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擎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白内障
  • 1篇亚硒酸
  • 1篇亚硒酸钠
  • 1篇亚硒酸钠性白...
  • 1篇眼部
  • 1篇眼部疾病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氧化应激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生理盐
  • 1篇生理盐水
  • 1篇酸钠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性
  • 1篇糖尿病性白内...
  • 1篇歧化酶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严宏
  • 3篇刘擎
  • 1篇杨烨
  • 1篇郭勇
  • 1篇杨春潇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硫醇转移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硫醇转移酶(thioltransferase,TTas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1(正常对照组)、15.5 mmol·L-1、25.5 mmol·L-1及35.5 mmol·L-1(不同浓度高糖组),胎牛血清体积分数均为15%的DMEM培养液培养,同时设5.5 mmol·L-1葡萄糖+30.0 mmol·L-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24 h后Western-blotting检测TTase表达情况。选择35.5 mmol·L-1高糖浓度培养细胞,分别在0 h、2 h、8 h、16h、24 h时间点收集细胞,Western-blotting检测TTase表达,并测定TTase活性,细胞内总谷胱甘肽(T-G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计算GSSG与T-GSH的比值。结果 TTase表达随葡萄糖浓度增加逐渐增强,在35.5mmol·L-1高糖组中表达最强,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3倍(P<0.01),25.5 mmol·L-1高糖组约为正常对照组1.7倍(P<0.05),甘露醇高渗对照组TTase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后2 h,TTase表达开始增高,8 h表达达到高峰,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0倍(P<0.01),随后逐渐下降,16 h时约为正常对照组1.7倍(P<0.01);24 h降为1.5倍(P<0.05)。与TTase表达类似,TTase活性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后2 h开始升高,8 h达到高峰,约为正常对照组的1.8倍(P<0.01),随后逐渐下降。GSH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后16 h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GSSG和GSSG/T-GSH比值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2 h后均显著升高,分别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5倍(P<0.001)和3.3倍(P<0.001),并随时间推移不断上升。结论高糖可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TTase表达上调、活性增强,同时伴GSH的含量下降,GSSG含量上升。
刘擎杨烨严宏
关键词:糖尿病性白内障高糖晶状体上皮细胞
硫氧还蛋白在眼部疾病发病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硫氧还蛋白(TRx)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内源性蛋白质,其活性位点的邻位双巯基使其具有强大的还原活性,能有效还原蛋白质一蛋白质二硫化物,对于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的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TRx具有多种功能,对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包括眼部疾病。TRx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疾病以及视神经疾病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研究对上述疾病过程中TRx的保护性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为探讨眼科疾病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刘擎严宏
关键词:硫氧还蛋白眼部疾病氧化应激
氢饱和生理盐水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初步研究氢饱和生理盐水对SD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7日龄健康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氢水早期治疗组、氢水晚期治疗组和氢水组。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氢水早期治疗组和氢水晚期治疗组大鼠12日龄按25μmol.kg-1体质量单次颈背部皮下注射2mmol.L-1亚硒酸钠生理盐水。氢水预防组大鼠8~12日龄腹腔注射氢饱和生理盐水5mL.kg-1,每天1次,连续5d;氢水早期治疗组大鼠12~17日龄,注射处理相同;氢水晚期治疗组大鼠17~21日龄;氢水组大鼠8~17日龄进行注射。于26日龄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测定晶状体中SOD活性及GSH、MDA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氢水组晶状体均透明,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和氢水晚期治疗组晶状体完全混浊;氢水早期治疗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低于白内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8,P<0.05)。氢水早期治疗组与白内障组比较,晶状体中SOD活性及GSH含量明显升高(SOD:q=13.13,P<0.01;GSH:q=11.76,P<0.01),但白内障组和氢水预防组(SOD:q=1.96,P>0.05;GSH:q=1.61,P>0.05;MDA:q=2.74,P>0.05)及氢水晚期治疗组(SOD:q=1.37,P>0.05;GSH:q=1.25,P>0.05;MDA:q=1.11,P>0.05)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氢水早期治疗组MDA含量升高不明显,明显低于白内障组(q=10.28,P<0.01)。结论氢饱和生理盐水可以提高晶状体组织中SOD活性及GSH含量,减少MDA生成,从而减轻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和延缓作用,但无明显的预防作用,对于已形成的白内障无逆转作用,对晶状体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杨春潇严宏刘擎郭勇
关键词:白内障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丙二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