、诊治方案及预后。结果 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进行997例次肾移植, 其中6例受者发生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 总发生率为0.6%。3例受者通过分泌物培养及血培养发现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 2例受者通过血培养及病理检查发现白色念珠菌, 1例受者通过血培养发现泛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供者来源性感染导致的血管并发症中的3例为移植肾假性动脉瘤, 通过介入治疗后其中1例保肾成功, 2例短期内感染复发并最终因心脏并发症死亡;2例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 行移植肾切除并恢复血液透析;1例移植肾动脉狭窄, 通过介入治疗行移植肾动脉支架置入, 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 随访2年至今移植肾功能稳定。结论介入治疗和开放手术是治疗供者来源性感染致移植肾血管并发症的两种主要方法。介入治疗可增加保肾机会但需注意感染复发风险。开放手术是控制移植肾周感染的有效手段, 可根据受者病情选择保肾或切肾方案。
张龙周江桥邱涛陈忠宝邹寄林马枭雄金泽亚徐雨刘修恒
关键词: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二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2019-nCoV感染受者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2019-nCoV阳性病例临床资料。例1,48岁,男性,移植后4个月巨细胞病毒肺炎继发2019-nCoV感染,CT影像学以双肺多发斑片状毛玻璃样影为主。例2,59岁,男性,肾移植9 d因发热查2019-nCoV核酸阳性,无肺炎临床表现。确诊后例1转入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方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利奈唑胺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功能,甲泼尼龙控制炎症反应,阿比多尔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例2进行单间隔离治疗,治疗方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功能,阿比多尔抗病毒。结果:随访3周,例1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受损,2次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转阴,肺部CT影像好转;例2无明显临床症状,3次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转阴,康复出院。结论:肾移植受者需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暴露在高危环境中,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2019-nCoV核酸检测和肺部CT影像,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为主。
邱涛王竞悦周江桥邹寄林陈忠宝马枭雄张龙
关键词:肾移植
DCD供肾移植应用舒莱和ATG免疫诱导的临床效果评价
马枭雄周江桥邱涛陈忠宝张龙
肾移植术后肺毛霉菌感染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21年
毛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正常人通常无致病力,为一种机会性感染真菌。Paltauf等[1]于1885年首次报道了人类感染毛霉菌,毛霉菌病具有侵袭力强、进展快、致死率高的特点,目前在人群中发病率每年约1.2/100万人[2]。根据累及的器官不同,毛霉菌病可分为鼻脑型、肺型、胃肠型、播散型、皮肤型以及其他混合类型。肺毛霉病为毛霉菌感染中最常见一种,病死率约为50%~70%,近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受者的增多,其发病率有所提高[3-4]。其主要高危因素有:①免疫抑制人群:中性粒细胞减少、恶性血液病、皮质类固醇使用、实体器官移植;②糖尿病:尤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③铁超负荷,并使用去铁胺治疗;④造血干细胞移植受体;⑤其他:吸毒、艾滋病、营养不良等[5]。本文收集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肺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肾移植术后肺毛霉菌感染诊断治疗。
邹寄林邱涛周江桥陈忠宝张龙马枭雄王天宇金泽亚徐雨
关键词:播散型铁超负荷去铁胺胃肠型毛霉菌病
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短期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总结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术后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的27例受者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免疫诱导方案均为标准双剂巴利昔单抗,术后免疫抑制维持方案为吗替麦考酚酯(MMF)+他克莫司+泼尼松。术后定期随访,每次随访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记录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定期监测是否发生肿瘤。结果截至2017年10月,所有受者随访6~36个月。27例受者中2例于移植术后1周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其中1例经治疗后无法逆转,最终恢复透析治疗;另外1例经治疗后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受者于移植术后4个月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治疗无效后死于呼吸衰竭。2例受者分别于术后3、8个月发生排斥反应,经治疗后均好转。除1例因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复发致移植肾失功及1例肺部感染导致死亡外,未出现其他原因导致的移植肾丢失。所有受者术后胸腹部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相关疾病发生,移植肾每月至少进行1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结论脑肿瘤供者供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短期恢复良好。
邱涛周江桥陈忠宝马枭雄张龙邹寄林陈永连
关键词:肾移植脑肿瘤供者肿瘤复发排斥反应
心脏死亡供者中高危供者供肾移植38例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分析心脏死亡供者中高危供者供肾移植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施行的心脏死亡供者中高危受者供肾移植3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者均采用抗体诱导联合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皮质激素)。术后对受者进行随访,并评价术后短期移植肾功能,受者和移植物的短期存活率,并追踪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等发生率。结果截至2016年7月,对所有受者随访12-36个月。受者术后1年时,受者存活率为89%,1年移植肾存活率为84%,DGF发生率为39.4%,肺部感染总体发生率为21%,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5.8%。术后4周时,移植肾功能趋于正常,术后1年后2例出现移植肾功能衰竭,4例受者死亡,另32例受者的血肌酐水平为(105±39)μmo/L,肾功能正常受者占78%(/E常参考值55-133μmo/L)。结论心脏死亡供者中高危供者供肾移植术后短期效果良好,但受者的DGF发生率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增加,移植肾功能恢复缓慢;其远期存活效果需要继续随访观察。
周江桥邱涛陈忠宝马枭雄张龙邹寄林
关键词:肾移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