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丽娜
作品数:
6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李晓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
柯伟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
李建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
梅咏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
赖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学教...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乙型
4篇
肝炎
3篇
乙型肝炎
3篇
慢性
2篇
血清
2篇
重型
2篇
自然病程
2篇
纤维化
2篇
临终
2篇
临终前
2篇
慢性乙型
2篇
肝炎患者
2篇
病程
1篇
蛋白
1篇
血清甲胎蛋白
1篇
乙型肝炎患者
1篇
乙型重型肝炎
1篇
载量
1篇
实质细胞
1篇
重型肝炎
机构
4篇
中山大学附属...
1篇
吉安市第一人...
作者
4篇
柯伟民
4篇
余丽娜
4篇
李晓鹤
2篇
高志良
2篇
赖菁
1篇
李学俊
1篇
梅咏予
1篇
李建国
1篇
彭余柳
1篇
谢仕斌
传媒
1篇
中华传染病杂...
1篇
广东医学
1篇
胃肠病学和肝...
1篇
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1篇
2008
3篇
2006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终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弄清致死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临终前不同时段甲胎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存活组的差别。方法 检测并比较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存活组和105例致死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临终前四个不同时段119次的甲胎蛋白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存活组及死亡组在临终前21-40天、11~20天、6~10天和1~5天四个时段的甲胎蛋白水平(μg/L)分别为273.4±317.4、119.3±128.8、119.8±197.6、72.9±121.9和49.1±86.0;存活组与死亡组临终前四个时段比较,以及临终前1~5天时段分别与临终前11~20天时段或21~40天时段相比较,统计学上:薛在差异(P〈0.000-0.034)。结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存活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高于死亡组临终前的四个时段,随着致死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程向终末期发展,AFP水平逐渐下降,到临终前下降至最低水平。
余丽娜
柯伟民
李晓鹤
梅咏予
李建国
关键词: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甲胎蛋白
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临终前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临终前不同时段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了56例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不同HBV e系统状态的FIBVDNA载量以及临终前62次不同时段的HBV DNA载量。结果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载量在HBeAg阳性组和抗-HBe阳性组分别为(5.01×10^6±1.35×10^2)拷贝/ml和(2.81×10^5±1.73×10^2)拷贝/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终前1~10d、~20d和~50d时段的HBV DNA载量分别为(4.04×10^5±1.57×10^2)拷贝/ml及(4.13×10^5±2.53×10^2)和(3.66×10^6±1.58×10^2)拷贝/ml,临终前各时段HBV DNA载量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启动过程中,HBV DNA的载量水平在HBeAg阳性组和抗-HBe阳性组之间存在不同。HBV载量随着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病程向终末期发展,未见到有升高或降低的趋向。
彭余柳
余丽娜
李晓鹤
柯伟民
关键词: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DNA载量
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血清病毒量与肝组织纤维化的关系
2008年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部分患者肝病的反复发作,造成肝纤维化的逐步累积,导致肝实质细胞进行性减少,若不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病情将持续进展,最后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直至出现肝功能衰竭。然而,各期肝纤维化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内HBV是否呈现相对稳定的复制水平,这种相对稳定的复制水平是否与肝病的进行性进展有关,目前知之甚少。
柯伟民
余丽娜
谢仕斌
赖菁
李晓鹤
高志良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自然病程
肝组织纤维化
病毒量
肝实质细胞
血清
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不同纤维化分期及癌变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状态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为了阐明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不同纤维化分期及癌变时乙型肝炎病毒(HBV)e系统状态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状态。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多聚酶链反应分别检测并比较了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纤维化分期和癌变病人血清的HBVe系统状态和HBVDNA载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Ⅰ、Ⅱ、Ⅲ、Ⅳ期和癌变时的年龄分别为27·1±7·8、29·3±7·1、35·5±7·4、39·1±9·3和50·8±9·6岁。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80%(20/25)、70.9%(22/31)、47·8%(11/23)、25%(7/28)和17·5%(11/63);抗-HBe阳性率分别为8%(2/25)、16.1%(5/31)、30·4%(7/23)、53·6%(15/28)和71·4%(45/63)。HBVDNA载量分别为2·3×107±0·2×102、7·1×106±1·2×102、5·7×105±1·9×102、1·2×105±0·7×102和4·7×104±4·1×102(copies/m1)。年龄,HBeAg和抗-HBe阳性率以及HBVDNA载量在肝纤维化Ⅰ、Ⅱ、Ⅲ、Ⅳ期和癌变五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从Ⅰ期向Ⅳ期发展以及部分病人发生癌变,病人的年龄逐渐地增加。HBeAg的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e阳性率逐渐升高,可能与部分病人由于长期受到机体的免疫压力,HBV相继发生HBV前C区或基本核心区启动子双变异有关;另外,HBVDNA载量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向,可能与肝纤维化逐步的加重造成肝实质细胞逐渐的减少,导致提供HBV复制的场所进行性减少有关。
李晓鹤
柯伟民
余丽娜
赖菁
李学俊
高志良
关键词:
自然史
纤维化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