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贵堂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篇底泥
  • 1篇原位
  • 1篇圆截面
  • 1篇生态护岸
  • 1篇生态治理
  • 1篇疏浚底泥
  • 1篇双曲
  • 1篇双曲线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利用
  • 1篇截面
  • 1篇雷诺数效应
  • 1篇护岸
  • 1篇建筑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河道
  • 1篇河道生态
  • 1篇河道生态治理
  • 1篇风洞
  • 1篇风洞试验

机构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华东电力设计...

作者

  • 2篇何贵堂
  • 1篇赵林
  • 1篇葛耀君
  • 1篇操金鑫
  • 1篇王铁
  • 1篇高玲

传媒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材料在河道原位生态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20年
“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in-situ riv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ISER)”是一种创新型的疏浚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制备生态护岸的技术。在黑臭河道、湖泊岸线治理工程中,具有投资小、治理效率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显著优势。针对河湖积於严重、岸坡坍塌和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利用ISER技术对河湖底泥进行改良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后的底泥资源化用于制备生态护岸、护坡,并在该生态护岸上配种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对河岸生态景观进行重构和优化,构建一套村镇级中小河道原位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成套技术体系。通过崇明区示范工程应用,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能有效解决示范工程河段河岸侵蚀、岸坡坍塌、引排不畅、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并使岸坡生态景观有效改善,为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田旭何贵堂王铁孙即梁李默挺董家晏季福志
关键词:疏浚底泥生态护岸资源化利用河道生态治理
双曲线圆截面建筑结构雷诺数效应模拟实践被引量:6
2009年
在流线型结构气动性能风洞试验研究中,结构表面绕流特征雷诺数效应的准确模拟对于确定风荷载、评价其气动性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通过改变模型表面粗糙度可以实现原型结构超高雷诺数条件(Re≥107)绕流效应模拟,但模拟手段及效果受人为经验因素影响较大,难于总结表面粗糙度与绕流形态变化关系,给实际模拟操作造成不便。设计两组双曲线圆截面结构模型风洞试验,通过在模型表面粘贴不同厚度粗糙纸带的办法,尝试并实现了模型超高雷诺数条件绕流特征模拟,分析了粗糙度及试验风速对模型表面绕流压力分布、截面阻力系数等参数的影响,初步总结了相对粗糙度随模型尺度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展开圆截面建筑结构气动性能研究提供了借鉴。
操金鑫赵林葛耀君何贵堂高玲
关键词:风洞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