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莉

作品数:60 被引量:20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7篇弓形虫
  • 12篇细胞
  • 10篇病毒
  • 8篇巨细胞
  • 8篇教学
  • 7篇抗体
  • 6篇克隆
  • 6篇基因
  • 6篇HCMV
  • 5篇毒力
  • 5篇人巨细胞病毒
  • 5篇生物学
  • 5篇课程
  • 4篇原核表达
  • 4篇微生物学
  • 4篇小鼠
  • 4篇巨细胞病毒
  • 4篇分子
  • 4篇刚地弓形虫
  • 3篇蛋白

机构

  • 56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教育部
  • 3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安徽省肿瘤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山东省寄生虫...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 1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合肥市疾病预...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60篇余莉
  • 25篇沈继龙
  • 18篇罗庆礼
  • 16篇王明丽
  • 7篇陈灵芝
  • 7篇乔增培
  • 7篇程正阳
  • 6篇方海红
  • 6篇李霞
  • 6篇丁晓娟
  • 6篇张贤
  • 5篇郜玉峰
  • 5篇吕树娟
  • 5篇吴建军
  • 5篇李艳秋
  • 4篇金晶
  • 4篇张俊玲
  • 4篇类延花
  • 4篇甘小凤
  • 4篇苏蕊

传媒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卫生职业教育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医学教育探索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弓形虫抑制Wnt/β-catenin通路干扰C17.2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目的: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嗜中枢先天性致畸因子。然而,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所知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ESAs)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
甘小凤张贤程正阳沈继龙罗庆礼余莉
关键词:弓形虫神经干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一种弓形虫Actin蛋白的表位多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弓形虫Actin蛋白的表位多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其中弓形虫Actin蛋白的表位多克隆抗体,是以弓形虫Actin氨基酸序列中C端227‑237为特异性较好的抗原决定簇肽段,获得弓形虫抗原决定簇多肽,进而制备的...
余莉朱进进沈继龙罗庆礼
文献传递
构建科学化质量评价体系 提升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被引量:2
2016年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课程特点严重制约质量评价的有效实施。因此,建立一套适合其课程特点的科学化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势在必行。探讨构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全程监控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等提供保证。
丁晓娟方海红吕树娟余莉陈灵芝黄升海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
HCMV-HIV 共感染患者 HCMV gN 基因型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中人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糖蛋白N ( glycoprotein N, gN)的型别分布;探讨HCMV-HIV共感染对患者疾病进程的影响及不同gN基因型感染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发病和相关死亡的关系。方法对359例HIV感染者进行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利用HCMV gN(UL73)基因巢式PCR扩增HCMV活动性感染患者全血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MboⅠ、ScaⅠ和SalⅠ对巢式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RFLP),队列随访研究不同型别HCMV感染与AIDS患者发病和死亡的关系。结果 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发现,359例HIV感染者中HCMV活动性感染患者28例,对其中20例HCMV活动性感染患者的全血DNA样本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HIV感染患者中HCMV gN基因型分布如下:gN-3a,4/20(20%);gN-1,4/20(20%);gN-4b,1/20(5%);gN-4d,1/20(5%);混合感染,10/20(50%);在随访期内,HCMV UL73基因阳性的HIV感染者更易转变为AIDS患者(RR=9.78),且gN-1和gN-4型感染者发病和相关死亡风险是其他基因型的4.6倍(P<0.05)。结论 HCMV活动性感染可能会加速HIV感染者疾病进程,其中以gN-1和gN-4型HCMV活动性感染相对危险度最高。
俞俊岭吴建军胡中旺类延花李国兰张文昌赵俊张俊玲甘霖余莉陈敬贤王明丽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巨细胞病毒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人巨细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中和活性鉴定
2002年
目的 制备具有中和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鉴定。方法 用HCMV抗原免疫Balb/c小鼠 5、6次后 ,取致敏的脾脏B淋巴细胞和HGPRT SP2 /0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 ,在HAT选择培养基中培养 2周 ,间接ELISA法筛选克隆。挑取分泌抗体的杂交瘤株 ,再用间接ELISA进行鉴定 ,最终获得抗HCMV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 ,用Ouchterlony法鉴定McAb的亚类。小鼠腹腔内接种杂交瘤细胞 ,取腹水经盐析法提纯IgG。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在第 6代HF细胞株及原代培养新生乳鼠脑神经细胞上进行微量中和实验。结果 获得了 4株杂交瘤细胞株 ,制备的F9McAbs盐析后蛋白质浓度为 11 2g/L ,血清学试验证明该McAbs能和HCMV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 ,制备的IgG具有高度特异性。且体外实验已证实 ,该McAb具有中和抗体的性质。结论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的HCMV单克隆抗体能在体外中和HCMV致病变效应 。
姜永忠王明丽李艳秋余莉胡勇毕克菊
利用RNA干扰技术双通道抑制弓形虫嘌呤补救合成途径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单细胞原虫,能侵犯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温血动物有核细胞,其感染所致的弓形虫病是世界范围的严重机会致病性寄生虫病。我国弓形虫血清阳性率约为7.88%,但是随着人们饮食...
余莉
关键词:弓形虫病RNA干扰药理学寄生虫病
HCMV先天性感染胎鼠脑组织中iNOS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 (HCMV)先天性感染小鼠及在不同剂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抑制剂和促进剂的干预下脑组织中的iNOS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将 6~ 8周龄BALB/c小鼠分为 6组 ,每组 6只 ,♀♂各半。A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B组、C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氨基胍 (AG) 2 0 0mg/kg、2 0mg/kg ,D组、E组腹腔注射HCMV 1 0ml后 2d ,分别每天腹腔注射左旋精氨酸 (L Arg) 30 0mg/kg、30mg/kg ,F组为DMEM对照组 ,每天每只 0 2ml。持续 17d。以上各组在孕鼠受孕第19天 ,剖腹取胎鼠 ,观察各组胎鼠生长发育及体重 ,有无皮下出血、淤血等情况 ,同时取胎鼠脑组织 ,作以下检测 :①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的含量。②RT PCR测iNOSmRNA的转录。结果 HCMV感染各组孕鼠在孕 19d ,其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有部分胎鼠发育迟缓并可见明显的出血现象。感染各组胎鼠脑组织匀浆NO代谢产物明显高于DMEM对照组 (P <0 0 0 1) ,以B组尤为明显 ,A、C、E组间无差异显著性。RT PCR在感染各组均扩增出iNOSmRNA特异性条带表达 ,B组信号量最高 ,D组信号最弱。DMEM对照组未检测到iNOS特异性条带。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可刺激胎鼠脑组织iNOS的表达 ,其表达产物NO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病理损伤?
余莉李艳秋张文艳方草晖类延花吴建军金晶王明丽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胎鼠脑组织INOS基因
TgMIC6的优化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19年
目的原核表达弓形虫微线体蛋白6(TgMIC6)结构功能域,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方法运用Optigene TM密码子优化分析平台对弓形虫MIC6(TgMIC6)功能区的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优化后的编码基因,并将其克隆入pET30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30a-MIC6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His亲和层析纯化后以His单克隆抗体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抗体纯化后分别运用ELISA和Western blot对其效价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0a-MIC6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TgMIC6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5×10~3,与预期相符,纯化后浓度为0.5 mg/ml。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兔源性抗血清,ELISA测定其效价为1∶25 600,抗体浓度3.2 mg/ml,纯度>90%,Western blot显示该抗体能识别TgMIC6重组蛋白和不同虫株内的天然MIC6蛋白。结论优化后的TgMIC6功能区在原核表达系统内高效表达,制备的TgMIC6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可识别重组菌和不同虫株表达的TgMIC6。
李婧旸韩成建刘志远张德然余莉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多克隆抗体
个案教学法在《发酵工程》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4
2004年
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部分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直处于探索和实践之中。教研室针对 99级学生在《发酵工程》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采用个案教学法 ,并且部分学生有进一步的实践机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方海红余莉姚娟金晶吴建军宗琴珍王明丽
关键词:个案教学法发酵工程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探被引量:21
2015年
我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多数是按学科设置,偏离医学工作实际需要,难以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优化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线,疾病为引导,系统模块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初步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医学课程体系,确定了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12个系统模块课程。学校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在参考国内外兄弟院校工作的基础上,编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义并组织实施。该课程体系涵盖了目前基础医学各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既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叠,又做到核心内容与基本原理的全覆盖。
陈志武郭岩沈玉先贾雪梅陈晓蓉余莉许功林汪思应鲁云霞
关键词:课程整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