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必勇

作品数:42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3篇肺癌
  • 12篇肿瘤
  • 11篇晚期
  • 11篇细胞
  • 10篇小细胞
  • 10篇化疗
  • 9篇放疗
  • 9篇非小细胞
  • 8篇适形
  • 8篇细胞肺癌
  • 8篇小细胞肺癌
  • 8篇疗法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三维适形
  • 6篇放射疗法
  • 5篇食管
  • 5篇局部晚期
  • 4篇食管癌
  • 4篇疗效
  • 3篇动脉化疗

机构

  • 40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万县市中心人...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任必勇
  • 19篇朱川
  • 18篇张力
  • 16篇邓超
  • 15篇刘学芬
  • 14篇熊德明
  • 14篇冉文华
  • 13篇张军
  • 12篇李刚
  • 11篇刘必宽
  • 10篇黄小平
  • 8篇王贤德
  • 5篇彭东
  • 5篇谭建军
  • 5篇刘华文
  • 4篇李湘宜
  • 4篇刘良忠
  • 3篇何德才
  • 3篇常世川
  • 3篇莫小飞

传媒

  • 5篇重庆医学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2007第六...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肌电图诊断化疗诱导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化疗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神经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32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四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32例患者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检查异常率为34.4%(11/32),胫神经运动神经检查异常率为28.1%(9/32);正中神经运动神经检查异常率65.6%(21/32);正中神经感觉神经检查异常率68.8%(22/32);尺神经运动神经检查异常率56.2%(18/32);尺神经感觉神经检查异常率62.5%(20/32).肌电图检查共发现异常22例(临床诊断13例,未诊断9例),异常率为68.7%(22/32).肌电图检查未见异常10例,均未获得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异常率(40.6%)与神经肌电图诊断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利于提高化疔药物诱导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张力邓超刘华文任必勇张军刘学芬黄小平黄羽古美颖冉文华
关键词:化疗药物神经肌电图
3D-CRT和VMAT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容积调强放疗(VMAT)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肿瘤分院行放射治疗的14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D-CRT组和VMAT组,各70例,3D-CRT组行3D-CRT治疗,VMATVMAT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随访24个月。观察放疗后临床疗效,分别检测放疗前、放束时、放疗后3、6、12、18、24个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素(FT4)水平,采用QLQ-H&N35量表评分评价患者放疗前、放疗1个月、放疗后及放疗后6个月质量,记录随访期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放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放疗后6、12、18、24个月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VMAT组TSH均显著低于3D-CRT组(P<0.0)疗后12、18、24个月,VMAT组FT3、FT4均显著高于3D-CRT组(P<0.05);放疗后6个月,VMAT组-H&N35量表评分显著低于3D-CRT组(P<0.05);随访24个月内两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和VMAT均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放疗方法,但VMAT护患者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治疗后生活质量方面优于3D-CRT。
张军李刚任必勇彭东张力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甲状腺功能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非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药物联合胸部同步放疗治疗ⅢB/Ⅳ期非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符合条件非鳞肺癌住院病例,其基因检测均存在EGFR—TKI药物治疗敏感型突变。其中单纯口服EGFR—TKI靶向药物(单纯治疗组)26例;口服EGFR—TKI靶向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联合胸部放疗(联合治疗组)38例;所有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观察记录治疗毒副反应并进行随访、复查。分析指标包括急性毒性反应、疾病缓解率与生存获益。结果近期疗效方面,联合治疗组疾病客观缓解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1%比46.2%,x2=4.02,P=0.02)。联合组及单独治疗组中位PFS分别为11.5、10.1月,中位0s分别为26.7、23.4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及0.32)。两组常见毒副反应为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相似。联合组胸部及血液学毒性反应明显增加,但主要限于1~2级,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口服EGFR-TKI靶向药物基础上联合胸部同步放疗治疗存在EGFR—TKI药物治疗敏感型突变的晚期非鳞肺癌,其毒副反应可接受,疾病客观反应率较好,生存方面优势有限,有待进一步分层研究。
朱川蔡祖艾李湘宜任必勇熊德明黄小平贾茜吴佼佼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调强放疗
CXC趋化因子配体10联合顺铂抑制LL/2肿瘤肺转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联合顺铂对荷瘤小鼠LL/2肿瘤肺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小鼠Lewis肺癌LL/2肿瘤模型建立在C57BL/6小鼠上。实验小鼠随机分4组:CXCL10+顺铂组;CXCL10组;顺铂组;PBS对照组。CXCL10按25μg/(kg·d)使用,皮下注射,连用30d。顺铂采用腹腔内注射[5mg/(kg·week)],于CXCL10治疗的第14、21天使用,连用2个周期。观察肿瘤体积与小鼠生存时间,观察各组小鼠肺表面的肿瘤转移结节数。结果CXCL10治疗明显抑制了Lewis肺癌的肺转移,肺表面的肿瘤结节数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表现较强的抗肿瘤疗效,其肿瘤生长速度减慢,治疗效果(P<0.01)优于顺铂或者CXCL10组(P<0.05)。结论CXC趋化因子配体10联合顺铂更有效地抑制LL/2肿瘤肺转移和延长生存期。
李刚邓超任必勇张军张力朱川刘学芬熊德明刘必宽李庆平李晓霞罗小红
关键词:CXCL10肺癌血管形成
消化道肿瘤皮肤转移2例
1996年
例1:男,44岁,1人,因食管中下段鳞癌术后6月,右胸壁包块2月入院。6月前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2月前发现右胸壁有一包块,渐长大.体检见右胸壁手术切口上有6×6×4cm大小包块,高出皮面.质中.有触痛.病理示转移性鳞癌,诊断为皮肤转移。
任必勇王贤德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皮肤转移转移性腺癌
全文增补中
恶性肿瘤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附45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CRT)的临床应用. 方法:作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45例,实现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放疗. 结果:肿瘤靶区放疗剂量提高了10-20﹪.放疗毒副反应仅在...
王贤德何德才任必勇邓超熊德明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肿瘤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热休克蛋白70和90在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调控的多阶段发生过程。现有的研究表明:HSP90、HSP70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免疫、多药耐药,以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本研究...
任必勇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免疫组织化学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传递
吉非替尼联合胸部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存在敏感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吉非替尼联合胸部同步放疗在治疗EGFR 突变敏感性的局部晚期非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获益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按照1∶1分入A、B 两组,A 组28 例患者口服吉非替尼联合胸部同步放疗;B 组28 ...
朱川蔡祖艾李湘宜熊德明任必勇常世川谭建军秦岳程珣
Caveolin-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Caveolin-1在食管鳞癌各个节段及分化程度不同的病理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治疗、预后进行探讨。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96例,分别检测颈段食管癌及胸上、中、下段、腹段食管癌的Caveolin-1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参数阐明其不同强度的表达情况。结果:Caveolin-1在正常食管黏膜呈弱阳性表达,在食管高分化鳞癌呈强阳性表达,在食管中分化鳞癌呈中等强度阳性表达,在食管低分化鳞癌呈弱阳性表达,后3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9,P<0.001),Caveolin-1在不同节段部位食管癌表达情况无统计学差异(χ2=2.658,P>0.05)。结论:Caveolin-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提示Caveolin-1在食管癌不同发生发展阶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相同病理类型的病例中其表达无差异,表明Caveolin-1均参与各段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浸润各个过程。
黄小平任必勇朱川熊德明范运秀刘华文段松杨杰斌
关键词:CAVEOLIN-1食管鳞癌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患者血清miRNA-200b、miRNA-200c和miRNA-14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miRNA-200b、miRNA-200c和miRNA-14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6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9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miRNA-200b、miRNA-200c和miRNA-141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200b、miRNA-200c和miRNA-141对肺癌的诊断效能,及其与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miRNA-200b、miRNA-200c和miRNA-141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iRNA-200b、miRNA-200c和miRNA-141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46和0.827,灵敏度分别为78.15%、54.71%、84.13%,特异度分别为68.41%、84.65%、75.32%;不同TNM分期的肺癌患者血清miRNA-200b、miRNA-200c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的肺癌患者血清miRNA-141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00b、miRNA-200c、miRNA-141高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2.16%、58.14%、63.64%,均分别高于miRNA-200b、miRNA-200c、miRNA-141低表达患者的23.73%、22.64%、25.40%(P﹤0.05)。结论miRNA-200b、miRNA-200c和miRNA-14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对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邓超谭建军朱川黄小平任必勇吴佼佼黄羽
关键词:肺癌血清MIRNA预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