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易损斑块
  • 2篇中动脉
  • 2篇斑块
  • 2篇大脑
  • 2篇大脑中动脉
  • 1篇阴性杆菌
  • 1篇脂蛋白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系统疾病
  • 1篇栓子
  • 1篇微栓
  • 1篇微栓子
  • 1篇系统疾病
  • 1篇耐药
  • 1篇耐药性
  • 1篇颈静脉
  • 1篇颈内
  • 1篇静脉
  • 1篇静脉瓣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卢佳睿
  • 1篇吴秀娟
  • 1篇韩放
  • 1篇刘亢丁
  • 1篇孙延波
  • 1篇邢英琦
  • 1篇周佳琦
  • 1篇徐花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颈静脉超声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研究中低估静脉循环的作用。单纯认为静脉系统仅单纯收集回心血流,但在颅内血流动力学/脑脊液回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脑实质及脑脊液流量动力学。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均与异常的静脉系统有关,包括多发性...
卢佳睿
关键词:颈静脉
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检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部分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和类型,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琼脂稀释法筛选出阿米卡星与庆大霉素的耐药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耐药菌株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类型。结果:69株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与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4.9%和87.0%,其中63株(91.3%)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基因类型包括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和ant(2")-Ⅰ,阳性率分别为4.3%、81.2%、43.5%、33.3%和13.0%;而aac(6′)-Ⅱ基因为阴性。结论:本地区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主要以aac(3)-Ⅰ、aac(3)-Ⅱ、aac(6′)-Ⅰb、ant(3")-Ⅰ和ant(2")-Ⅰ5种类型存在,其中以aac(3)-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最为常见。合理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周佳琦卢佳睿徐花韩放孙延波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性
大脑中动脉易损斑块的血清生化标志物研究
目的脂蛋白相关磷脂蛋白A2(Lp-PLA2)、CD40/CD40L信号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上述指标是否可以作为大脑中动脉易损斑块的血清生化标志物。方法选取2012年9...
邢英琦卢佳睿吴秀娟刘亢丁
文献传递
脂蛋白相关磷脂蛋白A2、CD40/CD40L与大脑中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目的: 脂蛋白相关磷脂蛋白A2(Lp-PLA2)及CD40/CD40L信号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作用,研究在存在大脑中动脉易损斑块的患者血清中Lp-PLA2及CD40/CD40L信号...
卢佳睿
关键词:微栓子易损斑块大脑中动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