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肝炎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慢性
  • 2篇血清
  • 2篇重型
  • 2篇自然病程
  • 2篇纤维化
  • 2篇临终
  • 2篇临终前
  • 2篇慢性乙型
  • 2篇肝炎患者
  • 2篇病程
  • 1篇蛋白
  • 1篇血清甲胎蛋白
  • 1篇乙型肝炎患者
  • 1篇乙型重型肝炎
  • 1篇载量
  • 1篇实质细胞
  • 1篇重型肝炎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吉安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柯伟民
  • 4篇余丽娜
  • 4篇李晓鹤
  • 2篇高志良
  • 2篇赖菁
  • 1篇李学俊
  • 1篇梅咏予
  • 1篇李建国
  • 1篇彭余柳
  • 1篇谢仕斌

传媒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临终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弄清致死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临终前不同时段甲胎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存活组的差别。方法 检测并比较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存活组和105例致死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在临终前四个不同时段119次的甲胎蛋白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存活组及死亡组在临终前21-40天、11~20天、6~10天和1~5天四个时段的甲胎蛋白水平(μg/L)分别为273.4±317.4、119.3±128.8、119.8±197.6、72.9±121.9和49.1±86.0;存活组与死亡组临终前四个时段比较,以及临终前1~5天时段分别与临终前11~20天时段或21~40天时段相比较,统计学上:薛在差异(P〈0.000-0.034)。结论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存活患者的甲胎蛋白水平高于死亡组临终前的四个时段,随着致死性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程向终末期发展,AFP水平逐渐下降,到临终前下降至最低水平。
余丽娜柯伟民李晓鹤梅咏予李建国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甲胎蛋白
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临终前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临终前不同时段HBV DNA载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了56例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不同HBV e系统状态的FIBVDNA载量以及临终前62次不同时段的HBV DNA载量。结果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载量在HBeAg阳性组和抗-HBe阳性组分别为(5.01×10^6±1.35×10^2)拷贝/ml和(2.81×10^5±1.73×10^2)拷贝/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终前1~10d、~20d和~50d时段的HBV DNA载量分别为(4.04×10^5±1.57×10^2)拷贝/ml及(4.13×10^5±2.53×10^2)和(3.66×10^6±1.58×10^2)拷贝/ml,临终前各时段HBV DNA载量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启动过程中,HBV DNA的载量水平在HBeAg阳性组和抗-HBe阳性组之间存在不同。HBV载量随着致死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病程向终末期发展,未见到有升高或降低的趋向。
彭余柳余丽娜李晓鹤柯伟民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DNA载量
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血清病毒量与肝组织纤维化的关系
2008年
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部分患者肝病的反复发作,造成肝纤维化的逐步累积,导致肝实质细胞进行性减少,若不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病情将持续进展,最后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直至出现肝功能衰竭。然而,各期肝纤维化相同肝实质细胞体积内HBV是否呈现相对稳定的复制水平,这种相对稳定的复制水平是否与肝病的进行性进展有关,目前知之甚少。
柯伟民余丽娜谢仕斌赖菁李晓鹤高志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肝组织纤维化病毒量肝实质细胞血清
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不同纤维化分期及癌变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状态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为了阐明慢性乙型肝炎自然病程中不同纤维化分期及癌变时乙型肝炎病毒(HBV)e系统状态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状态。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多聚酶链反应分别检测并比较了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纤维化分期和癌变病人血清的HBVe系统状态和HBVDNA载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Ⅰ、Ⅱ、Ⅲ、Ⅳ期和癌变时的年龄分别为27·1±7·8、29·3±7·1、35·5±7·4、39·1±9·3和50·8±9·6岁。HBeAg的阳性率分别为80%(20/25)、70.9%(22/31)、47·8%(11/23)、25%(7/28)和17·5%(11/63);抗-HBe阳性率分别为8%(2/25)、16.1%(5/31)、30·4%(7/23)、53·6%(15/28)和71·4%(45/63)。HBVDNA载量分别为2·3×107±0·2×102、7·1×106±1·2×102、5·7×105±1·9×102、1·2×105±0·7×102和4·7×104±4·1×102(copies/m1)。年龄,HBeAg和抗-HBe阳性率以及HBVDNA载量在肝纤维化Ⅰ、Ⅱ、Ⅲ、Ⅳ期和癌变五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从Ⅰ期向Ⅳ期发展以及部分病人发生癌变,病人的年龄逐渐地增加。HBeAg的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e阳性率逐渐升高,可能与部分病人由于长期受到机体的免疫压力,HBV相继发生HBV前C区或基本核心区启动子双变异有关;另外,HBVDNA载量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向,可能与肝纤维化逐步的加重造成肝实质细胞逐渐的减少,导致提供HBV复制的场所进行性减少有关。
李晓鹤柯伟民余丽娜赖菁李学俊高志良
关键词:自然史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