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退变
  • 2篇椎间盘
  • 1篇多聚
  • 1篇多聚酶
  • 1篇多聚酶链反应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分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咽部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影像诊断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少年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肉芽肿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刘庆
  • 3篇庞桦进
  • 3篇杨旸
  • 3篇何晓峰
  • 2篇王江云
  • 2篇李彦豪
  • 2篇冯建宇
  • 1篇阎静
  • 1篇成官迅
  • 1篇虞康惠
  • 1篇张静
  • 1篇刘国顺

传媒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少见部位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s,EGB)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少见部位EGB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 10例中,单发8例,多发2例。其中,四肢骨6例,锁骨、肩胛骨各1例,骨盆2例。四肢骨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晰,轻度硬化边,骨皮质受压变薄呈"弧"形压迹或"扇"形改变,可伴有骨膜反应,多数连续,超过病变长度;其他少见部位表现类似恶性骨肿瘤,缺乏特异性。结论四肢骨EGB现有一定的特征,综合分析可提高本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其他少见部位EGB诊断困难,需与恶性骨肿瘤鉴别。
刘国顺成官迅张静阎静虞康惠刘庆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
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退行性变椎间盘组织中TGF-β1和Ba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将退变椎间盘组织分成4级,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和RT-PCR法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化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有TGF-β1表达,Bax只有微量表达;在病变组织中随病理分级加大TGF-β1随之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也逐步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Bax表达升高与凋亡指数(AI)呈正相关性。结论退变椎间盘的病理分级与TGF-β1的表达增高相关,由此调控了Bax的表达,导致了细胞凋亡,促进了椎间盘的退变。
杨旸何晓峰李彦豪冯建宇庞桦进刘庆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椎间盘退变的形态学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退变椎间盘分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与退变椎间盘组织,并根据病理改变把退变椎间盘组织分为Ⅳ级,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ing和RT-PCR方法分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Westernbloting和RT-PCR均显示:在正常组织中TGF-β1有表达;在病变组织中并随病理分型增加TGF-β1随之增加,退变与正常组比较以及IV型与I型比较具有及显著差异(P<0.01)。结论 TGF-β1是引起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并且与病理的形态学分型密切相关。
杨旸何晓峰李彦豪冯建宇庞桦进王江云刘庆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形态学分型发病机制
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5例青少年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对肿瘤的供血动脉进行栓塞。结果 CT、MRI表现为鼻咽部的软组织肿块影,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显著强化。部分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血管造影表现为鼻咽部的异常血管团,经异常供血动脉采用明胶海绵栓塞后止血效果肯定,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术中出血少。结论 CT、MRI有助于肿瘤诊断及定位;术前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的全切率和安全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刘庆何晓峰王江云庞桦进杨旸
关键词:青少年纤维血管瘤影像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