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铁成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及前、后路手术对其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研究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特性,并评估椎间盘切除植骨术与椎板切开术对其影响。方法6例新鲜尸体完整颈椎及手术后颈椎,在模拟生理状态下进行屈曲及伸展位的应力松弛实验。结果在恒应变条件下,绘制术前及不同术式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松弛函数及曲线;术后的中下段颈椎的应力和初始化应力比值G(t)比术前明显增大,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后的G(t)值比椎板切开术大,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恒应变条件下,颈椎具有快速应力松弛敏感性,屈曲位比伸展位大。椎板成形术及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都使颈椎的应力松弛能力减弱,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的影响更大。
- 于铁成刘一徐莘香
- 关键词:生物力学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应力松弛
- 小鼠骨折及不同治疗方式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最近,小鼠骨折模型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这是因为,科研人员可利用转基因技术和胚胎干细胞技术,将小鼠的基因序列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重构,研究具体的基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当前的小鼠骨折模型中,小鼠的股骨骨折模型是最常用的.在研究普通骨折的愈合时,通过新的三点弯曲的工具造成小鼠的股骨或胫骨骨折,然后再用髓内钉、锁钉或髓内加压螺钉固定骨折的股骨或胫骨.另外,在研究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时,经常会将小鼠的股骨切断并切开,然后用别针技术、带锁髓内针、锁定钢板或外固定架固定.评估骨折愈合的方法有多种,从传统的放射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发展到了MRI、显微CT、放射性核素显像和特殊分子和基因的检测层面上.小鼠的步态分析是另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当今的小鼠骨折模型与时俱进,为我们研究正常和病理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生理学、生物力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各方面变化提供一大批可信的、标准化的方案.
- 赵毅夏永宁于铁成
- 关键词:动物模型实验鼠
- 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3年
-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人工合成肽段、纯化的重组抗原亚单位和质粒DNA等新型疫苗,大大促进了疫苗的发展.尽管这些疫苗有很多优越性,如减弱的毒性,然而它们的抗原性很弱,需要用免疫佐剂来增强机体对它们的免疫应答能力,尤其是促进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这使佐剂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
- 于铁成徐莘香
- 关键词:免疫佐剂疫苗TH1免疫应答
- 体外冲击波通过三磷酸腺苷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是否通过三磷酸腺苷(ATP)激活P2X_7受体,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方法培养hMSCs细胞,检测冲击波是否引起其向外释放ATP;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表达和钙结节形成,判断骨化形成和钙质沉积;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2X_7受体的mRNA表达;用ATP水解酶、P2X_7受体的siRNA以及P2受体的抑制剂评估ATP释放和P2X_7受体在冲击波诱导h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结果冲击波可引起细胞内ATP向外释放,冲击波和细胞外ATP能够诱导hMSCs向成骨分化,采用ATP水解酶、P2X_7受体的siRNA和抑制剂能够抑制冲击波引起的hMSCs成骨化作用。结论冲击波通过引起细胞内ATP向外释放,激活P2X_7受体传导信号通路,促进h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本研究结果为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和治疗骨不连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佳亮王成学侯向锋黄玉龙于铁成
- 关键词:冲击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 冲击波对人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低能冲击波是否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值及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方法先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0.180±0.015)mJ/mm2的低能冲击波作用,之后立即给予植物血凝素(PHA)的亚刺激量作用,同时设阴性对照组。继续培养24h后,用生物活性分析法检测低能冲击波对T淋巴细胞分泌IL-2的影响;或培养48h,用3H-TdR掺入法检测低能冲击波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低能冲击波单独不能引起PBMC的T淋巴细胞增值和分泌IL-2;然而,结合PHA抗体的刺激,低能冲击波能大大促进T淋巴细胞增值和分泌IL-2。结论低能冲击波能促进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值和分泌IL-2。这将为治疗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 于铁成郑学清刘一赵松徐莘香
- 关键词:T淋巴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2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植物血凝素刺激量^3H
- 体外冲击波经ATP作用于P2X7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 目的研究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ShockWave,ESW)经ATP作用于P2X7受体调节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MesenchymalStemcells,h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 于铁成赵毅祁宝昌孙大辉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P2X7受体ATP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
- 冲击波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冲击波诱导健康成年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特点,研究适宜冲击波作用强度,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抽取健康成年人骨髓血,采用Percoll法进行分离,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免疫组织化学鉴定,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MSCs,应用不同强度冲击波进行诱导,40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钙.钴法染色、茜素红染色及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图文分析系统,通过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程度确定最佳冲击波作用强度。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fos和c-ju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最佳作用强度为8.5kV,120次,其能量密度是(0.230±0.015)mJ/mm^2。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采用最佳强度冲击波作用后,c-fos和c-jun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45min达到高峰。结论低能冲击波在适宜强度下可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c-fos和cojun基因表达增加。
- 王宝刚于铁成刘一张绍昆单玉兴
- 关键词:冲击波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作用分化
- 肩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治疗冻结肩的回顾性研究
-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对肩袖间隙及肩峰下粘连滑囊松解对于冻结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并行肩关节镜下粘连松解的患者病例,共38例,男性11例,女性27例;左侧15例,右侧23例;患者年...
- 赵毅于铁成夏永宁
- 关键词:关节镜冻结肩松解
- 加长Gamma3加压交锁髓内钉联合交叉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
- 目的 股骨颈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这种复杂骨折,的治疗比单纯的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更具挑战性,往往需要修改股骨颈或股骨干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在这项研究中,笔者使用加长Gamma3合并加压交锁髓内钉来固定联合骨折...
- 赵毅于铁成
- 关键词:空心螺纹钉
- 冲击波通过P2X7受体激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p38 MAPK通路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是否通过促使ATP向细胞外释放激活P2X7受体信号通路并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p38 MAPK激酶活化。方法用即时RT-PCR检测P2X7受体mRNA的表达;通过免疫印迹法评估P2X7受体和p38 MAPK激酶的表达;用ATP水解酶、P2X7受体的siRNA、p38 MAPK激酶抑制剂以及P2受体的抑制剂评估ATP释放、P2X7受体在冲击波诱导hMSCs p38 MAPK激酶磷酸化中的作用。结果 (能量密度0.18 mJ/mm2,作用0、50、100或150次)冲击波可引起细胞内的ATP(~6.9μmol/L)向外释放,冲击波(能量密度0.18 mJ/mm2,作用0、50、100或150次)和细胞外的ATP(0.1~1μmol/L)能够促使p38 MAPK激酶活化。用ATP水解酶消除细胞外ATP、用siRNA或抑制剂抑制P2X7受体抑制p38 MAPK激酶的活化。结论冲击波引起的细胞内ATP向外释放,能够有效激活P2X7受体传导信号通路,引起hMSCs向成骨细胞的p38MAPK激酶活化,这可能是冲击波疗法的机制所在。
- 侯向锋王成学赵毅郑学清黄玉龙张海鹏钟子龙于铁成
- 关键词:冲击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2X7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